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标准与法律法规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明确问题、明确原因、明确程度、明确诊断;  心理咨询:制定咨询方案;实施咨询方案;咨询效果评估; 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 适当的心理测验。 第二部分 心理咨询师职业 有关法律知识 一、目前国内心理学服务市场的法律环境 , 无 “ 法 ” 可依。 文件 ( 上海 ) 二、心理咨询师执法的合法性-毋容质疑 ( 一 ) 心理咨询师执业主体合法性分析 1. 执业主体的概念: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 ( 标准 2) 2. 心理咨询师分类 分三级:心理咨询员 心理咨询师 高级心理咨询师 1) 须取得相应的资格: 参加相关培训 — 考取心理咨询 师资格。 2) 须取得 《 执业证书 》。 3) 注册年审。 下列情形不宜从事此职业 1) 不具备资格或取消资格 2)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18岁 , 精神病人 3) 犯罪人员 4. 职业角度看心理咨询师的权利 1) 有权利服务; 2) 出具相应证明文件; 3) 参加专培 、 教育; 4) 有权按要求购置相应工具。 ( 二 ) 执业形式的合法性分析 1. 须在相应的 “ 机构 ” 内开展业务。 今后会有所改变 , 可个人开业。 2. 执业 ( 机构 ) 形式分类 A. 所有制性质不同 1) 国办 2) 非国办 B. 是否具有营利性 1) 非营利性 公益性的国办机构: 精神病院 、 中科院等。 非营利性民办心理咨询机构: 民办 、 私营 ( 到民政办 ) 2) 营利性: 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登记 心理咨询服务应有相应条件: ① 几名符合标准工作人员; ② 适合名称 、 组织机构 、 场所; ③ 相应经费; ④ 服务相关仪器设备; ⑤ 相应规章制度; ⑥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审批:卫生 、 民政 、 工商 、 目前复杂。 必需拿到执照。 ( 三 ) 执业内容与服务形式的合法性 ① 执业内容:见条例。 ② 服务的法律形式: 《 服务合同 》 、 《 服务契约 》 的主要内容。 建立专业档案: 、 性别 、 职业。 , 要全面考虑。 、 规则:保密。 建立合同: ① 双方当事人; ② 服务标题:心理健康服务:评估 、 咨询 、 偏差处置健康服务 , 不能脱离相关领域违法行事; ③ 费用明确; ④ 服务时间 、 地点 、 满意程度; ⑤ 治疗方案; ⑥ 双方权利 、 义务。 三、执业中法律风险 1. 主观因素 1) 故意 → 违法违规 擅自开业 、 不具备资格等。 2) 过失 → 违法违规 2. 产生法律风险的因素 1) 政策法律风险 2) 来自于求助者方面的风险 心理问题 ( 初期 ) → 精神病 3) 心理咨询师的差异 —— 同样状况的求助者。 ① 主观上:敬业精神 、 道德素养差异。 ② 客观上:能力不行 /方式不对 —— 结果会出现差异。 ③ 执业竞争造成的压力。 ④ 诊疗器具的瑕疵 —— 造成误诊或损害 ⑤ 精神疾病鉴定中的违法问题。 ⑥ 不可抗力。 3. 风险表现形式及后果 1) 违约 —— 服务合同。 2) 侵权 —— 损害后果。 四、法律责任承担 1. 责任承担主体的确定 1) “ 个体 ” 执业 —— 由 “ 业主 ” 承担。 2) 除个体以外的 —— 由 “ 所在机构 ” 承担。 2. 承担责任的形式 1) 行政责任 2) 民事责任 3) 刑事责任 五、敏感问题:侵害人格权的法律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