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配合比和施工技术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之间。 ( 3) 打开对针照明灯,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插入在水中。 ( 4) 旋转针杆释放器上的旋钮,调节高度,使针尖与试样大约接触,然后用手轻轻按释放器上的按钮,用手移动针杆使针尖与试样轻触对针完毕。 ( 5) 先按“复位”键,再按下“启动”键,仪器自动校零点值,电脑显示针时间,针杆被释放,标准针自由地针入试样中,当达到预置实验时间释放被自动停止,针杆不再下落,此时 针入度窗口显示的数据即为该试样针入度值,再次实验,同上操作。 ( 6) 同一试样平行实验至少三次,每次针入点之间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少于10mm。 ( 7) .每次实验一根干净标准针,为防止标准针拨出后拢动试样表面,可将针留在试样中,但应拨向盛样皿边缘,以防影响实验。 改性沥青配比和施 工 5 低温调速沥青延度仪操作规程 ( 1) 水浴中加入适量水(水深高于试验模定位柱上端面 10cm;以上,水量不少于 10L)。 ( 2) 接通电源,开搅拌,仔细观察水浴中水,应有微量流动。 ( 3) 用手将滑板移至固定板处顶,检查指针是否对零,如有误应调正,同时用试验八 字模试装,应能轻松装入三付。 ( 4) 开动延伸从头至尾走一遍。 加热开关打开(此前应在控温仪表上设置所试温度值,注意设定温度应高于室温 5℃以上),到达温度后,恒温 60 分钟,用温度计(以水银温度计最佳)。 在水浴的两端及中间部位,取五点的同深度变化小于177。 0.5℃。 ( 5) 将控温仪温度设置在低于室温但高于 2℃。 仪器开始降温,到达设定温度后,加热制冷彼此交叉工作,使水浴尽快进入恒温,经 56 次交叉后,关加热开关。 图 11 沥青延度试验 数显全自动沥青软化点仪操作规程 ( 1) 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版至于装有 5177。 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 分钟,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 2) 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 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 3) 从恒温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环放置在支架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 5177。 0﹒ 5℃。 注意:环架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接通电源。 改性沥青配比和施 工 6 ( 4) 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按下电器控制箱上“启动”按钮,电热管开始工作,使杯中水温在 3 分钟内调节至维持 5177。 0﹒ 5℃ /cm的速度升高。 ( 5) 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 坠,至与下层底版表面接触时,按下电器控制箱上“停止”按钮,这时仪器将自动加热,读取并记录显示的时间温度。 改性沥青配比和施 工 7 第二章、 配合比设计 为了使设计的混合料能够达到实施效果,需要从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以下要求,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材料选择与准备 粗集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宜采用碎石或碎砾石,其粒径规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294)的规定 、干燥 、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 ,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大砾石破碎,并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 对于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择硬质岩(中性或基性火成岩)。 由于硬质岩石与沥青的粘接力存在着较大差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 4级。 对于 3- 5mm 石屑部分由于含量较低,并且该部分对沥青混合料形成嵌接结构有一定的作用,建议用硬质岩石屑(玄武岩)。 细集料 细集料包括人工砂、天然砂。 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人工砂作为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 、无风化、无有害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天然砂由于质量变化大(大部分为中粗砂),形状较圆滑,与沥青的粘附性差,对沥青混合料影响较大。 填充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配比和施 工 8 改性沥青混合料填充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石灰岩、岩浆岩)等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不宜使用混合料生产中干法除尘的回收粉。 采用水泥、消石灰粉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 2%。 对于沥青表面层混合料不推荐使用在混合料生产排回收粉,当塑性指数小于 4且亲水系数小于 ,经过试验可以部分的使用,回收粉用量每盘不能超过矿粉总量的四分之一。 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 术 指 标 SBS 改性沥青 针入度 25℃, 100g, 5s() 最小 60 针入度指数 PI 最小『 1』 - 延度 5℃ ,5cm/min(cm) 最小 30 软化点, TRamp。 B (℃ ) 最小 55 含蜡量 (蒸馏法 )(%) 最大 3 运动粘度 135℃( ) 最大『 2』 3 闪点 (℃ ) 最小 230 溶解度 (%) 最小 99 离析,软化点差 (℃ ) 最大『 3』 弹性恢复 25℃ (%) 最小 65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RTFOT)后残留物『 4』 质量损失 (%) 最大 针入度比 25℃(%) 最小 60 延度 5℃( cm) 最小 20 注: [1]针入度指标 PI 由 15℃、 25℃、 30℃等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式 1Gp=AT+K 进行线行回归,再 计算 获得参数 A 后由下式求得,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 R 不得低于。 [2]表中 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93)中的“沥青粘度测定法(勃改性沥青配比和施 工 9 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 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试验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 有条件时应测定改性沥青在 60℃时的动力粘度,用毛细管法测定。 [3]改性沥青在现场制作后立即使用或贮存期间进行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时,对离析试验指标可不作要求。 [4]老化试验应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RTFOT)方法为准;允 许采用薄膜加热试验 (TFOT)代替,但必须在报告中注明,且不得作为仲裁结果。 SBS 改性沥青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试验样品的取样 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改性沥青每车都必须检验。 取样一定要均匀,具有代表性。 对每份试样应加热后一次浇满所需的试模,不宜重复加热使用。 试验浇模的温度必须达到 160℃以上,并且浇模和混合料的制备之前,必须充分搅拌均匀。 做软化点试验时,必须按试验规程将试样加热至充分流到后,浇注试样环,不允许使用其他方法填满试样环,否则试验结果误差很大。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 级配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级配应采用贝雷法进行设计,级配选择原则:AC13I 型混合料 以下筛孔通过量应取级配下限以达到密实、嵌挤。 改性沥青配比和施 工 10 粉 胶 比 小于 含量的多少对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路用性能影响很大,混合料级配中小于 的含量必须考虑粗集料本应含有的粉尘部分。 要求矿粉含量不超过沥青含量 ,小于 部分与沥青含量之间的比值即粉料比应存在 1- ,对沥青面层混合料矿粉含量宜取 - 5%。 马歇尔试验 混合料技术指标 为有效的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一方面要满足泌水条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出现超密现象,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进行进一步的限制,见下表所示。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击实次数 (次 ) 双面各 75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以实测法为准 稳定度 ( KN) > 流值 () 20- 40 空隙率 AV (%) 36 饱和度 VFA (%) 70- 85 矿料间隙 VMA (%) 根据最大粒径参照规范 击实温度 (℃) 160 残留稳定度 (%) > 80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次 /mm) > 2020 试验 注意事项 改性沥青混和料的设计过程中以下问题上引起注意。 混和料的拌合和击实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根据沥青胶结料的粘温关系曲线进行确定,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时的拌合、击实温度应与拌合厂拌合温度、现场碾压温度一致。 建议温度见下表: 改性沥青配比和施 工 11 改性沥青的试验和施工温度 温 度 密级配 沥青混合料 拌合温度 不小于 160℃ 初压温度 不小于 150℃ 复压。sbs改性沥青配合比和施工技术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连接设备( DXC)等效,环Ⅱ、环Ⅲ均为网元 A 的低速支路。 这种组网可是环间业务任意互通,具有比支路跨接环网更大的业务疏导能力,业务可选路由更多,系统冗余度更高。 但这种组网勋在重要节点网元 A 的安全保护问题。 图 29 相切环 ( 5) 相交环 相交环由相切环扩展而成,可备份重要节点,提供更多的可选路由,加大系统的冗余度,下图所示。 第 二 章 传输网组网的结构 13 图 210 相交环
的耦合作用被弄清楚,微波加热合成粉末体技术也日趋成熟。 戴长虹等以自制的树脂热解碳和高纯的 SiO2纳米粉作为原料,用微波炉做热源,在较低温度、极短时间内得到粒度在 5080nm、纯度高达 98% 的 SiC 粉。 Si 与 C 直接反应法是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SHS)的应用,是以外加热源点燃反应物坯体,利用材料在合成过程中放出的化学反应热来自行维持合成过程。 除引燃外无需外部热源,具有耗能少
列。 我于 2020 年 7 月份至 11 月份在伟创力珠海工业园从事 SMT 技术员实习,本课题就是以伟创力标准的 SMT 生产线为依据阐述 SMT 的意义及 SMT 贴装设备的关键作用,进而分析典型 SMT 贴装设备 中的贴片机与印刷机 (以西门子或三洋等较新的型号机为例)结构设计、部件原理、工作流程、设备选型、产线配置、维护方法 、发展趋势,以及贴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
逻辑数据备份 (logicalpdatapredundancy),而产生了 RAIDp理论。 研究初期,便宜 (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 Inexpensive 被改为 independence,许多独立的磁盘组。 磁盘阵列,时事所趋:自有 PC以来,硬盘是最常使用的储存装置。 但在整个计算机系统架构中,跟
钢可以采用较大线能量 焊接,最大的层间温度为 150℃。 在实际焊接中必须保证层间温度不高于工艺试验设定的层间温度。 当焊接量很大时,应合理地安排焊接顺序以保证焊缝层间有足够的冷却时间,这样既能保证层间温度,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焊接工艺评定的试板尺寸会影响冷却速度和层间温度,要注意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的层间温度应比实际焊接时低。 因此
能状态。 但此输入端不能屏蔽脉冲输入,因此,当重新使其为使能状态时,驱动输出将根据禁止期间所接收的脉冲数发生改变。 3) 输出端子 信号 功能 DC 直流电源地 DC+ 直流电源正极,电压范围 +14V~+40V A+ A 电机 A 相 B+ B 电机 B 相 4) 输入接口电路 DMD402/DMD402B 输入信号采用共阴极接法, DMD402A 既可以采用共阳极接法,也可以采用共阴极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