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现状与前景研究——以湖南卫视为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湖面等待着另一个涟漪。 从这一意义上讲,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加速了娱乐节目的从发展到繁荣再到衰落的速度,导致了中国娱乐电视节目普遍节目生命周期短的现象,进而造成品牌优势难以显现和娱乐产业升级受阻。 摆在中国娱乐节目面前的是严峻的形势 :没有源头的死水,没有创造的生命,长此以往,必将走向灭亡。 当然,要避免同质化, 并不排除合理的引进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电视节目。 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节目自身的精神内核。 (二)媚俗化泛滥 媚俗即低俗、庸俗。 媚俗化并不是平民化,平民文化中也有精华。 美国社会学家尼尔彼兹曼针对电视过度娱乐化的现实,作出了《娱乐至死》的著作。 在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著作中,他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美国娱乐的庸俗化。 3在中国,唯收视率论在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者中很有市场,这种直接的利益冲击导致了媚俗化节目泛滥,大有步美国、日本、港台后尘之势。 媚俗化在真人秀节目中表现突出,以湖南电视台快乐男声和快乐女声为例,在“快男”“快女”海 选中,为了制造嘘头、吸引观众眼球,评委经常对选手进行尖酸刻薄的人身攻击,让他们窘态百出。 为了满足部分观众的“审丑心态”,参赛者还经常配合节目或自导自演,推动助长了一股“审丑之风”,由节目一手捧红的“伪娘”、“绵羊音”等人以拙劣的表演、夸张媚俗的言论为节目制造了无数卖点。 此外,相亲类节目中的拜金论、宝马说等,尽管备受争议,节目依然有大量观众买帐。 报刊杂志媒体以及专家学者早就开始了对娱乐 节目立意不高,内容低俗的批判。 越来越多的观众不留情面地指出娱乐节目中无聊、低俗和媚俗。 2020 年在兰州的两所大学学生中进行的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国内的娱乐节目,整体印象一般,只有 %的大学生认为很好看。 在对娱乐节目低俗化倾向的分析中,有 %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娱乐节目存在低俗化的现象,只有 %的大学生认为不存在这种情况。 4 这一结果也可从侧面说明国内娱乐节目的低俗化问题已经较为突出。 尽管大家对媚俗节目的批判不绝于耳,为何电视市场上仍然充斥着这类节目,还有越骂越火的趋势呢。 电视娱乐庸俗化,首先,一味追求高收视率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 5的状况,这也是 3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M].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第 114 页 4 王盼 .兰州高校大学生对娱乐节目的态度调查 [J].新闻世界, 2020 年 5 月,第 100 页 5 罗伯特 皮卡德 :《媒介经济学 :概念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第 14 页 6 中国娱乐电视节目市场不成熟的具体体现。 具体来说,艺术水平、文化层 次更高的电视娱乐节目可能在追求收视率的恶性竞争中被媚俗化的电视娱乐节目抢占市场,最终淘汰。 事实上,受众本位论真正内涵并不意味着电视制作者必须一味地迁就电视观众的口味,而是正确的认识、满足乃至创造受众合理的娱乐需求。 一味盲目迁就受众口味制作电视娱乐节目很可能在媚俗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其次,“因为观众低俗,所以媒体不得不低俗” 6,这种论调是电视台为谋求收视率给自己寻找的惯用借口。 电视节目要满足观众的文化娱乐要求,所以好看是必要的,但好看并不等同于低俗。 对于电视机构而言,在娱乐节目中,坚守民族的、人文的文化特色, 最大限度地服务大众,应该是一种品格要求。 目前有些电视台以平民化为借口,出现丢弃责任、消退品格的倾向。 再次,目前娱乐节目的发展中还存在“伪需求”的问题,即电视人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去创造庸俗的娱乐,甚至制造低级的娱乐。 这种误导反应了电视机构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最后,电视娱乐节目缺乏精英阶层参与和引导,正因为这种失语和缺位的状态,导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长期的媚俗得不到根本的制止。 (三)“愚乐化”与精英失语 “目前的所谓娱乐电视节目,已经成为艺术之树上的诟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 它们垄断 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 ” 7 纵观中国娱乐节目发展史,那些红极一时的节目大都定位低内容肤浅,追求简单意义上的“乐”,而鲜有内涵丰富的优秀电视作品。 这些所谓的电视娱乐节目到底是在“娱乐大众”,还是“愚乐大众”呢。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界普遍认为当前娱乐节目中存在人文内涵缺乏。 在游戏类、益智类、真人秀类电视娱乐节目中,不难发现,因过分强化和突出它的感观刺激功能和游戏功能,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 与此同时, 娱乐节目的“愚乐化”必然导致电视节目有制作者和受众中精英阶层的缺失,这又是一个“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娱乐节目只为取悦凡夫俗子,放弃精英阶层这一受众群,“愚乐化”占领娱乐电视市场,逼迫精英阶层不再适应这个娱乐氛围,让他们对此哑口无言或懒得发声。 这就是精英失语,充满无奈。 “愚乐化”趋势和精英失语,首先,从电视媒体自身角度看,由于电视娱乐节目制作环节中的技术性,电视的从业者大都为掌握电视设备及技术的人员,这些人员中大多具有理工科背景,他们在影像艺术方面技术娴熟而人文素养相对薄弱甚至匾乏。 此外,传媒界中还 6 夏晓鸣戴钮 .受众与电视娱乐节目的改革和创新 [J].新闻前哨 ,2020 年 8 月,第 27 页 7 胡智锋 :《电视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20 年 1 月版,第 107 页 7 存在着 “一流人才做新闻”的传统认识,这种偏见造成的人才分流,导致娱乐电视节目制作者中相对缺乏精英参与。 其次,在中国电视实践界,一直缺乏对电视理论以及学术批评的尊重,实践界和理论界的脱离使得电视娱乐节目生产与电视节目研究处于互不相干的状态中。 再次,相对于报纸和书籍,电视一直被视为最没有文化的媒体,精英知识分子大都选择远离电视,或选择性地观看新闻类的节目。 正因为精英在娱乐节目受众群体中的缺位导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一直缺乏严肃的学术批评和理论引导。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几年,人们开始关注电视作为其优势媒体而应当承载的文化功 能。 例如央视二套的国学大赛,湖南卫视的汉语桥大赛等都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娱乐节目中强调人文关怀也是电视机构应当逐渐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总之,电视娱乐节目的同质化、媚俗化和精英失语是三个关系密切的问题。 精英失语是同质化和媚俗化的原因,而同质化和媚俗化是精英失语的结果。 此外,同质化与媚俗化又相互作用,媚俗化加剧了同质化,同质化又是媚俗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娱乐电视节目当前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电视机构的利益诉求在当前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只能通过一味迁就受众甚至曲解和夸张受众的娱乐需求,以获得收视率 和广告收入来满足。 从这一症结出发,我们发现,只有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要素:政府、市场、受众等外界因素出发,才能研究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对策。 三、 中国娱乐电视节目发展的对策 电视娱乐节目从上游开发,中游拓展到下游延伸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要从现状出发,从问题着手找到中国电视节目的未来,促进娱乐产业蓬勃发展。 下面将从受众、政府、市场、电视机构等角度出发,探索一些可行对策,促进中国娱乐电视节目更加有序、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有效发挥“看得见的手”的规制作用 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被称为是“看不见的手”,与之相对应,政府主动的宏观调控被称为是“看得见之手”。 政府这只“看得见之手”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和规范中可发挥巨大作用。 此外,政府担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因此,有义务承担规范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责任,实现公众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8 政府规制的途径 从目前中国政府对电视机构进行的规制包括三种类型 :市场结构规制,技术性规制和行为性规制。 市场结构的规范主要表现为对所有权和多样性的规制。 当前中国大多数电视机构都是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 方式存在,这便是所有权规制。 政府对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的准入资格,对外资投资电视业的限制也属于对市场结构的规制。 技术性规制经常用于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技术标准的制定中,一般情况下较为稳定和易于执行。 行为性规制主要针对电视机构具体操作层面的规范,包括播出时间、节目内容等等。 例如,湖南卫视 2020年 《快乐男声》被广电总局要求退出黄金时段播出便是行为性规制。 中国目前对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政府规制集中反映在对娱乐市场结构的限制和娱乐节目制作者行为的限制上。 这些规制大都以政府行政指令的方式出现,而非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所有 娱乐节目参与者形成普遍约束力。 这种惯有方式在功能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灵活运用政府规制,让影响娱乐节目市场运作的错误趋势扼杀在摇篮中。 另一方面容易造成选择性介入和主观失误。 中国目前电视娱乐节目市场失灵的突出表现为媚俗化、同质化等,政府规制能有效控制娱乐节目由于“唯收视率论”导致的市场失灵,实现公众利益与受众需求的双赢。 完善娱乐电视节目的市场准入机制 中国目前的三百多家电视台都是国家所有的,它们首先作为党的喉舌而存在,同时又置身于“地方保护主义”保护之下,这种所有权形式在根源上决定了对国有电视台来说 ,既不存在市场准入的问题,也没有形成市场退出的机制。 必须形成完善的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与效率,引导中国娱乐电视节目走向高质量轨道。 应当逐步给予民营电视台与国有电视台平等的市场地位。 2020 年来,国家放宽了民营资本进入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限制。 给予民营电视台与国有电视台同等地位。 然而合法的身份并不等于平等的地位。 中国电视机构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国有电视台和民营电视台的市场地位不对等,由此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电视机构“制播一体”的运行体制导致两者在资源上相差悬殊,彼 此之间无法构成真正的竞争,因此无法实现通过平等的市场竞争来提高生产效率,以提高节目质量。 平等的市场地位在短期内难以形成,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制度的革新,也许有一天民营电视台也能在娱乐节目市场上独当一面。 所以要试点和推行“制播分离”、节目流通市场建立和规范等制度创新。 同时,还要完善娱乐节目市场监督机制,对违规电视台和相关节目给予制裁或处罚,对 9 多次违规的节目叫停。 形成相应的市场退出机制。 因为有危机才有动力。 完善娱乐电视节目的生产环节的规制 生产环节涉及电视机构或节目制作商对于娱乐节目的策划、制作、运营的 所有行为。 对生产环节的规制体现了政府规制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目标。 一方面,政府要求电视娱乐节目引导健康的时尚,传播优良的文化,提高公众文化品位,以实现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政府要求电视娱乐节目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实现政治利益。 生产环节的规制对娱乐节目的 影响可以深入到节目名称、节目流程、时间限制等细节。 例如湖南卫视《超级男声》在广电总局未被通过,后改名为《快乐男声》;广电总局要求选秀参赛选手年龄满 18周岁,选秀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等等。 这些规制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当然目前生产环节规制上还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加强。 首先,要完善对娱乐节目生产环节相关法规的制定。 娱乐节目在时间、名称、内容、时间等相关标准形成法规,对娱乐节目制作者形成普遍约束力,一方面能有效地防止某些电视节目制作者对政府规制的投机、钻空行为,一方面促使相关政府部门客观、公正、高效地执法。 另外, 还要形成政府相关部门和娱乐节目制作者的有效协调机制。 对于电视台自制自播的娱乐节目而言,上级指令的传达一般都快速而有效;而对于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来说,电视台成为把关人和中介者。 这就产生了一定的风险,倘若节目有已经策划或制作完毕,却遭到管理部门的一票否决,前期所做的努力便付之东流,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要避免这种浪费,应当疏通政府相关部门与节目制作者的沟通和决策渠道,例如召开媒体通气会,简化节目审查步骤等。 (二)完善和成熟化电视娱乐节目市场 除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规制作用,市场及市场经济规律这只“看不 见的手”能否发挥其对娱乐电视节目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形成良性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面从市场缺陷的关键性两个方面探讨。 发展娱乐电视节目的交易市场 电视节目交易市场是指市场中的生产主体和播出平台搭建平等交易的平台。 交易的市场对电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竞争性交易行为,能够保证市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电视节目。 然而,中国娱乐电视节目没有形成较为广泛的交易市场。 一方面大多数娱乐节目都是电 10 视台自产自销的,无须通过市场交易。 另一方面,即使交易,也是不平等的交易,因为电视台据绝对优势地 位,民营节目制作商与它们交易,也完全处于劣势。 要逐步发展和完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有以下建议: 应该逐步改变民营娱乐电视节目制作者与电视台的交易方式,改变电视台“店大欺客”的现状。 光线传媒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娱乐节目制作集团,经十余年的发展实力雄厚。 其王牌节目《娱乐现场》在全国乃至港台地区也颇具影响力。 然而在 2020年,由于北京电视台一再提出苛刻要求,要求其买下北京电视台《娱乐现场》节目时段外 4分钟的广告时间,如此大的成本( 6000 多万)让光线难以承受。 当时的《娱乐现场》只得被迫撤出北京电视台,转投名不见 经传的中国教育三台。 这给光线传媒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近 5000万。 要改变彻底这种电视台“店大欺客”的现象,与政府规制的方向和效果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