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养机制、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环境领域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 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知识老化问题 ( 2)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 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 ( 3)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战略重点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点 •卓越计划 ” 是贯彻落实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 2020年) 》 和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 2020年) 》 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该计划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 1) 目的与指导思想 2020年 6月教育部启动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实施该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培养目标 ( 2) 目标与特点 • 面向工业界, 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 面向世界, 就是要服务 “ 走出去 ” 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 面向未来, 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 2) 目标与特点  “ 卓越计划 ” 的特点:三个面向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 “ 卓越计划 ” 的特点:培养过程 ( 2) 目标与特点 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 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 “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 “ 真刀真枪 ” 做毕业设计。 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 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 总体思路 ( 3) 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