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转型可持续发展 ”问题相结合的一个综合研究,但重点依然是以发展东川 寻甸 两区县 区域 经济、实现产业转型、通过产业集群形成具有东川 异地建设 特色与地方优势的产业链,最终实现东川 寻甸 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 可行性分析与评价 东川再就业特区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该片区距寻甸县城 7 公里,距东川50 公里,距昆明 80 公里 , 距曲靖 80 多公里。 是昆明、曲靖、昭通三角地工业联接点, 是全省东西向、南北向昆曲、嵩待高等级路网的交汇处, 也是昆明北部新城发展崛起的关键点。 东川铁路支线恢复运行,昆明 渝铁路过东川、昭通 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将开工建设,由此可辐射全国及东南亚,使园区铁路交通便捷的地位逐渐显现。 通过园区天生桥火车站,将成为连接昆明 —— 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最便捷的铁路通道。 园区 境内 213 国道、嵩待高速路贯通南北,昆曲高速路及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 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昆明市 2020 年开工建设的北部“三纵两橫”高速路中的寻甸 — 倘甸 高等级 路覆盖园区东西, 区域交通日益发达。 一个立体性的对外交通网络辐射和覆盖园区。 随着办学规模近 万人昆明机电工程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推进,未来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将成为科研技术人才、产业工人和企业管理等人才集聚的 区域,东川 原有的 产业技术工人需随城市转型调整而实现再就业,也将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发展提供一大批产业工人, 同时 ,东川寻甸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 也为工业产业的发展汇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东川是云南省 扩权强县 试点县和与寻甸一道属 省重点扶持的 40 个工业园 区之一, 东川再就业特区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还将同时享受 东川再就业特区的各项优惠 政策 ,此外 东川区被列入了国家 44 个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之一, 可以享受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与优惠。 东川铁矿储量约 1 亿吨、铅锌有近 10 万吨的金属量、磷矿有近 4 亿吨的资源量、 还有 近 300 万吨 的铜矿 资源 ,非金属矿有近 1 亿 m3 的河砂资源,近 100 万m3 的墨玉储量,近 100 万 m3的优质“牡丹红”花岗岩和近千万吨的优质石灰石 ;寻甸 全县褐煤、磷矿、硅藻土已探明的储量分别为 亿吨 4 亿吨和 亿吨;两区县资源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采价值。 项目 园区所在区域为 金所乡天生桥,全乡国土总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 41922 亩。 且大部分属丘陵、缓坡, 地质条件较好,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适宜工业发展用地; 近期 距园区 直线距离 6 公里有 寻甸摩罗河 120 万m3 水库(径流 2900 万 m3)可供工业 用水、距园区 4 公里已开工建设 110KV 变电站 一座 、 及距园区 11 公里 规划建设 220KV 变电站 一座 已完成项目选址 , 寻甸工业园 金所 片 区内已建设污水处理厂,寻甸县 地处牛栏江、小江、普渡河三大水系,全县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24 亿 m3的丰富水利资源, 远期 可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用水保障。 同时,东川和寻甸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区),双方在 “ 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 ” 方面达成共识。 两区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通过园区的建设,可最大限度整合两区县的资源,进一步强化规模效应和集聚功能,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链长 的产业园区。 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 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综上园区建设有利条件,东川再就业特区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具有一定可行性。 园区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立区四大主要任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为分期实施,预计总投资规模 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亿元(不含征地费)。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特 色产业园 区建设本身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工程,其建设意义主要反映在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上。 园区主要任务是发展工业,解决东川特区再就业和促进东川寻甸两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带动 两区县区域 经济发展。 1 经济效益 主要 是通过园区来实现。 按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实施步骤, 2020 年为启动期, 2020 年 —— 2020 年为初步发展阶段 (一期) , 2020年 —— 2020 年是 快速 发展阶段 (二期) , 2021 年 —— 2025 年是全面发展阶段。 启动到近期(一期)规划地 5000 亩, 通过 招商 引资兴建 10 万吨 铜精深加工、50 万吨 煤 磷精细化工产业 、启动重型矿山机械配套设备制造 , 预计 到 2020 年, 再就业特区天生桥产业园区 国内生产总产值可达 100 亿 元。 年均工业总产值增 长 20亿元, 近期(一期) 每年 平均实现工业 增加值在 56 亿元左右,到 2020 年,产业园区财税总收入预计可达 3 亿元以上。 中期(二期)规划地 7000 亩, 通过 招商 引资 再 发展 10 万吨 铜精深加工、 50100万吨 煤 磷精细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重型机械铸造、配套设备制造、 新型建筑建材业 ,启动现代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 预计到 2020 年, 再就业特区天生桥产业园区国内 生产总值发展到 200 亿 元。 年均工业总产值增 长 20 亿元, 中期(二期) 每年平均实现工业 增加值在 4060 亿元左右,到 2021 年,产业园区财税总收入预计可达 10 亿元以上。 远期(三期)规划地 发展到 10 平方公里, 通过巩固发展园区 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 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 预计到 2025 年,再就业特区天生桥产业园区国内 生产总值发展到 400 亿元。 年均工业总产值增 长 20 亿元,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 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远期(三期) 每年 平均实现工业 增加值 在 50 亿元左右,到 2026 年,产业园区财税总收入预计可达 40 亿元以上。 2 社会效益 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带来的将是极大的社会效益。 一是解决东川矿务局破产后带给地方的就业再就业压力,随着 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的建立,预计在 2020 年以前,解决 6000 人左右的失业人员 再 就业问题,使东川失业率由 2020 年的 14%降至 12%以下 ,安置东川寻甸农村富余劳动力 3000 人以上就业 ;到 2026 年,累计解决 12020 名以上失业人员就业, 东川 全区失业率降到 5%以下;二是安置 东川寻甸 农村富余劳动力 38000 人以上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为农村脱贫致富寻求新的路子;三是 工业 化发展对扩大第三产业规模,促进城乡就业,实现社会稳定,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 ) 存在问题 资金短缺。 由于园区建设起步需要先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政府财力有限,资金不足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有效进行。 所以,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是 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面临的最大困难与问题。 供水不畅及不足。 天生桥特色产业 园区建设的最大“瓶颈”是工业用水基础设施 薄弱。 项目 近期可供 水源 — 寻甸摩罗河水库( 库容仅 120 万 M3) 距产业园 区直线 距离 6 公里 , 且 存在 高差达 176 米, 采用 ¢ 700 以上管道 二级泵送水价成本预计达 元 / M3以上, 供水成本较高,同时供水量 有限 ,摩罗河年径流 仅 2900 万 M3,日均径流 仅 万 M3,扣除农业及其他用水后,日可用水量仅能达 万 M3,与 远期 企业用水 每天约需 万 M3 的 需 求量之间,缺口较大。 电 力 供应 基础设施薄弱。 电力供应与电力设施建设 是产业园发展的关键。 园区近期仅有距离 4 公里的金所片 110KV变电站,中期可有距离 11 公里的 220KV变电站(现仅完成选址规划)供电,此外在园区规划范围就无较大供电基础设施,采用寻甸工业园金所片区 110KV及规划的 220KV 变电站供电设施距离园区较远,配套电力设施投资额较大,存在较大困难, 因供电不足,将极大地影响到区内企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 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业的效益乃至生存与发展。 运力不足。 随着 企业的 入驻,现有铁路条件 ,天生桥火车站容量 将无法满足需要。 同时园区对外公路除嵩待和将要建设的寻甸 倘甸等级 较高外,直接连接东川与天生桥特色产业 园区 的 213 国道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较差, 难以满足产业园公路货运需求。 金融支撑力度不够。 由于园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处于昆明大都市经济圈边缘,区域金融边际成本较高,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艰苦,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有待培育,人口聚集度较低,区内消费需求不足,经济总量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园区建设招商需政府提供较为优惠地价,土地升值空间狭小,盘活土地困难,配套设施基础薄弱等, 金融企业不愿入住园区,金融服务产业度较低,金融对 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支撑力度不够 是困扰园区发展与 建设的又一问题和困难。 (二) 建议 建议进一步落实《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昆发〔 2020〕 10 号)所提出的配套政策。 建议省、市 、区 政府 对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给以资金支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建议省、市 、区 政府协调金融机构,予以 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金融上的支持。 建议天生桥特色产业园建设指挥部进一步优化园区供水方案,积极开展水源建设多方案比较,寻找后备水源, 对近期供水拟采用的摩罗河取水,进行摩罗河流域调查并进行 1 年以上的产水 量径流实测观察,对低水位电力泵站提水与水库扩容增加水头缩小高差自流供水两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专项研究,对 天 生桥特色产业园生活用水进行片区地下水资源认真进行勘察论证,并争取昆明市政府支持取用地下水的许可。 建议省、市政府协调 电力部门尽快解决天生桥特色产业园电力供应问题。 建议昆明市政府及东川 区 寻甸县政府尽快加快公路建设,特别是 上报省有关部门 嵩待高速公路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立交 开口 设置 和建设 、 尽快启动 覆盖天生桥特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 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色产业园的寻甸 倘甸高等级公路、 213 国道改造建设;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和通信管网建设也要同步 进行。 建议政府着力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统一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思想认识。 做好天生桥特色产业园的 各类 规划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认真开展 环境影响 评价、用地界线勘察、矿产资源压覆调查、地质灾害 评估 等项目前期 工作 ,扎实推进园区建设。 建议引入多个投资主体,共同开发建设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建议尽快出台与天生桥特色产业园 优惠政策相配套的辅助性政策。 1 建议 与 国内知名大学、 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寻求 技术和 人才支持。 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 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第二章 宏观背景分析及需求预测 一、宏 观背景分析 (一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全球化特征更加显著。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日益开放,使资本的流动性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日益增强,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更是促进了资本流动性。 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成本低和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的条件吸引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其转移。 跨国公司往往把制造业迁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区域。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争相建立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的开发区,主动接纳外向加 工制造业,带动经济发展。 在全球化网络的框架下,发达地区产业调整是面向外围延伸、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按 产业转移 梯度理论,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产业园,具有特区政策和再就业劳动力成本低,同时交通便利,区域辐射范围大,交通便利, 东川寻甸 两地共同以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愿望强烈等优势,对主动接纳外向加工制造业,带动经济发展意具有良好机遇。 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合作,实施生产力发展的南向战略作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开展 贸易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在中国 —— 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将会进一步发展中国同东盟的贸易关系,实现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宽出口渠道,扩大经济发展的空间,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昆明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将昆明从一个封闭的中西部城市变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在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启动,东川寻甸再就业特区天生桥产业园 位于昆明市都市经济圈,将 成为人们瞩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 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目的焦点:便利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和高速公路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具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 (二 )云南省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走新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