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审评价标准解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委电视电话会议 《 公立医院改革 试点指导意见 》 正式发布 . 新标准突出安全质量 • 以国务院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及卫生 部等五部委 《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 导意见 》 等文件为基点,根据卫生管理法 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当前卫生部 医政管理与医疗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内 容, • 结合我国开展医院评审与医院管理年活动 的实践经验,制定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 准 》 2020/6/27。 26 标准在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 时,紧紧围绕医改中心任务,结合公立 医院改革总体设计,将评价的重点放在 改进服务管理、加强护理管理、城乡对 口支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规 范诊疗和单病种费用控制等工作落实情 况。 医院评价新标准的修改思路 主题是“安全、质量、服务、管理、绩效” 紧密结合新医改方案 吸取国内、外医院评价新理念和有效的经验 保持与 《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2020版) 》 与 《 20202020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 重点工作的 连续性 由医院全指标转变为有限指标,突出质量与安全质 量指标。 内容具体操作性较强 医院评价新标准的修改思路 在各节标准中增加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 标准 增设:核心标准(否决)与激励标准(加分 增设:社会评价的要求。 增设: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用于评审后的 日常追踪检查与评诊。 新评审标准的特点 • 要求医院与科室都要建立与健全 “ 质量与安全监 控 ” 机制和质量管理工具,及时发现缺陷与潜在 的问题。 • 充分发挥医院自我评价的作用,促进医院内部 “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的持续改进活动。 • 将与设置与 “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直接相关条 款列为 “ 核心条款 ” ,要求全部达到 “ b”级以 上,计划不超过总条款的 8%左右。 新评审标准简介 新评审标准简介 • 本标准共 7章 72节,设置 391条标准与监测 指标。 •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 66节 354条标准,用于对 三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医院自我 评价与改进之用。 • 第七章共 6节 37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综 合医院的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 测与追踪评价。 新评审标准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医院公益性 医院服务 患者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医院管理 医院运行、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评审标准新增内容 第一章 坚持医院公益性 一. 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 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二. 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制。 三. 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 四. 应急管理 五. 临床医学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 六. 科研及其成果。 评审标准内容 第二章 医院服务 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五、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 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投诉管理 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一)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 (二)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程,提高 (三)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 配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四)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 (一)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 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调配医疗资源,做 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协调配合。 (二)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 遇有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变更应提前告知患者。 提供 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 (一)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 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 《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 南(试行) 》 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 非急危重症患者。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 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四)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 “绿色通道” ,建 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 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 服务流程与规范,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