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20xx天宫营乡3个村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态效益 项目建设可大幅度提高水利用率,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节约保护地下水资源;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 %,水分生产率达到 公斤 /立方米以上;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活土层,提高地力,改善耕地质量,耕地地力提高 个等级,达到高肥力水平;平衡施肥可使养分均衡供应,化肥利用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减少化肥污染,促进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对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内容 依据《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石家庄市农业局关于下达石家庄市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20xx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石发改投资 [20xx]1078 号)》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投资额度,并参照目前各项配套物资的市场报价,经详细概算后确定其具体建设标准和规模。 总体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通过配套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培育基础地力,加强质量监控及其配套集成技术普及和应用;建立和完善粮田耕地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改善并 长期监控粮田质量,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使项目区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粮田标准,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防渗管道、修建机耕路、土地平整 、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等项目。 通过对项目区的耕地、机耕路和田间道40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9 路的勘测、统计,田间工程建设实需铺设防渗管道 7 万米,修建机耕路 3 万平方米,对 1 万亩耕地进行平整 及增施有机肥。 项目概算 按照《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石家庄市农业局关于下达石家庄市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20xx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石发 改投资 [20xx]1078 号)》要求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投资额度,概算结果如下: ①田间工程投资: 万元 ② 工程建设其它费: 24 万元 ③ 预备费: 万元 项目建设总投资 50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400 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资金 1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0 表 11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一览表 序号 建设内容 规模 单位 投资(万元 ) 备注 一 田间工程 (一)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1 机耕路 30000 平方米 150 2 防渗管道 70000 米 3 标识牌 1 块 ( 二 ) 地力建设 75 1 土地平整 10000 亩 50 2 增施有机肥 10000 亩 15 3 测土配方施肥 10000 亩 10 二 工程建设其他费 24 (一) 可研报告编制费 3 (二) 实施方案编制费 3 (三) 招标 费 (四) 监理费 7 (五) 建设单位管理费 三 基本预备费 四 项目总投资 500 五 资金来 源 中央投资 400 地方配套 100 省级配套 50 万 县级配套 50 万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1 第二章 总体规划 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和工艺技术要求,结合 辛集市 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及项目承担单位现有基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内容。 采用平整土地、方格布局、完善田间灌排设施、整修机耕路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达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水畅流、路相通标准。 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布局如下: 本项目设计高产稳产粮田 1 万亩,建设地点位于 辛集市天宫营乡河庄、东郎月、明了 3 个行政村。 田间工程主要包括防渗管道 7 万米;修建机耕路 3 万平方米,土地平整 1 万亩 、增施有机肥 1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 1 万亩 等。 防渗管道工程 防渗管道节水工程。 根据项目规划要求和实际现状,需铺设地下防渗管道 7 万米,需 125 毫米 PVC 管 7 万米及附件,管道埋深 80 厘米,每 隔 10 米 安装一个出水口, 出水口加装保护装置。 该工程的典型设计见高产稳产粮田地下输水管道设计图,具体规划设计见附图。 修建机耕路 为推进农机装备,加速机械化进程,方便农机作业,促进农业发展步伐而建。 目前项目区机耕路少,不利于大型农机作业,需 在已有田间路基础上进行维修改建。 根据项目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状况,需需修建机耕路 30000 平方米,路宽 3 米,路 基 用 3∶ 7 灰土轧实后铺设混凝土,做到晴雨天均能通车。 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使用年限 10-15 年。 项目区标识牌 拟在项目区建立 1 个项目标识牌,将 项目情况 进行宣传。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2 土地 平整 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提高水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超采,缓解灌溉水资源的压力。 平整土地是减少水资源地面径流,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溉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总要措施,应大搞土地平 整, 方田布局, 达到 1日大雨无径流标准。 根据项目规划要求和项目区实地状况,平整土地任务为 1 万亩。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保水、供肥能力。 在秸秆还田基础上, 在示范区 推广增施优质有机肥 10000 亩,亩增施 100 公斤以上, 可以使土壤的肥力状况达到中等偏上和高等肥力水平。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 可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改良缺素障碍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 510%,农作物增产1015%。 根据项目规划要求和项目区实地状况,测土配方施肥任务为 1万亩。 表 21 辛集市 高产稳产田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表 乡镇 村庄 项目区面积 (亩) 铺设防渗管道(米) 机耕路( 平方 米) 地力建设 (亩) 天宫营乡 河庄 4900 34300 13500 4900 西朗月 4100 28700 120xx 4100 明了 1000 7000 4500 1000 合 计 10000 70000 30000 10000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3 第三章 工艺设计 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以建立高产稳产粮田为基础,以生产优质粮食为目的,实现“一优”(粮食品种优质化)、“二 改”(改变农民的生产意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三提高”(提高抗拒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土壤的保、供水肥能力,提高粮食产量),达到生物、工程、农艺、农机、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根据高产稳产粮田项目建设的要求,在全县 1 万亩高产稳产粮田项目区中,实施高产稳产粮田改良技术,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采取 增施有机肥 、土地平整、完善田间节灌排水设施、修建机耕路等田间工程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达到粮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渗漏少,水畅流、路相通” 每亩增产粮食 85公斤的建设目标。 高产稳产粮田建设技术 本项目区的农田现有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属中等偏上水平。 在土壤肥力方面,主要存在缺素失衡、有机质含量偏低等障碍因素;在农田设施方面,主要存在田间节水设施较差,机耕路少不便大型农机通行,耕地平整畦化度低,不便灌溉及农机操作等障碍因素。 因此,本项目区农田改良技术,主要采用平整土地、 增施有机肥 等农艺技术改良,提高土壤肥力;采用完善田间节灌设施、修建机耕路等田间工程技术措施,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该技术主要来源于省土肥站,符合本项目建设实施所选工艺(或农艺)技术 方案的原则。 省土肥站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针对全省不同类型的中低产田的状况,以建设高产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4 稳产粮田为目标,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体系完善,并取得了相关的科技成果。 辛集市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多年来在省土肥站指导下,也进行了较多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掌握了该项技术。 每 30 亩工程单元内田间节灌设施节灌保证率应达到 85%以上,减少农作物灌水渗漏;机井灌水区,在地下设置直径 125 毫米 PVC 防渗管道,埋藏深度在 米,宽 米,每 10 米 设置 1 个出水口。 能保证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期每 10 天以内完成一次灌溉。 地下防渗管道使用年限要求达到 10 年以上。 机耕道路路面宽 3m,为水泥路面,路面为 12 厘米厚混凝土, 30厘米 3:7 灰土基层,设 50 厘米的路肩,以连接各 个工程单元。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效应和农业生产要求,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制订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案,按配方科学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主要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技术要点。 测土,在小麦、玉米播种 前以 200 亩为一个取样单位,通过对土壤元素 (氮、磷、钾 )、有机质等项指标测试分析;配方,综合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确定所需养分合理施用量和配方,提出合理施肥建议,开展技术宣传与培训;配肥,实行技物结合,按所需确定配方,生产配制专用肥;供肥,开展农化服务,将优质专用肥 (BB 肥 )及时供应到农民手中;施肥,通过技术培训和田间示范指导农民按施肥建议施肥。 推广应用该技术,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改良缺素障碍土壤,提高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5 土壤肥力 个等级,肥料利用率提高 510%,农作物增产 1015%,且品质明显改善,亩增收一般 100150 元。 详见图 31。 图 31 平衡施肥技术 工艺 方案图 相关技术说明:田间调查要选择典型地块,对土壤养分相关数据进行准确测定与记载;化验分析准确度误差小于 1%;提出作物需肥方案进行合理配方,制定测土配肥通知单,进行配肥、供肥、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合理施肥;配肥供肥时间少于一周;应用信息及时反馈。 土壤墒情观测技术 利用现代仪器定期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和田间小气候进行检测,收集记载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掌 握高产稳产粮田中的各种情况;通过科学施肥试验、示范,指导大田生产。 通过常年定点和非定点采样观测、调查,及时掌握耕地土壤肥力、墒情、环境质量和耕地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等信息,常年进行监测,结合耕地土壤监测,进行肥料质量监测和农户利用与管理耕地情况调查,全面掌握土、肥、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变化等信息;并充分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高新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先进设备和 GIS 数据平台,建立县、乡、村土肥水信息数据库,指导农业决策和合理利用与管理土、肥、水资源。 测土 测土施肥通知单 田间试 验示范 田间 调查 应用信 息反馈 技术 培训 施肥 配方 配肥 供肥 辛集市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16 增施有机肥 技术 增施有机肥 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 的供保水、肥能力。 利用作物秸秆和杂草配合使用生物菌腐熟沤制有机肥;利用草木灰和牲畜粪便积造农家肥。 各种有机肥亩使用量达到 4 方以上。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土壤的肥力状况达到中等偏上和高等肥力水平。 工艺(农艺)技术流程 地力监测农艺流程见图 32。 图 32 地力监测农艺流程见图 项目区土壤墒情观测技术流程 土壤墒情观测具体包括以下的内容: 首先收集项目区电子版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 现状图、地下水分布图、井灌区与渠灌区水利设施现状图( GPS定位)、项目区小麦种植区土壤图、相关文字材料及项目区有关详细资料;其次,在项目区最具代表性的麦田中,按土壤质地、灌溉方式等情况布置自动监测点;第三按土壤质地、土层结构、播种期、产量水平、浇水习惯、灌溉方式等布置速测监测点,并用 GPS定位。 第四,接受各点的苗情、墒情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