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化学实验复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孔橡皮塞 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 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小心。 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它插入。 ②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④ 整套装置的连接 把连接好的仪器组装成比较复杂的装置,也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原则是先组装发生装置,再组装除杂、检验、收集气体等其它装置。 用铁架台固定的复杂装置要从下开始。 即: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③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因为这样做容易压破容器。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 ⑴ 酒精灯的使用 ① 酒精灯内加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 1/3,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②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须用灯帽盖灭,不慎碰倒酒精灯引起实验台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或撒上沙土扑灭。 ③ 用外焰进行加热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⑵ 给物质加热 ① 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锥形瓶;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试管、坩埚等 ②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⑵ 给物质加热 ③ 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的效果。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 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⑵ 给物质加热 ④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 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 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 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⑵ 给物质加热 ⑤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 45176。 角)。 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 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⑶ 加热时仪器的固定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必须使用试管夹。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给烧瓶、锥形瓶或烧杯里的物质加热,要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烧瓶要用夹子夹住颈部),垫上石棉网,使烧瓶或烧杯受热均匀,不致破裂。 用坩埚加热,要把它放在泥三角上,如需移动坩埚,必须用坩埚钳夹住。 用蒸发皿加热,可把它放在铁架台上大小适宜的铁圈上或三脚架上,加热后不要用手拿,要使用坩埚钳夹取。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⑷ 温度计的使用 ① 温度计的选用:要选用合适的量程。 一般地,温度计的量程应高于反应温度,但为了保证测量温度的准确性,温度计的量程也不宜太高。 ② 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 练习 】 下列不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D 物质的加热 一、基本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⑷ 温度计的使用 制乙烯 分馏或蒸馏 溶解度测定 制硝基苯 中和热的测定 习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测量要求的是 (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 B. 用 10mL量筒量取 C、 用 250mL容量瓶配制 碳酸钠溶液 D. 用广泛 pH试纸测得溶液的 pH为 A 巩固练习 下列仪器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 给 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以下仪器必须用到的是(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铁架台 ⑦泥三角 ⑧坩埚 ⑨铁三脚架 A、②③⑤⑧ B. ③⑥⑦⑧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B D 167。 1 化 学 实 验 复 习 高级中学 马兆武 练习(广东 02): 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 98%的硫酸,而乙不溶。 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 (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简述实验操作 (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 ① 溶解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 98% H2S04 ,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② ③ ④ ⑤ 洗涤沉淀 ⑥ 检验沉淀是否洗净 将烧杯中物质倒入耐酸过滤器中过滤,得滤液。 过滤 析出沉淀 将滤液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足量水中,并不段搅拌, 直至析出全部固体。 过滤 将此烧杯中的物质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得固体。 用蒸馏水浸没过滤器上沉淀物 ,待水流完重复,直至 洗净。 过取新得到的洗出液少许,滴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若没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没有洗净。 滤 167。 常见物质的制备 一.常见气体的制备 二.几种典型物质的制备 三.定量实验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中学常见气体主要指: H O CO ClSO NH C2H C2H NO、 NO HCl等 高考回顾 Q1:从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干燥剂的选择、收集方法、尾气处理等角度对上述气体进行归类。 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 A、固体反应物(加热) 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 B、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一 )气体发生装置 试管 导管 酒精灯 铁架台 注意事项: (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 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 气密性 ( 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A、固体反应物(加热) 该装置可用于制备哪些气体 ? 224242 OM n OM n OKK M n O 23 322 2 OK C lK C l O M n OOHNHC a C lOHCaClNH 23224 2)(2 该装置可用于制备 O NH3 启普 发生器 简易 装置 注意事项: (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 块状固体 与 液体 在 不加热 条件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 CO H2S、H2(不可用于制 C2H2) (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的反应 (3)操作时应注意: H2S时应在通风橱中 , H2S剧毒 B、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注意事项: (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 ( 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 加碎石,防暴沸 ( 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液体 分液漏斗 固体 圆底烧瓶 石棉网 该装置可用于制备哪些气体 ? 可用于制备 Cl HCl、 SO NO和 C2H4 OHHCOHHC SOH 24252 42 170C OHNONOCuH N OCu 2233 42)(3)(83 稀OHSON a H S OSOHSONa 2244232 2)(2 浓OHClKClM nC lH ClK M nOOHClM nC lH ClM nO222422228522)(1622)(4 浓浓注意 :不同气体根据相同反应条件可选择同一装置。 同一气体也可根据不同反应原理选择不同装置 . 例 1(上海 0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例 ( 04江苏高理综 29) ( 9 分 ) 如下图所示,A、 B、 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浓盐酸 、稀盐酸、锌粒、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取 NH Cl H CO2四种气体, 试回答以下问题. (1)选用 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选用 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通常选用 C装置制取的气体有 , (2)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依次为 、。 (3)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 ( )。 a.生石灰 b.浓硫酸 c.五氧化二磷 NH3H CO2 Cl2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NH4C1+Ca(OH)2 CaCl2+2NH3↑+2H2O △ a 气体的收集装置和净化装置分别有几种类型。 根据什么原则选择有关装置。 思考: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二 )收集装置 装置类型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向下排气法 示意图 气体性质 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 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实例 H2,O2,NO, C2H4 C2H2,N2,CO CO2,Cl2,HCl H2,NH3 例 2用仪器 A、 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 NO气体(①仪器 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 在 A中加满水,盖紧瓶塞,用胶管连接 b和 c接口,由 a导入 NO气体,水通过 b和 c排入B中。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和净化条件 (三 )净化装置 洗气瓶 进气管应“长进短出” 干燥管 应 大口 方向进气, 小 口 方向出气 液体试剂 固体试剂 固体试剂需加热 c d 气体的酸碱性 干燥剂的酸碱性 保持一致 干燥剂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选择原则 ①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要不能被减少 ②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选择方法 酸 、 碱性 根据气体的。1671化学实验复习(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101110000100001A1000210010000101B利用分块矩阵求 A+B, AB。 0101110000100001A1000210010000101B解:将 A、 B分块成 210AAE210
缺陷重现率 BUG能按照一定的测试过程稳定重现 效率 平均每人天发现的 BUG数( 5个 /人天) 成本 少。 合理的测试人力和软、硬件资源安排 重用价值 测试的数据或者样例可以重用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 是指不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而只是静态地检查程序代码、界面或文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对于代码测试:主要测试代码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界面测试
())(()()]([4. 序列的 线性加权 (Z域求导数 ) 如果 xx RzRzXnxZ ,)()]([,则 xx RzRzXdzdznnxZ ,)()]([证明: dzzdXznnxZznnxzznnxzdzdnxznxdzddzzdXznxzXn nnnnn nnnn)()]([)()()()(])([)(,)()(11
在 [a,b]上有定义 . 00( ) ( , , )x x x y dc假定 利用引理 2及 的连续性可得 : ()x[ , ] [ , ]c d a b ( ) ( ) , ( * )x x c x d000( ) ( ) ( ) ( )L x xx x x x e 00 0 0 0( ( ) ( ) ( ) ( ) )L x xx
将两个单万向铰链机构串联使用,构成双万向铰链机构。 安装要求: ① 主动、从动、中间三轴共面; ② 主动轴、从动轴的轴线与中间轴的轴线之间的夹 角应相等; ③ 中间轴两端的叉面应在同一平面内。 α α C 2 α α 1 2 1 C 为了消除从动轴变速转动的缺点,常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3. 小型双万向联轴器 结构如图所示,通常采用合金钢制造。 A A AA α α α α模型演示 设计
命题 . 命题 矩阵 A的列向量组通过初等行变换不改变相关性 . 证 设向量 T: )39。 ,()39。 ,()39。 ,(21222122121111mnnnnmmaaaaaaaaa是矩阵 A的列向量组。 由定义知,向量组 naaa , 21 若线性相关,即存在不全 上一页 下一页 29 为零的一组数 nxxx , 21 ,使 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