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检修研发用房一期试桩及检测工程施工方案(李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判断地层情况,控制进尺速度,随时随地检测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 钻孔泥浆比重控制在 ~ 之间,粘度在 10~25s,含砂率< 6%。 实际施工情况若与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向业主入监理反映。 8) 终孔时应准确测量机杆上余量,并用标准水文测绳测量孔深,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经自检和现场监理复检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9) 钻孔时应始终注意护筒内泥浆面与孔外水面之间的落差,孔内泥浆面应始终高出孔外水面 ~ ,孔内外水位差过小会引起塌孔,孔内外水位差过大会引起 穿孔,现场施工员必须值班,随时调整水位差。 . 泥浆护壁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合理使用好泥浆是保证本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泥浆的使用能确保其孔壁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携带能力;但是泥浆比重过大、江苏省电力公司运行检修研发用房一期试桩及检测工程 程 施工组织设计 12 粘度过大、失水量过大的泥浆,必然会降低粉质粘土层的钻进速度,导致泥皮过厚,直接影响桩周摩擦力。 为此必须保证泥浆池内泥浆性能达到如下指标: 泥浆性能 比重: (比重计法测定) 粘度: 1825S(漏斗法测定) 含砂率:< 6% 为确保泥浆质量,分别设立泥浆循环池、沉淀池,污水泵架设在沉淀池内,下层废浆,由污水 泵抽排至废浆池内,上层优质泥浆自钢丝网、溢流板流入泥浆池。 调制、制备泥浆则在循环池中,吸入孔内泥浆必须达到上述标准。 我公司为确保使用优质泥浆,派专人负责抽排,清理。 泥浆池内泥浆,严格按上述条件配置。 泥浆性能测定项目:比重、粘度、含砂率。 测定次数,成孔班至少一次,二次清孔后比重、粘度、含砂率一次。 其钻进过程所得资料记录在成孔班报表上,清孔时记录在灌注班报内,以便监理抽检、控制。 . 清孔 钻孔到设计深度,施工单位提出终孔要求,需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决定,并进行孔径,孔偏斜度、孔深的验收。 验收方法是制造一个长度等于 4— 6 倍桩径,直径等于孔径的钢筋笼,将钢筋笼吊放入孔,并顺利放到设计要求的孔底,说明孔径和偏斜度达到要求。 孔深用测绳和钢尺丈量。 钢筋笼放不到底时还需要修孔直至孔壁铅直,钢筋笼能顺利放到底为止。 本工程采用反循环进行第一次清孔,在钻进至设计深度后调整泥浆密度(≤ ),将钻头提离孔底 10~ 20cm,输入泥浆进行循环清孔;一次清孔若沉渣厚度≤ 50mm 即可安放钢筋笼,下导管并将导管提离孔底 50~ 80cm,进行二次清孔,输入密度低于 的泥浆,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 经第二次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应≤ 50mm, 孔底 50cm 内泥浆密度小于、含砂率小于 8%、粘度小于 28s,若超过应继续清孔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清孔结束后孔内应注满泥浆,以保持一定水头高度,并在 30 分种内灌注砼,若超过则重新测定沉渣厚度。 大于 100mm 时,重新清孔。 沉淤厚度以钻头锥体 1/2 高度的深度起算,采用经监理校验合格的水文绳实测。 钻机班组及施工员首先进行沉渣厚度自检,然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江苏省电力公司运行检修研发用房一期试桩及检测工程 程 施工组织设计 13 方可进行砼灌注。 . 钢筋笼制作及安放 钢筋笼的制作及孔口焊接由钢筋班负责。 钢筋笼制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允许偏差:主筋间距177。 10mm,箍筋间距177。 20mm,钢筋笼直径177。 10mm,钢筋笼长度177。 50mm。 钢筋笼对接时主筋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 10d,主筋接头在同一截面内< 50%,焊头错开距离≥ 35d。 焊缝要求饱满,无气孔、无“咬筋”现象,焊后应将焊渣清除;主筋与加强筋采用点焊;主筋与箍筋采用点焊。 所有焊接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 JGJ1896)。 保护层厚度按图纸要求。 钢筋进场后应按钢筋的不同型号、不同直径、不同长度分别堆放。 钢筋工做到持证上岗。 施工员绘制钢筋放样图,钢筋的种类、钢号及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做到制作场地 施工挂样牌施工,施工员技术交底。 钢筋笼制作前,应将钢筋校直,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准确控制下料长度,钢筋笼采用环形模制作。 钢筋笼绑扎顺序大致是先将主筋等间距布置好,待固定住架立筋(即加强箍筋)后,再按规定的间距安设箍筋。 主筋每 300 个焊头一批,每批送检拉伸试验一组,考核焊工焊接质量。 焊渣必须及时清除干净,使砼与钢筋有良好的结合条件。 成品首先班组自检、质检员复检,经监理签字后方可使用。 、堆放,以避免安装错乱。 钢筋笼利用钻机自吊入桩孔内。 注意不碰撞 孔壁,笼子全部入孔后应检查安装位置,确认符合要求后将钢筋笼吊筋固定定位。 钢筋笼吊放入孔位置容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笼定位标高偏差为177。 50mm;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为177。 10mm。 、定位钢筋的长度及连接应经质检员检查按监理要求做记录,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 水下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配制砼所需的水泥、砂、碎石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配合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试配混凝土采用的材料必须是实际施工所用的材料,限于时间较紧及现场江苏省电力公司运行检修研发用房一期试桩及检测工程 程 施工组织设计 14 条件,施工前我公司将委托当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 行配合比的设计;试配混凝土强度应比设计桩身砼等级提高一级;砼坍落度为 18~ 22cm,含砂率为 40~45%;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损失应能满足灌注要求。 配合比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能使用。 施工时配合比应现场挂牌标明。 混凝土配制及搅拌 1) 砼的配制 : 配制砼所需的水泥、黄砂、碎石应严格按砼配合比计量,质检员经常对上料情况进行抽检,以检查配合比的执行情况。 本次工程采用电子计量仪配料线配料。 2) 混凝土搅拌 : 砼采用 750L 搅拌机拌和,砼泵车输送至成孔地点进行水下砼灌注及成桩。 施工时由质检员及试验员测量砼的坍落度,每根桩测量二次,灌注前后各一次,若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加水量。 3) 砼试压块的制作、养护 : 试压块每台班做一组(三块),试块应标明桩号和施工日期,脱模后置于标养室中养护。 质检员对砼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 混凝土灌注成桩 1) 灌注方法:使用φ 250mm 丝扣接头导管,使用前须进行地表压水试验,导管不能漏水,连接处要求密封、牢固。 导管下入距孔底 50cm 左右,施工时利用隔水塞压水灌注。 将隔水塞用铁丝悬挂在导管内水面 上。 隔水塞的大小要恰当,固定要可靠。 浇筑时利用砼搅拌机搅拌砼,砼泵车运送砼进行砼浇筑,以保证砼浇筑质量。 2) 施工顺序:安装砼加料斗→放置隔水塞使隔水塞与导管内水面紧贴→灌注首批混凝土→连续不断灌注适时拆导管直至桩顶→拔出护筒。 3) 灌注首批砼: 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最好先配制 水泥砂浆放入隔水塞以上的导 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入混凝土。 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隔水塞留在孔底,灌入首批混凝土。 灌注首批砼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 混凝土的初灌量宜下式计算: Vf=π /4*d2( H+h+) +π /4*d12( ) 式中: Vf— 混凝土的初灌量( m3); d— 桩孔直径( m); d1— 导管内径( m); L— 钻孔深度( m); H— 导管埋入砼深度( m),一般取 H=; 江苏省电力公司运行检修研发用房一期试桩及检测工程 程 施工组织设计 15 h— 导管下端距灌注前测得的孔底高度( m),一般取 h=~; t— 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 m)。 连续灌注混凝土 在首批混凝土正常后,砼必须连续灌注,导管始终埋入砼内 2~ 6m,导管应勤提勤拆,一次提管拆管不得超过 6m。 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砼的上升高度,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 为 确保桩头质量,保证设计桩顶标高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超灌注高度≥。 砼灌注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 ,也不宜大于。 末期砼灌注过程中,施工员应亲自把关,用竹杆实测砼面,确认是否到位,结束前对桩顶标高实行三级验收制。 即作业班长自检,质检员、施工员验收,然后请监理验收、签字,方可拆卸导管。 . 桩基检测 凿除桩顶预加高的砼,桩头钢筋不能乱弯。 凿桩头用风镐或人工凿除。 桩顶标高按设计要求,桩顶要大致平整。 桩基检测的方法是动测,根据 招标文件 要求,本工程桩基采用 100℅ 低应变 检测。 配合质检部门对每条桩进 行检测。 质量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运行检修研发用房一期试桩及检测工程施工方案(李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