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安全与职业伤害预防概论简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RSR)/1000) = 歷年職災紀錄統計分析 職業災害潛在危害因素 一、物理性因子: 電氣設備、機械作業、熱、噪音、輻射、振動、光 二、化學性因子: 酸、鹼、燃料、有機溶劑、反應物質 三、人因工程: 長時間固定位置、重覆性動作 四、生物性因子 病毒、細菌、黴菌 職業災害類型 一、職業災害類型: 依勞委會之定義,除交通事故外,可分為 15種類型 二、常見之災害類型: 1. 重大職災統計:墜落滾落、感電、物體倒塌與崩塌 2. 事業單位提報:被夾 (捲 )、跌倒、被切割、擦傷 3. 學校之災害:被夾 (捲 )、墜落、跌倒、感電、火災 爆炸。 4. 營造業災害統計:墜落、倒塌、感電、崩塌、撞擊 職業傷害原因 骨牌理論 87年職業災害原因分析 職業傷害原因統計 民國 7185年重大職災統計分析: 不安全動作行為 佔 41% 不安全設備環境 佔 25% 兩者兼有之情況 佔 29% 不明原因 佔 5% 學校設施使用之安全問題 一、建築設施之問題 地面板改舖光滑磁磚、樓梯無防滑、上下樓梯空隙、缺口無護欄、改建工地無完全隔離 ……. 二、電氣設備之問題 電動鐵捲門、分電盤接地與過負載斷路器、飲水機漏電斷路器、冷氣機漏水感電 ……… 三、實驗教室之機具與化學物質處理 酒精燈使用不當之氣爆與火災、酸鹼化學物質噴濺危害、水銀溫度計打破後之中毒 ………. 職業傷害預防 危害認知評估 一、傷害因子類型 1. 人為因素 2. 物料因素 3. 機械設備因素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