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五 ” 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将达到 5000 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 4000 万个,将新增 1 千万个就业岗位缺口 ; 2020 年,城镇各类劳动力供给总量 将达到 2400万人,按实现就业 1200万人计算,供求缺口仍然有 1200万人左右。 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面临的重要任务, 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本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就业岗位 130 个,可适当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及工作范围 县中医院综合楼项大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 ( 1) 市人民政府《关于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 2)卫生部(卫医发 [1994]30 号)《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 3) 县中医院提供的有关资 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详细分析 县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建筑方案及投资效益等经济技术方面的情况,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给有关部门的决策及项目实施提供主要的经济和技术依据。 编写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程情况和工作范围 根据 县中医院的委托,我们对 县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⑴、调查、预测、分析市场情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拟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及经营方案。 ⑵、调查 了解项目建设地点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条件 ⑶、拟定本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及项目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 ⑷、估算项目投资,分析投资效益,评价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⑸、确定投资、还款方式及还款年限 经过对以上情况作全面的研究、分析,在各级主管部门及 县中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作出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交有关部门进行评估论证。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步结论 本项目实施,符合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医疗行业政策要求,符合钦州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及有关部门的县中医院综合楼项大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力支持。 组织实施好本项目,可以充分利用 县中医院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信誉度高的优势,更好地开展医疗业务工作。 建设 县中医院综合楼工程,有着广阔的前景,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 县的医疗水平,提高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根据分析可知,本项目具有投资少,投资回收期短,内部收益率高,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是一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比较好的项目。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项目是可行的。 本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规划 M2 11200 续建 2 总投资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100 3 年业务收入 万元 1476 4 年业务经营总成本 万元 978 5 年业务税金及附加 万元 0 6 年利润总额 万元 498 7 投资利润率 % 8 投资利税率 % 9 资本金利润率 % 10 资本金 万元 11 年所得说 万元 0 12 全部投资回收期 年 含建设期 2年 13 全部资金内部收益率 % 14 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 % 15 借款偿还期 年 含建设期 2年 16 盈亏平衡点(利用) % 17 申请银行贷款额 万元 800 县中医院综合楼项大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万元 800 流动资金贷款 万元 0 第二章 市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市场需求及发展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医疗 服务消费早已突破了 “ 有病求医 ” 的观念,医疗消费动机表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2020 年全国卫生机构总数达 30 万个,其中医院 万个,医疗机构床位总数达 343 万张。 相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也比 2020 年增加 6 万人,达到 549 万人的新高,这 就 意味着每千人口中卫生技术人员有 人。 2020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 亿人次,比 2020 年总量增加 亿人次。 病床使用率为 %,提高 个百分点。 而相对于诊疗医师,综合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 人次,医生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为 床日。 目前,卫 生费用占我国 GDP 的比重相对较小,加上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医疗服务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医院数量约占全国医院总数的 10% ,为 1500 多家,数量偏少,难以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国家将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鼓励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形成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私立医院、股份制医院等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公平有序竞争的医疗服务格局。 我国医院建设也以很快的速度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与医疗市场 的对外开放。 我国将掀起医院投资的热潮。 中国医疗市场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医疗市场,给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项目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县中医院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使医院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坚持“科技兴院,科技强院”的发展道路,促进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始终走在同级医疗单位的前列。 2020年 4月医院投资 116万元在 各家医院中率先引进全套电脑管理系统,县中医院综合楼项大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提高了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医院管理走上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 县中医院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1983 年建院时医院面积 658平方米, 1990 年 12 月,投资 53 万元在现内科大楼东侧兴建 1 栋 9 层医技大楼,医技大楼占地面积 平方米, 1999 年 12 月,又另兴建面积 万平方米的外科大楼。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总资产 824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6168 万元,医疗设备总值达 2584 万元,主要医疗设备有 GE螺旋 CT 机、 DR、直线加速器、体部 刀、模拟机、心电工作站、日本惠普心电除颤监护仪、日本东丽血液透析机、德国狼牌腹腔镜、 SG 彩超、大型碎 石机、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等。 县中医院计划在未来几年 实施“名医工程”建设,以加快学科发展,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培训比重;完善急救应急体系;完善医院整体规划,在原大型设备的基础上购置核磁共振 1 台、螺旋 CT1台、电子胃镜 1 台、腹腔镜 1 台、彩超 2 台、血液透析机 2 台等,进一步改善医院整体环境。 这些发展措施将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作好铺垫。 医院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制定专科建设的发展规划,严格规范专科管理,加强专业分化,有效地促进医院学科技 术的发展。 在重点学科的带动下,进一步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培植新品牌科室,全面带动医院发展。 近年,医院先后开展了核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气压弹道碎石术、纯中药注射治疗前列腺炎、肠道水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掩蔽疗法治疗耳鸣、无痛胃镜、肠镜、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新技术、新业务。 其中核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经皮肾镜取石术在 县级医院是首家开展。 近 5 年来,医院共选送 180 多名医疗骨干到区内外医院进修学习。 这些医院业务骨干进修回院后,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使医院医疗技术得到不断提高,打造出 县中医院众多的优势学科,目前,医院骨科、肛肠科、妇产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烧伤科已成为医院重点专科。 医院在临床治疗中在先进的西医技术基础上,配合疗效显著的中医治疗方法,形成了县中医院综合楼项大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院独有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和特色。 群众对医院非常信赖,使得医院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近年,该院的业务量每年以超 10%的速度递增。 根据《关于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把县按照北部湾( )经济开发区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建设,镇人口 2020 年发展到 25 万人, 2020 年发展到 40 万人。 我国城镇人口医疗消费水平是农村人口的 7 倍多,这将进一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新型医疗制度的建立,弱势群体的大病救治医疗费用的有效解决,又将促进大病住院病人人数的增多。 随着本项目的建设,医疗环境及医疗设备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医疗业务量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可以预测, 县中医院的市场需求将以每年 20%的增长幅度。 本项目建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建设规模及使用方案 拟建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项目建 设单位的经济筹集能力、医院领导与职工代表讨论研究,本项目建设规模为 总建筑面积约 11200 平方米,新增电梯一部,与外科大楼相连(已有 3 部电梯)。 其中,主楼 高 17 层(新建 14 层),占地 600 平方米,续建筑面积 8400 平方米;副楼 10 层(新建 7 层),占地 400平方米,续建筑面积 2800 平方米;地下室一层。 使用方案 项目建成后,将和外科大楼一起进行统一规划,重新安排医疗业务用房布局。 所以, 217 楼层,均用作医疗业务综合用房(病房、药房、药库、化验室、功能科、病案室、会议室、图书阅览、资料室等)。 县中医院综合楼项大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不仅涉及到建设条件,而且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投资、建设速度、施工条件以及建筑方案的设计,应以长远的观点、全局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系统分析,兼顾现实可能与长远发展的需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县中医院 位于县城商业中心地带,燕山路( 40 米宽)与丰江路( 36 米宽)交汇处,人流、车流非常通畅。 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此地已具备齐全的功能分布,包括门诊、住院、后勤供应以及生活、管理等基础配套设施。 从现有情况分析,拟建综合大楼若在院外另择新址兴建,无论在使用功能、管理、还是资金消耗方面考虑,都缺乏现实可行性。 因此,在 县县委、政府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考察研究,为便于与现门诊大楼统一规划和管理,在原有医院附近区域进行规划,可通过对现状环境的改造、扩大调整,项目周边的场地较宽敞,满足兴建项目的场地要求。 本工程属于改造设计项目,位于 县城中心地段,地处县城燕山路以东,丰江路以北的十字路口上,用地红线成四边形,西面靠燕山路,南面靠丰江路,北面是现有十层外科大楼 ,东面相邻其他单位建筑,本工程拟建改造设计十七层,地下一层,总设计续建建筑面积约 11200 平方米,根据地形分布及原有已设计部分的结构布置,本工程的改造设计考虑利用已有的基础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根据平面使用功能的要求考虑座北向南,沿丰江路取向改造布置。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县中医院综合楼项大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气象条件 : 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最冷1 月平均 ℃,最热 7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日最大降水量 毫米,年降水日数 天,年雷暴日 天。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年最大风速为 18m/s,基本风压为。 水文条件 : 场地地下水静水位埋深 - ,总体水位北高南低。 地下含水主要有细砂层,淤泥质砾砂层,砾砂层和灰岩,其中细砂层分布范围小,厚度小,含水量少。 淤泥土质砾砂层和砾砂层均含一定的隔水泥质、透水 性不很好。 在场地西部分布厚度小,含水量少。 但在场地东部,该两层土厚度大,且与下伏灰岩含水层直接连接,含水量较丰富。 灰岩溶蚀发育,富含地下水。 综上所述,场地西部地下水含水量不丰富,场地东部富含地下水。 地质条件 :场地内自上而下土层的工程地址特征分述如下: 杂填土层:呈灰黑、灰黄等色,主要由泥质、砖瓦、碎石、砂等,稍湿-很湿,结构松散,分布较广,厚度 -。 淤泥层:呈灰黑色,软朔-流塑状,含水量 35- 50%,含少量砂,约占5- 10%,见碎砖、朽木等。 含较多有机质和腐殖质,强度极低。 主要分布在场西部,埋深 - ,厚度 - 3M。 粘性土层:土类包括粘土和粉质粘土,呈黄、灰黄、灰等色,软-可塑状。 在场内广泛连续分布,埋深 0- ,厚度 -。 细砂层:呈灰黑色,组分以细砂为主,约占 80- 95%,其余为淤泥质,很湿,松散状,主要分布在场西部,埋深 - ,厚度 -。 淤泥质砾砂:呈灰黑、灰黄等色,很湿,松散-稍密状。 砾石为石英质和部分岩碎屑,以中、细砾为主,约占 25- 30%,砂为页岩碎屑和部分石英质,约占 25- 40%,其余为淤泥质和少量卵石。 分布于场地东部,埋深 - ,厚度 -。 砾砂层:呈黄、灰黄等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状。 砾石为石英质,占 17- 43%,砂为石英质,占 26- 39%,粉、粘粒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