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消防史展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器火灾厨房火灾油类火灾2)装置组成n红外仿真灭火器(四只);n50寸LCD屏;n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发射器、主机、适配器及控制软件);n遥控器n3D仿真家庭模拟火灾应用软件;3)装置特点仿真家庭不同火灾场景,直观体验火灾模拟灭火,营造火灾环境,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火灾的灭火,在体验过程中,学习掌握消防灭火知识;高层逃生演练演示系统1)装置功能3D动画演示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正确组织疏散与逃生的全过程,并配合画面,讲解疏散与逃生的注意事项。 2)装置组成nA型:V17LA触控一体机;B型:触控PC机;n音效系统;n播放器;n3D动画应用软件;3)装置特点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情景仿真,音效图合成,内容生动,易学易记;初期火灾扑救演示系统1)装置功能n报警3D情景演示n电气火灾扑救3D情景演示n燃气火灾扑救3D情景演示n易燃液体火灾扑救3D情景演示n消防器(或工具)的使用3D情景演示2)装置组成nA型:V17LA触控一体机;B型:触控PC机;n音效系统;n播放器;n3D动画应用软件;3)装置特点操作简单,安装便捷,情景仿真,音效图合成,内容生动,易学易记消防标志电控识别装置1)装置功能nn组消防标示;n在触控一体机上点击消防标示名称(文字菜单),对应消防标示闪烁识别;n光控闪烁识别的同时,语音讲解消防标示之意义及相关的事项;2)装置组成n10寸触控一体机;n电控系统(包括控制软件);nn组消防标示灯箱;n语音讲解系统;n电控识别控制软件;3)装置特点触控操作、光电识别、自动语音讲解、直观生动,易于学习;建筑应按服务功能和技术流程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分区合理,流线通畅,并有必要设置无障碍设施。 要由停车场和对外联连通道路,以便机动车顺畅出入。 1. 风格:现代2. 色调:红色为主色调3. 朝向:入口朝东4. 道路:5. 路灯:6. 建筑物要求:7. 其他:⑴办公区、活动区、学习区不能相互影响,要做到动静分离;⑵;⑶建筑抗震级别要在8级以上;⑷建筑要安装避雷针;⑸中心内景观要综合考虑安排尽可能多的绿化空间,楼顶设置种植花卉。 ——以人为本————无障碍设计、竖向和管线综合设计、经济效益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的环境、塑造优美便捷的空间。 根据周边规划路网设计标高和道路纵向坡度为依据,确定本工程地面标高;竖向设计满足工程管线敷设的高层要求,满足城市地面排水及防洪、防潮与排涝的要求;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布置。 各类管线相互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及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各类管线原则上应采取地下敷设的方式。 同时必须与城市现由的管线衔接。 :⑴《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⑸《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⑹《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⑺《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⑻《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⑼ 其它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及规程。 :⑴ 活荷载:① ②③ kN/m2④ kN/m2⑤ kN/m2⑥ kN/m2⑦ kN/m2⑵ 静荷载取值:静荷载按实际结构构件、装修等重复考虑。 外墙采用沉重空心砖,容重≤10kN/m3;砖强度等级≥MU10,M5混合砂浆砌筑;内隔墙采用轻质墙板,容重≤7kN/m3;砖强度等级≥MU5,M5混合砂浆砌筑。 ⑶ 自然条件:① 风荷载:基本风压②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的规定,本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⑴ 建筑物等级:本工程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各构件的耐火极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⑵ 抗震设计:结构抗震措施: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⑴ 基础方案: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 由于暂时无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拟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 ⑵ 建筑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 :本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和耐火极限情况如下: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 梁:所有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保护层厚度为25mm。 楼板: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保护层厚度为15mm。 屋面承重构件采用浇钢筋混凝土屋面,保护层厚度为15mm。 楼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梯板保护层厚度为15mm。 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均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厚度≥120。 承重墙、楼梯间采用沉重空心砌块或钢筋混凝土墙,厚度≥190。 以上所选用材料均为不燃烧体,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8)《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1)水质生活用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2)水源此项目的生活、消防用水均考虑由城市自来水供给,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引进壹根DN200的给水管与室外生活、消防环网连接,形成双进口。 本项目自来水供水能力充足,供水压力≥,可满足生活用水要求。 (3)水量项目平均日用水量为10m3/d,全为新水,已考虑浇洒道路、绿化等。 (4)给水系统室外生活、消防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生活给水系统采用管网直接供给。 :(1)污水排水① 排水量排水量为60m3/d,为一般生活废水。 ② 排水系统项目生活及废水直接排入污水系统,经污水站处理水质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2)雨水排水① 雨水量雨水流量按下式计算:Q=(L/S)式中:Q — 雨水流量(L/S)F — 汇水面积(ha)Ψ — 经流系数q — 设计暴雨强度(L/Sha)XX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1+)/(t+)(L/Sha)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a)② 雨水排水系统室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