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注塑件注射工艺与模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间喷嘴所产生的冷料头和最先射入模具浇注系统的温度较低的部分熔体,防止这些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制品质量,并使熔体顺利充满型腔。 本设计中采用带顶杆的 Z 字形冷料穴。 6 排气、引气系统设计 排气系统设计 排气系统作用是将型腔和浇注系统中原有的空气 或成型过程中因固化反应产生的气体顺利地排出模具之外,以保证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 尤其是高速注射和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排气是很有必要的。 否则,被压缩的气体所产生的高温将引起制品局部烧焦炭化,或产生气泡,还可能产生熔接痕等。 排气方式有开设排气槽和利用模具零件的配合间隙排气。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利用模具分型面或模具零件间的间隙自然排气,这时可不另开排气槽。 在本设计中,可以利用模具分型面以及滑块与型腔之间的间隙排 12 气,也就没必要设计排气槽了。 引气系统设计 排气是制品成型的需要,而引气是制品脱模的需要。 对于一些 深壳形的大型制品,注射成型后,型腔内气体被排出,在推出制品的初始状态,型芯外表面与制品表面之间基本形成真空造成制品脱出困难。 如采取强行脱模,制品势必会变形或损坏,因此需要设置引气装置。 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整体凹模,但是还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滑块与型腔存在配合间隙,以及推管推出机构,因此不会形成真空,也不会对脱模造成困难,也就不需要设置引气装置了。 7 成型零件的设计与校核 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曲面。 分型面应尽量选择平面,但是为了适应制品的成型需要及便于制品脱模,也可以 采用其它三种分型面。 分型面选择的原则 1. 应便于塑料制品的脱模, 2. 应利于侧面分型与抽芯, 3. 应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 4. 应有利于防止溢料, 5. 应有利于排气, 6. 应尽量使成型零件便于加工, 13 7. 必须考虑注塑机的技术参数。 针对三通塑件的结构形式,初步设定三种分型形式。 如图 ,选择此种形式,则在动、定模板上均需安装型芯,且型芯深度均较深,从模具结构上来说,动、定模板上均有深孔型腔,则成型零部件加工困难。 由于型芯深度较深,在产品成型脱模时,则不知产品是否留在动模型芯上,需设置双推出机构,还需有较大的开模行 程,从而致使模具结构复杂。 如图 ,该分型形式相对前面一种,定模板深度较浅,型腔结构制造简单,在脱模时,产品留在了型芯上,只要设置一次推出机构。 从而使模具结构简单。 第三种的图形和图 是一样的, 只是它是把三通管平放的。 前面是一个接口,左右各一个接口。 这种结构和第二种差不多只是把第二种的沿长的一段 (120mm)的中心线旋转了 90 度,开模行程可以更小,但是要前方和左右三方同时抽芯也较麻烦。 因为是大批量生厂,必须是≥ 2 腔才好。 而第二种就比较的好设置两腔了, 在本设计中,根据制品要求及以上分型面选择的原则 综合考虑确定为第 2 种水平分型面形式。 图 14 图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凹模的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塑料制品外形的主要零件。 根据塑料制品成型的需要和加工装配的工艺要求,凹模有整体式和组合式 两种。 组合式凹模的组合方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嵌入式、镶拼式、瓣合式。 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整体式凹模,具体结构、尺寸见零件图。 15 凸模的结构设计 凸模是成型制品内表面的成型零件。 根据型芯所成型零件内表面大小不同,通常又有型芯和成型杆之分。 在本设计中,成型制品的型芯均为主型芯。 型芯同样分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 整体式型芯与模板为整体,其结构简单、牢固,成型的制品质量较好,但消耗贵重钢材多,且不便于加工。 而采用组合式型芯的优缺点与组合式凹模基本相同。 设计和制造这类型芯时,必须注意提高拼块的加工和热处理工 艺性,拼接必须牢靠紧密。 在本设计中,型芯均采用整体嵌入式,并以压入式固定,具体结构、尺寸见零件图。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平均收缩率、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量计算,即平均值法;第二种是极限值法。 本设计采用的是平均值法。 平均收缩率 δ 的取值,查资料得 RPVC 的收缩率范围为~%。 本设计中取 %。 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 δ Z=△ /3(△指塑料制品的公差,本设计中未标注公差的按 5 级精度计算)。 查《塑料模塑成型技术》表 37 塑料制品公差数值表( SJ137278)取△值。 其型芯、型腔尺寸如表 71 所示, 其中型芯的深度 60mm 在试模时进行修配 ,从而减小配合间隙。 其中只有  50 的配合尺寸标了公差 16 +,其余的是自由尺寸,可以按 8 级精度取值。 查《塑料模塑成型技术》表 37 塑料制品公差数值表( SJ137278)取△值。 表 71 类型 模具名称 塑件尺寸 计算公式 △值 工作尺寸 型芯的 计算 主型芯 60 h 032%)1( ZShm S    16   46 l 043%)1( ZSlm S  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