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董仲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2)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 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建议并实施。 他又是怎样具体实施的。 有何影响。 思考 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措施: 思想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教科书:儒家经典 — 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 儒学在民间独尊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教育: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被当成真理而 独尊。 ( 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 ,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 神学。 ( 3)先秦儒学是对 “ 真理 ” 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 “ 政治敲门砖 ”。 (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 “ 圣经 ”。 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