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实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 描绘了现有的工资支付系统。 但是 , 这张图对现有系统的描绘准确吗。 小王已经把工资支付系统的所有关键功能都划分出来了吗。 小王应该请有关人员仔细审查这张系统流程图 , 有错误就应该改正 , 有遗漏就应该补充。 和现有的物理系统相联系的一个问题是 , 常常很难区分 “ 做什么 ” 和 “ 怎样做 ” 这两类不同范畴的知识。 因此 , 下一步应该导出工资支付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图 现有的工资支付系统 3. 导出高层逻辑模型 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好方法 , 然而有时可能因为图中符号表达的含义过分具体反而不符合需要。 例如 , 图。 但是,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复制现有的人工系统 , 而是开发一个用计算机完成同样功能的新系统。 因此 , 小王希望用另一种方式总结从现有系统中获得的知识 , 不是准确地描绘具体的实现方法 , 而是着重描绘系统的逻辑功能。 数据流图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极好工具。 怎样得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呢。 首先应该找出构成数据流图的四种基本元素(数据流的源点或终点,处理,数据流,数据存储),第二步是把找出的四种基本元素组合成数据流图。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的工资支付系统数据流图的四种基本元素列在表。 源点/终点 数 据 存 储 处 理 数 据 流 教师 事务数据 收集数据 ( 与数据存储相同 ) 职工 工资表 审核数据 会计 工资明细表 加工事务数据 银行 报表 分发工资明细表 分类账 更新分类账 表 工资支付系统数据流图元素 根据表 ,可以画出工资支付系统的数据流图(见图 )。 从这张图中很容易看出从收集数据到加工事务数据产生工资表、工资明细表和财务报表的过程。 图 工资支付系统的数据流图 注意 , 从 “ 加工事务数据 ” 处理框流出的 “ 报表 ”进入另一个处理框 “ 更新分类账 ”。 对分类账的处理是另一个系统的任务 , 但是 , 工资支付系统至少必须和这个系统通信 , 因此搞清楚它们之间的接口要点是很重要的。 最后 , 分析员应该在数据流图上直接注明关键的定时假设。 在以后的系统设计过程中这些假设将起重要作用。 清楚地注明这些假设也可以增加及时发现并纠正误解的机会。 数据流图代表系统的逻辑模型。 分析员可以借助数据流图向用户和管理人员讲解他对系统的认识 , 并请他们补充和纠正他的认识。 在设计新系统的过程中 , 这个逻辑模型也很有用。 4. 进一步确定系统规模和目标 可行性研究的上述 4个步骤可以看作是一个循环。 分析员定义问题 , 分析这个问题 , 导出试探性。214实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 2 不同物质,声速一般不同. 3 同种物质,声速跟温度有关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外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内耳 位觉感受器 听觉感受器 听觉的形成
新知 问题 6:如何以 为 轴,以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 ,你能够猜想出此时的椭圆方程么。 21FF yxoy21FF(三)问题引领,深化理解 问题:椭圆的两个标准方程有什么共同特征。 追问 1:如何确定焦点的位置。 追问 2: 满足什么关系。 cba ,追问 3: 对应的含义是什么。 ca,(四)尝试运用,方法内化 练习( 1 ) 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4922yx,
开暂停使用,操作系统应修改系统表格中相应设备的状态。 自愿中断事件的处理 (1) 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执行访管指令而引起的中断,它表示运行程序对操作系统功能的调用,所以,也称系统调用,可以看作是机器指令的一种扩充。 自愿中断事件的处理 (2) 系统调用机制通过特殊硬指令和中断系统来实现。 共性处理流程: 用户程序执行 n号系统调用 通过中断系统进入访管中断处理,保护现场
么结论。 _ _ _ _ _5 2 = _ _ _ _ _ _27 33 = _ _ _ _ _ _ _16 44 =( 1) 计算: ( 3) 一定成立吗。 为什么。 aann=5 - 27 16 得出结论: aa nn =探究活动 2: _ _ _33 3 = _ _ _)2(3 3 = _ _ _25 5 = _ _ _)3(5 5 =( 1) 计算
=b ac=bc。 (3) a=ba2=b2。 等等。 猜想不等式的性质: (1) a> ba+c> b+c。 (2) a> b ac> bc。 (3) a> ba2> b2。 等等。 问:这样猜想出的结论是否一定正确。 深圳宝安高级中学高二数学组 2020年 10月 8日星期四 类比推理 高中新课程课件 (选修 12(文 )、 22(理 )) 类比推理的定义 可能存在生命
上 , 大中型项目总体规划在前 , 总平面设计在后。 1 总平面设计 概述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任务和特点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 设计基础资料:厂址范围、面积、地形、地点、水文、气象周围条件、环 境。 建设条件:接轨点、道路衔接点、动力设施条件、电、水、气、热等配套情况。 1 总平面设计 概述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任务和特点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 : ( 1)建设的目的和根据; ( 2)建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