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2印前处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处理的基本知识 30 阶调层次 1. 阶调 :定性描述像素的亮暗程度。 常用透射密度或反射密度表示亮度的高低。 图像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亮度等级来传达: 调值高 像素或像素组的亮度大 …… 低 ……………………… 小 2. 层次 :图像中从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 表示图像的深浅浓淡的变化。 31 3. 关于阶调层次的基本术语 • 连续调 :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暗调 :亮度较小的阶调范围( 7~9成网点) • 中间调 :亮度介于亮调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 4~6成网点) • 亮调 :亮度较大的阶调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尺的1~3成网点) • 高光 :原稿的光亮部位( 1成网点) • 光辉点 :原稿最亮的一点(绝网) 32 图像的清晰度 1. 图像清晰度的含义 1)图像轮廓边界的锐度: 边界的虚实程度,即层次边界渐变的过渡宽度。 过渡宽度小,边界实,感觉清晰度高 ………… 大, …… 虚, …………… 差 2)图像细微反差的清晰度: 相邻两明暗层次,尤其是细小层次之间的明暗差别。 3)图像细微层次的精细程度: 层次对景物细小质点的分辨力。 分辨力高,细微层次好,清晰度高 *图像的 颜色 、 层次 和 清晰度 的再现和还原是保证印品质量的 三大要素。 33 2. 影响图像清晰度的因素 1)原稿清晰度 2)感光材料解像力 3)复制设备的性能 照相镜头的解像力: lines / cm 或 lines / inch 扫描仪物理分辨率: dpi 扫描仪位深度: bits / pixel 4)印刷品加网线数 34 阶调复制原理 35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Why。 为什么。 Why。 为什么。 线条稿示意图 36 对于单色连续调稿 凹版: 暗部凹陷深,墨层厚 亮部 …… 浅 ……… 薄 凹陷深度连续变化可 以体现浓淡层次 凸版和平版:墨层厚度不能变化,如何体现连续调。 37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变着墨面积率来体现原稿是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着 墨 面 积 率 体 现 层 次 的 原 理 图 此图来源于海德堡媒体手册 38 印刷品 由 等距 网点 大小的变化 表现 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 调幅 加网复制原理 调幅加网印刷复制示意图 39 讨论 : 1)加网的必要性 a 凸版和平版不能通过墨层厚度的变化来体现浓淡层次的变化。 b 如果用未加网的连续调底片晒版,印版上中间调部分的感光层得不到足够的光量,导致感光层硬化不足,图像建立不起来; ( P33图 224) 2)加网照像: 照像时,把网屏置于感光片前面,利用网屏对光线的分割作用,将连续调原稿拍摄成由大小不同、间距相等的网点组成的图像。 (现在:数字加网) 3)网点的作用: 网点是最基本的图文单位。 由等间隔网点的大小变化改变着墨面积,来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 40 原稿亮部 底片上 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 …… 暗部 …... ………. 大 ………………… 小 ……… 暗 原稿 印版 41 4 ) 网点的性质 • 加网线数: 单位宽度内排列的网点数。 单位: LPI( line per inch) Line/cm 加网线数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 ………… 低: …………………… 较粗糙 常用的加网线数: 报纸、杂志内文 80133lpi 彩色杂志、画册等 175 lpi以上 加网线数降低 42 • 网点形状: 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 • 网线角度: 相邻 网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常用的网线角度 0176。 ( 90 176。 ), 15 176。 ( 105 176。 ) 45 176。 ( 135 176。 ) , 75 176。 (165 176。 ) 43 网点角度对四色印刷的影响 凸印和平印中,必须对图像原稿进行加网照像,得 到网目半色调底片用于晒版,再进行印刷。 加网照像时网屏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角度的网点。 不同角度的四色网点叠印时如何保证准确再现。 1. 莫尔纹: 光学中两个空间周期相差较小的图纹重叠时, 会出现一种具有更大空间周期的图纹。 生成图纹的周期(间距)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 二空间周期之差 差值越小,莫尔纹间距越大 二空间周期的夹角 周期同时,夹角越小,间距大 2. 龟纹: 彩色印品又四色或四色以上色版套印,各色版上 的网点都是周期性排列的,相互叠加是必然产生 莫尔纹,印刷中称为龟纹。 龟纹是莫尔纹在印刷品上的体现 龟纹影响图像质量 44 3. 避免醒目龟纹的方法: 龟纹必然存在,只能尽量减小它 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四色印刷中网线夹角应不小于 17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