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六宜宾特色作物主要病虫害(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下数种: ; 采自病株的烟叶; ; (用烟草粉或烟草浸出液杀虫时); 5其他 染病的其他寄主或杂草寄主 • 发病因素 • 条件的变化可以影响到烟株对 TMV的感病性和潜育期。 植株年龄、接种量多少及生长条件会影响症状呈隐性症状或正常症状。 温度及光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势的发展。 长日照和较高的光强度既有利于寄主生长又有利于初期的病毒合成。 土壤条件也能影响植株生长,从而影响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 • 土壤温度及耕作条件如适宜于植株的快速生长,就提供了 TMV自然侵染的有利条件。 此外,感染的植株生长势愈强,则症状及系统侵染愈明显。 幼嫩植株一般比老植株更感病。 风雨能促进健叶、病叶摩擦而传病,因而风雨有增加发病的趋势。 连作易致发病,尤其是冬季严寒干燥地区,土中的烟草残余物腐败分解比温暖多雨地区要慢,毒力破坏也比较难,带毒亦较多。 在这些地区进行连作,则发病更重。 马铃薯等茄科作物是 TMV的寄主,以这些作物为前作,同样易致发病,此外,土壤贫瘠,土层浅薄,以及排水不良的田块,烟草生长衰弱,发病就较重。 • (四 )综合防治 • 防治烟草花叶病,应从种子开始,防止种子夹杂病残组织;选择未种过烟草的生地或达两年以上未种过烟草和不靠近烤房的地块或菜园地作苗床;彻底清除苗床及附近杂草;严格剔除病苗;不论是苗床或大田,都要施用净肥。 移栽还苗后,要进行查苗,发现病苗及早拔掉,补栽健苗;在后期发现病株,应迅速追施速效肥料,加强肥水管理,促使开秸开片。 打顶抹叉时,健、病株要分开进行,在苗床或大田操作前注意用肥皂水洗手,以免人为地传染。 对普通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培育抗病品种极为重要。 • 三、烟蚜 • 烟蚜 (桃蚜 )Myzuspersicae(Sulzer)属同翅目,蚜科。 分布广,寄主种类多,除取食烟草外,还是茄科、十字花科、黎科和蔷薇科等植物的重要害虫。 成、若蚜群集在烟草植株上部幼嫩叶片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使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卷缩、变小、变薄,单叶面积减少,干重及烘烤性能下降。 由于烟蚜分泌蜜露引发霉污病影响光合作用,且传播烟草病毒病,一般年份可造成 10%~ 15%的经济损失,如果大发生或病毒病流行,损失可达 50%~ 80%。 • 1.形态识别 • (1)有翅胎生雌蚜 体长约 2mm,头、胸、触角和尾片均黑色,腹部颜色变化较大,其背面中央有 1个大型的淡黑色斑块,两侧各有 l列小斑。 额瘤显著,内倾。 触角第 3节上有 9— 17个感觉圈排成 1行。 腹管长,末端渐缢缩。 尾片圆锥形。 • (2)无翅胎生雌蚜 体长约 2mm,鸭梨形,体色多样,有光泽。 触角第 3节无感觉圈。 • 东北和华北地区每年发生 10~ 20代,南方各烟区可发生 30一 40代。 而华南、西南烟区及北方温室内的烟蚜可全年繁殖。 我国东北和西北烟区烟蚜年生活史均为全周期型;华北至南岭以北,烟蚜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混合发生。 全周期型的蚜虫以卵在桃树枝条芽腋和缝隙等处越 冬。 不全周期型烟蚜秋季继续留在蔬菜上孤雌生殖,并以最后 1代孤雌胎生成若蚜在风障、冬季栽培蔬菜或菜窖内越冬。 • 烟蚜有趋嫩习性,成、若蚜集中在烟株中上部嫩叶背面、花蕾上取食。 有翅蚜对黄色有趋性,而对银灰色和白色呈负趋性。 烟蚜传播主要是在冬、夏寄主之间的迁飞和在夏寄主之间的扩散。 • 温湿度对烟蚜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很大,低温低湿及高温高湿不利于繁殖。 烟蚜发自最适温度 10~ 25℃ ,超过 32℃ 不利于繁殖。 在适宜发生的季节,烟田相对湿度 40% 80%发生严重,过高过低其种群数量均会受到抑制;暴风雨冲刷会使蚜量大幅度下降。 当温度较低 (10℃ ),蚜虫数量过多,寄主叶片老化,有翅蚜大量形成。 有翅蚜的产生是烟蚜迁飞扩散和寄主田蚜量下降的前兆。 • 另外,天敌对烟蚜的种群数量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烟蚜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蜘蛛等 130多种,寄生性天敌有蚜茧蜂等 40多种,还有蚜霉菌侵染烟蚜。 • 3.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 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苗床或大田的方法避蚜,既可提高地温,促进烟苗生长,还可避蚜害,防病毒传播;及时打顶抹权,促使烟叶成熟,组织老化,不适于烟蚜敢食,有明显的抑制蚜虫作用;实行小麦、烟草间套作有利于麦蚜天敌向烟田转移。 • (2)生物防治 在烟草生长期内,保护利用、人工繁殖、连续释放烟蚜茧蜂等天敌可有效控制蚜虫。 • (3)化学防治 喷药的重点部位是植株上部幼嫩叶片背面。 可选用 1. 5%乐果 22. 5~ 30 kg/ hm2喷粉,也可选用 40%乐果乳油、 50%辛硫磷等乳油 1 000~ 1 500倍液,或 50%抗蚜威 可湿性粉剂 2 000~ 2 500倍液,或 20%杀灭菊酯等菊酯类乳油 3 000倍液喷雾。 • 作业 •。 • 2.如何防治烟蚜 ? • 花生主要病害 • 在宜宾市,发生普遍危害重的病害主要有:花生枯萎病(包括茎腐病、青枯病、根腐病、黑霉病、白绢病五种)、花生根结线虫病、花生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花生病毒病。 • 一、花生叶斑病 • 花生叶斑病包括黑斑病和褐斑病,是花生上常见的两种叶部病害,在田间常同时发生,症状相似,主要造成叶片枯死、脱落,发生普遍,一般减产 10%~ 20%,严重的可达 40%以上。 • (一 )症状 • 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褐斑病始发期比黑斑病稍早,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为害叶柄和茎秆。 • 两种病害发病初期均形成褐色小点,扩大后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在叶柄和茎秆上形成褐色椭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