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现状与未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调逐步改进流程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 5家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首批认证 中国现有胸痛中心的模式 • 院内绿色通道模式 – D2B or D2N • 规范化胸痛中心:区域协同网络型 – D2B → 首次医疗接触 to再灌注 – 发病 to再灌注 – 共享数据库平台 —— 可监控、可评估 院内绿色通道 —— 流程优化 急诊或转诊 急诊科 缴费 CCU 导管室 特点:环节多、流程复杂、时间长 急诊或转诊 导管室 特点:院内外无缝连接,快速诊断,流程少,时间短 途中完成远程会诊和术前准备 改进前 改进后 检查、会诊 术前准备 达到 住院 绿色通道 强调“总缺血时间”的概念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总缺血时间 出现症状 急救系统 医院 患者相关延迟 • 快速启动 • EMS人员在初次接触患者后做 12导联 ECG并尽可能传输到心血管内科医生 • 尽快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 直接将患者转运至可行 PCI医院, FMC器械目标时间 90分钟 • 快速将患者从不能行 PCI医院转运至可行 PCI医院,FMC器械目标时间 120分钟 转运时间 D2B, D2N时间 • 患者教育 • 识别心肌梗死症状 • 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 • 联系急救系统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J Am Coll Cardiol 2020。 61:xxxxxx.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缩短 DtoB(N)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缩短 FMCtoB 缩短发病 再灌注时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