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精密新建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 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横向水平杆 ( 小横杆)纵向水平杆 ( 大横杆)立杆a l a /3 、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各构件的安装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底部垫座 模板支架均搭设在回填土上。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立杆 模板支架采用单立杆,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出现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立杆与水平杆相交连接处)距 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即 550mm。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水平杆、横杆 每根立杆每步高均与纵、横向水平杆连接,纵向水平杆与立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横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下,横杆间距与立杆间距相同。 上、下水平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水平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剪刀撑 满堂支撑架在外侧周圈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按柱距每隔10m 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 5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及中 间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176。 ~ 60176。 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 剪刀撑斜杆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并在中间增加 2~ 4 个扣结点,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150m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 11 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 300mm 以内。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结,搭结长度不小于 1m,并用至少 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 100mm。 、扣件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 48)相 同,螺栓拧紧力矩不小于 40Nm,且不应大于 65Nm,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力撑、水平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可调托撑 钢管立柱顶部设可调托撑, U 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 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xx)对可调支托的质量要求如下 : a、可调托撑螺 杆外径不得小于 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 GB/T 、 GB/T 的规定。 b、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 6㎜; 可调 托撑螺杆与螺母 旋 合长度不得少于 5 扣 ,螺母厚度不得小于 30㎜。 c、可调托撑支托板厚不应小于 5 ㎜。 、模板支撑体系顶部第一步架处应满铺走道板以利施工,周边楼层边须做安全护栏,护栏高度。 12 第六节、模板施工方法及措施 梁模板 梁 模板采用 15mm 厚胶合板, 40mm 90mm 间距为 250 方木作次楞,φ 48 钢管扣件系统作主楞和支撑。 梁底立杆采用 U 型支托。 板底部位扣件采用双扣件。 梁的纵向立杆间距均不大于 850mm。 梁高度大于 700mm 时,梁底面以上 300mm 处增加一道φ 14mm@800mm 对拉螺栓加固,向上每 500mm 高度增设一道φ 14mm@800mm 对拉螺栓加固。 梁模板安装顺序:弹线、找平→搭设梁底支模排架→安装梁底模板→安装梁测模板→侧模加固→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 梁模板安装要求如下: 、弹出柱轴线、梁位置和水平 线,安装柱头模板; 、按配板设计,在梁下设置支柱或搭设支模排架,按设计要求确定立杆间距并调整支柱或排架上口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 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未做规定时,起拱高度取梁跨的 3/1000,主次梁相交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钢筋在底板模板支好后绑扎,找正位置和垫好保护层垫块,清除垃圾杂物,经检查合格后,即可安装侧模板;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支撑等。 当梁高度超过 700mm 时,应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设置通长的横楞, 并用螺栓配合双钢管进行紧固; 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采用 15mm厚胶合板, 40mm 90mm @250mm方木作次楞,φ 48 @850钢管作主楞,钢管双扣件 @850mm 850mm 系统作支撑 ,钢管水平、斜向支撑加固,扫地杆距地 200mm。 现浇板模板安装顺序:满堂钢管扣件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现浇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下道工序。 顶板模板若采用单块模板安装就位时,宜采用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向中间铺设,并按要求起拱,跨度大于 4m时,起拱 ~ %,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 13 柱模 板 : 柱模板采用定型木框木胶合板模,每柱四块。 面板 采用 15mm 厚胶合板 ,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木方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钢管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在配置柱子模板时在柱子底部的一边留出清扫洞口,清扫洞口的高度为 200mm,待柱子模板校正好后用水把积在柱子底部的木屑、灰尘等冲洗干净,然后封上模板。 14 第七节、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 模板制作、安 装要求 、模板施工前预先认真阅读图纸,熟悉和充分领会施工图纸精神,细心翻样,模板制作过程中严格按模板翻样图进行模板的制作; 、确定各部位轴线的定位(包括细部尺寸)和标高传递,确定制模、支模方法,包括绘制模板排列图,并将轴线、标高引测到位。 同时按图将各自的位置线弹测到相应的地面或楼面上,在经过细致的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支模施工; 、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派专职技术人员对各部位轴线、标高、几何尺寸进行仔细、认真的复核、验收;对模板系统的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否平整,接口是否严密进行检查,在确 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严禁冷摊模,制作的定性木模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装配时注意轴线、标高的准确。 模板支撑前,通过计算,确定支撑方案,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模板工程中涉及到的各专业所需的埋件、埋筋、预埋套管应事先相互联系、按其专业要求进行预埋或预留,不得遗漏,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 2 、模板拆除要求 、梁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 、考虑到梁的跨度比较大,故梁底模板应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达到 100%后,并经监理方同意后方可拆除; 、多层楼板支柱或排架的拆除,当上层楼盖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撑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撑应视待浇筑混凝土楼层荷载和本楼层混凝土强度而定。 如荷载很大,拆除应通过设计确定。 一般荷载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时,保留部分,跨度在 4 m 以上的主梁底模及其支撑,其支撑间距一般不大于 3m。 15 第八节、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般要求 、绘制关键性轴线控制图,每层复核轴线标高一次,垂直度以经纬仪检查控制; 、模板的标高、垂直度等必须准确,从下至上,行、列均成直线,保证成型构件完美,保证下层结构满足上层结构的施工荷载要求,以防止模板变形、塌陷; 、模板安装须做好配板设计,保证结构各部形状、尺寸的的正确,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支模工作完成后,将工作面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跟班操作,经常检查模板、支撑等是否有位移、松动、变形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一旦出现,则须及时修复处理; 、模板的接缝须严密不漏浆,当不满足拼缝要求时,用橡皮条、泡沫条、油毡 嵌缝,以免大量漏浆,而影响工程质量; 、梁模板安装常易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问题。 防止方法是:支模时边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略为缩短;梁侧支模设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模板钉牢;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等; 、梁模板排架设置纵横向剪刀撑。 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避免碰撞模板,以防模板侧向发生变形和失稳; 、拆模工作必须由项目工程师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条件、结构形式,考虑新浇混凝土的龄期、强度、悬挑构件满足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的条件等,下达拆 模通知书后,方可进行,任何其他人不得擅自拆模; 、模板拆除时,注意不得硬撬、猛敲,以免损伤混凝土及其棱角,竖向结构模板必须在一周后方可拆模。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搭设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支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触处;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 3的规定。 16 底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要 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50 2, ≤ 8 =75 8 =100 ≤ 8 =75 梁、拱、壳 8 =100 悬臂构件 =100 一般项目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a、模板的接缝不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b、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和影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c、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埋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空洞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 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 中的最大值。 17 、现浇混凝土肋形楼盖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肋形楼盖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177。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梁截面尺寸 +4, 5 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度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损伤。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是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成品保护 、模板支好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砂浆、木屑等杂物。 、采取措施保持钢筋位置正确,不被扰动。 4 、模板检查验收 按我公司模板工程验收方法,进行预验,合格提请工程监理验收 .程序化验收 :坚持三检查,坚持第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道工序施工,使每个施工环节符合验收标准。 .抓关键部位: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垂直度、水平度及特殊构造点均需反复核对,模板的接头拼缝均重复检查:对梁、柱节点验收支撑情况、起拱情况、边模拉夹情况及节点模板的安装情况。 .验收要 求:对模板工程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查与评定,按国标GB5020420xx 中有关规定执行。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均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 单位( mm) 项目 轴线 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层高垂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底差 表面 平整度 基础 柱墙梁 ≯ 5m 5m 允许偏差 5 177。 5 177。 10 +4,5 6 8 2 5。金德精密新建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