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重要指标 ٭ 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 种数 面积关系  S= CAz  式中: S为物种数; A为岛屿面积; C、 Z为常数。 20  生存威胁 ٭ 生存威胁是指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人类侵扰压力 , 分为: 对自然保护区机构实体本身的压力  土地利用的竞争压力 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对保护区内保护对象的侵扰  林木资源的砍伐  野生动物的捕猎  水资源的污染  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 21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赋分标准 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对保护区级别的评定常常要求精确的评估,因而要求制定一套评价赋分标准。  以上述 6项指标为基础,根据专家系统意见给各项指标赋以一定的数值。 同时考虑保护区类型的差别,各类型保护区的指标赋分各有侧重如: ٭ 态系统保护区侧重:多样性指标; ٭ 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侧重:稀有性指标; ٭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侧重:代表性、自然性、稀有性指标。 22 (四)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评判  上述赋分标准在确定赋分数值方面,具在两个特点。 ٭ 第一,各指标的赋分数值来自专家系统的确定方法,在咨询若干具有权威性专家的基础上,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确定赋分。 ٭ 第二,引入了权重的概念,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以不同最高总分。 23  赋分标准的总分为 100分,总分计算为各评价指标得分相加的和。 根据总分的高低,评判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等级,共分 5级。 ٭ 生态质量很好 R=86100分 ٭ 生态质量较好 R=7185分 ٭ 生态质量一般 R=5170分 ٭ 生态质量较差 R=3650分 ٭ 生态质量差 R=35以下( R为总分) 24 二、 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评价  (一)保护区管理评价研究背景  (二) 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  ( 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