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融-国际金融--第八章外汇管制-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款 的成员国。 IMF协定第 8条款的主要内容: 对经常项目下支付转移不加限制。 不采取差别性的复汇率制度及歧视性的货币政策 兑换其他成员国积累的本币 但要求兑换的国家应说明: ☆ 此项货币结存系近期经常性往来中所获得。 ☆ 此项兑换系为支付经常性往来所必需。 15 第三节 中国的外汇管理 一、我国外汇管理发展过程 (一)建国初期的外汇管理( 1949年- 1952) 当时的情况是:金融物价混乱,通货膨胀,外汇短 缺。 根据当时的情况,这一时期我国外汇管制的中心内 容是:打击外汇投机;取消外币流通,稳定金融与物价; 奖励出口限制进口。 外汇管制的措施,有以下几条: ☆ 建立了外汇供给和结汇制度。 外汇收入(包括侨汇)必须卖给国家或存入国家银行, 进口所需外汇和其他非贸易用汇,经批准后按国家牌价 卖给外汇。 16 ☆ 建立了外汇指定银行管理制度。 全国共核准 73家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其中华商 55 家、侨商 3家、外商 15家。 ☆ 初步探索并建立了 RMB汇率的形成机制。 按物价对比法来制定与调整 RMB汇率。 ☆ 建立了人民币、外币核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制度。 严禁私自携带或邮寄人民币、外币和金银出境。 ☆ 取缔外资银行在华的特权,禁止外币在市场上流通。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外汇管理( 1953年- 1978) 实行 “ 集中管理,统一经营 ” ,对外汇收支进行高 度集中的全面管理与控制。 外汇管制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 对外汇收支实行全面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 17 ☆ 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以行政办法决定。 前面已经讲到,这一时期的 RMB汇率实行的是盯住 汇率, 1973年之前盯住 GBP,1973年之后盯住一蓝子 货币,这一时期 RMB长期高估, RMB汇率基本上采取 行政办法决定。 当时的情况是: ﹡ 国内金融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 国际货币制度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固定汇 率制度。 ﹡ 对外经济交易规模小,外贸盈亏由国家财政承担。 ﹡ 工业品国内成本高于国外,出口亏损由进口补贴 ( RMB高估,有利于进口) 18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与物价脱节,实际上对进出口 已不再起调节作用,主要是作为计划核算标准及用于 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 所以说这一时期的人民币 汇率基本上是用行政的办法决定。 ☆ 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加强 对经常性的私人外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从而对非贸易外汇从申请到使用都有非常细致的全面 的严格的监督管理。 ☆ 基本上对借用外债和利用外资采取排斥的做法。 这种排斥主要是体制性因素造成的。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汇管理( 1978年- 1993) 这一阶段我国外汇管理开始走向专业化、制度化、 规范化,在 RMB汇率的决定、外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 职能、外汇市场的培育、外汇管理法规的建设等方面 都有长足的进展。 19 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 设立了外汇管理的专门机构 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赋予其管理全国外汇的职能。 ☆ 加强了外汇法规方面的建设 如公布并实施了《中外合资企业法》( 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投资金融-国际金融--第八章外汇管制-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