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欧洲银行、恒生银行等多家港台地区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 7 家我国 大陆地区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所采取的经营策略。 对公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根据不同客户或者客户群的经营服务需求 ,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式。 银行联合信息网中《转型动力: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创新》一文详细讲述了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同时探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 2) 理财业务 的 发展 现状和特点 与 对 发展趋势的判断 近几年我国国内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居民财富膨胀,个人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日益强烈,这为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环境,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也导致了个人理财业务变成国内商业银行争夺的市场,进而推动了国内理财市场的发展。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至今,个人理财的品种增加,理财手段也变得丰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银行理财业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丁中华 指出 我国 个人理财业务 的几个现状 : 我国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 ; 各类理财产品不断推出 ; 我国财产持有者对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增强。 戴涛指出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几个特点:起步晚、不成熟、潜力大,并且 呈现出三大趋势:服务追求层次性、理财更趋人性化、品牌凸显差异化。 丛 瑞彤结合国内工商银行分析了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 2020 年中国理财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呈现出银行产品短期化趋势的特点。 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分析 4 与日益增长的个人理财需求相比,企业的理财需求也愈发强烈。 由资金管理网资料内容显示, 对于暂时闲置的资金,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再满足一存了事,而是希望通过购买银行 对公理财 产品获取比同期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为适应市场需求,多家银行竞相推出各具特色的 对公理财 产品。 虽然商业对公理财利润空间大,但是风险并存。 李新阐述了商业银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的意 义,并提出了商业银行银行发展对公理财业务的策略和建议。 ( 3)银行 理财业务存在 的 问题 在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业务发展缓慢,专业人才匮乏,巨大的市场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利润。 吕雪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三个特点:一是理财产品同质化明显,差异化的个性服务较少;二是理财产品的风险配置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对称;三是理财产品期限结构短期化明显。 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参考依据。 张寒梅 在《 完善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策略探讨 》一文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业务仍只占较小 比重,并从商业银行和客户两个角度阐述了制约的因素,并同时指出如何突破。 于雷鸣 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 的制约因素 》一文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 将理财作为竞争手段;有潜在的金融风险;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不规范;缺乏较权威的培训认证机构。 还从两方面分析了制约因素,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居民现代金融意识不强,理财资金运用渠道狭窄, 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 和其他机构分流理财业务。 内部因素包括理财品种不丰富,缺乏专业人才,信息系统不健全。 这些 从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 我国商 业 银行 的理财业务自开办以来 还 一直面临诸多风险问题 , 姚晓青在 揭示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 , 分析了导致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 进而探讨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 4)国外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借鉴 王亦工认为,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要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步伐;做好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调整理财产品设计方向,保持低风险 原则。 李晓红结合美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总结美国个人理财业务有科学的客户分层和服务产品的市场定位,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措施,完善的客户信息和客户关系管理机制,服务内容多样化和从业人员专业化等可以为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借鉴的地方,得到要明确市场定位,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等启示。 陈刚燚借鉴澳大利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其战略定位、经营理念、组织形式与理财人才、技术支持、理财产品与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得到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 启示。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 杨林枫在《银行理财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立足于本国国情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兼顾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活动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 5) 对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探讨 在既定的贷存比和贷款规模无法突破之下 ,商业银行息差盈利渠道无法发挥更大作用 ,而依靠理财收入来提高银行利润水平不约而同成为各家银行的共识。 这一方面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和理财收入大幅增长 ,理财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另一方面银行在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不断突破监管红线 ,货币政策的 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银行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讨》一文 选择 了 来自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中国农业银行和渣打银行的三篇文章 进行 深入探讨,抛砖引玉,共谋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的发展。 针对个人理财业务,刘星 指出,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要区分客户不同生命周期的理财需求,区分不同客户的理财偏好,不仅要为客户考虑财富的积累与增值,还要考虑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同时提升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 冯雅博 在《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 》提出,为了迎接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后个人银行业务领域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 保持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在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商业银行。 在 重视开展中间业务 ,要由追求市场扩张型向注重价值创造型转变 ,使银行在服务上有竞争力, 在营销方式上,要由以营销产品为主向满足客户需要为主转变。 在服务体系上,要由同质化向差别化转变,提供差别化服务。 徐冰莹 在《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指出,要明确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略定位,细分理财市场,创新个人理财产品, 注重品牌的塑造,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专业化才人的培养。 孙建坤还提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可以从理财资金运作范围、理财营销、理财风险管理、客 户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本文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研究,从目前全国理财业务的发展作为时间节点进行横向分析,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分析。 ( 2) 本文通过具体阐述与对比分析,从总体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再通过与国内外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并参考借鉴。 ( 3) 本文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财业务的基础理论和我国理财业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分析 6 第 2 章 国内商业银行 理 财业务的 现状及问题 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及趋势 20 世界 70 年代末以来,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各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不乏金融服务业。 银行业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融资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政府持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上客户逐渐增加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 2020 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 22441 款 , 相比 2020 年增长 %, 发行规模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20 年增长 141%。 2020 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 量达 28239 款,较 2020 年上涨 %,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20 年增长 %。 虽然全年发行总量增速不及 2020 年,但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已经达到历史新高。 多家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超过结算、银行卡、咨询顾问费等手续费收入的增幅,成为拉动中间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图 21 2020 年 —— 2020 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情况 资料 来源: 普益财富 同快速成长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国内公司理财发展步伐还稍显缓慢。 据不完全统计,公司理财市场 的销售额 尚不足 私人理财市场的 一半。 由 于对公业务的高成长性,越来越多的银行正把业务触角伸向公司理财市场。 未来公司财富管理的方向应由简单的产品服务向顾问式综合服务全面迈进。 目前国内某些银行也有较好的对公业务品牌,但都偏向于产品本身,综合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其实, 先进的公司理财模式应树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局财富观,如银行需从资金规模、风险、投资回报率、周期、投资对象、币种等更多维度为客户设计个性化产品,并由专业的理财团队严格执行,帮助企业实现财富的立方式增值。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个人理财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 ( 1)市场需求 从我国居民个人财富增长的 速度看 , 为个人理财提供了一个现实的需求和成长的土壤。 按照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做的一个调查结果 , 74 % 的家庭需要个人理财服务 , 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理财顾问来咨询 , 4 l% 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 如下表: 表 21 2020 年 —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单位:元) 年份 2020 2020 2020 2020 年均增长率 * 202020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17175 19109 21810 24565 % 农村居民纯收入(人民币元) 5153 5919 6977 7917 % 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 从表格内容 可以看出,由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75 元到 2020 年的24565 元,短短 4 年时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7390 元,年均增长率 %,增长速度非常快。 由 2020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153 元到 2020 年的 7917 元 4 年时间增加了 2764 元,年均增长率 %,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不少家庭具有可观的储蓄。 同时,随着与城镇联系的增多,这一群体的理 财意识也在增强。 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转型而来,具有大量的农村与郊区客户 ,将来 是银行理财业务的新生力量。 自 2020 年发展至今,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3 万亿规模,但这还远远不及中国高净值人士财富管理的市场规模,《 2020 年私人银行财富报告》显示, 2020 年中国可投资资产 1000 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 70 万,人均持有资产约 3100 万元,共持有可投资产 22 万亿元。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预测中国未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是 金融 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财富的格局在改变,相应的居民个人财富也会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中国居 民已经跻身世界富豪的行列。 中国正在崛起, 财富 的 累积势必会产生增值保值的需求,因而为理财业务留下了无限空间,它也必将成为个人业务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高端客户资产增值保值 的意愿强烈,但 缺乏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因此对商业银行相关的信息、人才、知识等尤为需要,希望商业银行能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服务。 所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2)产品分类 *年均增长率计算公式:(本期 /前 n 年 1) /年数 *100% 中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分析 8 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分为四类: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信托类、结构性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表 22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类理财产品 按收益特征划分 保证收益类 按收益特征划分 保证收益类 按收益特征划分 保证收益类 保本浮动收益类 保本浮动收益类 保本浮动收益类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 按挂钩标的划分 挂钩利率类 按境外资金运作方式划分 债券 ,货币市场工具及货币市场基金 按收益特征划分 保证收益类 挂钩汇率类 股票及股票型基金 保本浮动收益类 挂钩信用类 结构性票据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 挂钩股票类 其他类 按信托资金投向划分 信贷资产类 挂钩商品类 资本市场类 挂钩基金类 按收益特征划分 保证收益类 其他类 其他类 保本浮动收益类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 资料来源:普益财富 对公理财业务的市场分析 ( 1) 收益与风险并存 开展人民币对公理财业务,就整个 银行系统来说,会导致部分存款转化为理财资金,负债规模有所减少,表外业务资产比重上升,银行的盈利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资产运用中贷款比重过大的盈利模式,提高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这对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模式,扩展盈利渠道意义重大。 但同时,存款的市场格局及规模有可能发生变化,人民币对公理财产品某种意义上突破了存款利率的法定上限,将迅速分流在银行的现有存款,银行低成本资金的比重也会减少,银行经营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