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的通用平移机械手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Kv=,直齿轮,假设N/mm100/ bFK ta ,由 《机械设计》 [2]查得 FH KK ,由 《机械设计》 查得使用系数1AK。 由 《机械设计》 [2] 查得 8 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2 2 31 . 1 2 0 . 1 8 1 0 . 6 0 . 2 3 1 0H d dKb ( 21) 将数据代入后得: 2 2 31 . 1 2 0 . 1 8 1 0 . 6 1 1 0 . 2 3 1 0 4 5 . 3 5 1 . 3 6 7HK 由 / 1 2 .4 2 , 1 .3 6 7Hb h K ,查 《机械设计》 [5]得, ; 故载荷系数 1 1 . 1 2 1 . 2 1 . 3 6 7 1 . 8 3 7A V H HK K K K K ( 22) (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 《机械设计》 [2]得, tdd 11 3 /KtK =3 / mm ( 23) ( 7)计算模数 m 11 17 .6 25 21 0. 84m d Z mm ( 24)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 《机械设计》 [3]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3 211 ][2m FSaFadYYzkT ( 25)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 1)由 《机械设计》 [3]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 1 500MPaFE 。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2 380MPaFE 。 ( 2)由 《机械设计》 [3] 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 N F NKK。 (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由 《机械设计》 [2]得: 1F = 11 0 . 8 5 5 0 0 3 0 3 . 5 7 M Pa1 . 4F N F EK S ( 26) 2][ F = 22 0 . 8 8 3 8 0 2 3 8 . 8 6 M Pa1 . 4F N F EK S ( 4)计算载荷系数 1 1 . 1 2 1 . 2 1 . 3 6 7 1 . 8 3 7A V F FK K K K K ; ( 5)查取齿形系数 由 《机械设计》 [3], 查得 122 .7 2, 2 .5 5F a F aYY ; ( 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 《机械设计》 [3]查得。 saYY; ( 7)计算大、小齿轮的][ FSaFaYY并加以比较 1112 .7 2 1 .5 7 0 .0 1 3 8[ ] 3 0 3 .5 7F a S aFYY ( 27) 2222 . 2 2 6 1 . 7 4 6 0 . 0 1 6 4[ ] 3 0 3 . 5 7F a S aFYY 故大齿轮的数值大。 ( 8)设计计算 4322 1 . 8 1 4 9 . 9 4 8 1 0 0 . 0 1 6 4 4 0 . 8 1 5 m m1 2 4m ( 28)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 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 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 m= 1,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1 mm 算出小齿轮的齿数 11d / m 1 7 .6 2 5 / 0 .8 2 5 2 2Z = = ( 29) 小齿轮的齿数 21 2 2 3 .2ZZu= = 71 取 Z2= 71 ( 30) 几何尺寸计算 计算分度圆直径 11222 2 1 2 2 m m7 1 1 7 1 m md Z md Z m ( 31) 计算中心距 12( ) / 2 46 .5 m ma d d ( 32) 计算齿轮宽度 尺宽系数为 d 为 ~,取值为 d。 由 1dB d 得 mm102 BB , mm151 B 5 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设计计算 大端模数 查《机械设计手册》 [1]取齿形角 020 ,齿顶高系数 1ah ,顶隙系数 ,大端模数 m〔按照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3 2 22141 0. 5 1 Fa SaRR YYKTm Z ( 33) 其中: 31 2 0 m m 1 0 2 0 k g 1 0 N k g 4 N mT ,查表得 1 1 . 2 5 1 . 2 5 1 . 2 5AVK K K K K , , 1 28z , , , , 21 3. 2 18 57 .3zz ,取 2 57z , 算得 : 33 2 224 2 1 . 9 5 3 1 0 2 . 9 1 1 . 5 3 2 . 2 13 7 6 . 4 30 . 3 1 0 . 5 0 . 3 1 8 3 . 2 1 , 查《机械设计手册》 [1]取模数的标准值 m=3 其他参数 节锥角 ,由 13 2 22141 0. 5 1 Fa SaRR YYKTm Z 1112 22t a n c o t 1 . 7dzdz ( 34) 可知 1 分度圆直径 d: 11 3 28 86 m md z m 22 3 4 8 1 4 4 m md z m 锥角距 R: 12124 0 . 5 2 1 . 3 2 m m2 s i n 2 s i n 2 0 . 9 5ddR ( 35) 齿宽系数: (查教材《机械设计》 [6] R 取 ~ ) 齿宽 b m mRb ﹤ 10mm ( 36) 齿顶高 ah : 2 2 1 0 . 2 2 . 2 5 4 . 9 5 m maah h c m ( 37) 齿根高 fh : 1 2 1 4 . 9 5 2 . 2 5 2 . 7 0 m mf f ah h h h ( 38) 齿顶圆直径 ad : 1 1 1 12 c os m maad d h 2 ( 39) 齿根角 f : 11 0t a n 2721 .32ff hR ( 40) 周节 : 2 .2 5 3 .1 4 7 .0 7 m mm ( 41) 分度圆弧齿厚 S : 1 1 12 t a n t a n22t mS m x x 2 2mS ( 42) 当量齿数 vZ : 11118 2 1 .4 6c o s 0 .2 9 8V ZZ 22 2 5 9 . 6 8c o sVZZ ( 43) 端面重合度 : 1 1 2 211ta n ta n ta n ta n22v a v az v z v ( 44) 6 轴的设计 初步估算中间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式机械设计手册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号钢,调质处理,根据《机械设计》,取得 A0= 110,于是得 1 33m i n 015 . 51 1 0 2 8 m m1440PdA n ( 45) 考虑轴上键槽的削弱,轴径需加大 3%~7% ,取 min 30mmd .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长和直径 拟定轴上的零件装配方案,轴上的大部分零件包括齿轮,套筒,轴承和轴承端盖及联轴器几大部分。 ( 1)由计算可的轴的最小直径为 30mm,故轴段 I 的直径为 1 30mmd 。 考虑到轴承的宽度及轴承轴向定位等, 故取轴段 I 的长度 1 30mml 。 ( 2)轴段 II 采用键定位,其尺寸为 14 m m 8m mbl ,由于轴 段 II 仅仅是用键来定位的,所以轴段 II 的长度与键的宽度和高度有关, 考虑到齿轮轮毂的宽度及轴向定位要求等, 223 2 m m , 3 0 m mdl。 ( 3)取安装 轴承处 的轴段 III 的直径 3 35mmd ,考虑到定位要求, 故轴段 III 的长度为 3 64mml 。 ( 4)轴段 IV 的左端是由推力球轴承 51405 固定,为了是轴的受力均匀和稳定,故设计轴段 IV并用支承环进行固定,通过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根据选定的推力球轴承的支承环 的高度为 9mm,并且选定轴 IV的直径 4 34mmd ,为了使轴承紧密的固定在轴上,轴段 IV 的长度选为 4 112mml 。 ( 5)轴段 V用螺母将中间轴固定在中间板上,螺母与中间板中间用垫片隔开,起到密封固定的作用,通过查《机械设计手册》,垫片的厚为 2mm( GB97- 96),故轴段V的直径 5 34mmd , 5 18mml 。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和轴的周向 定位采用平键联接。 按 2d 查得平键截面 1 2 m m 8 m mbl ( GB/T1095- 1979),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廓与轴的配合为 H7/p6。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借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 m6。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取轴端倒角为 245176。 ,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为 R= 1mm。 求轴上的载荷 12 m m 8m mbl ,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 221122016 3 7 N /m m , 3 5 3 N /m m ,2 6 8 N /m m , 1 5 5 N /m m ,9 8 N /m m , 5 9 N /m mbs ( 46) ( 1)计算外力 取三维坐标系 oxyz,将啮合力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径向力和竖直方向的切向力:分别平行 y 轴和 z 轴,再将两个切向力分别向齿轮中心平移,在平移的同时必须加以附加力偶:由 11 2czDm ( 47) 22 2DzDm ( 48) 1 312 1 3 5 2 2 1 0 5 . 2 6 N1 2 8 . 2 5 1 0cZ mP D ( 49) 2 22 1 3 5 2 6 0 0 N0 .4 5Dy mP D ( 50) 切向力和径向力由图中可知 11 t a n 2 0 2 1 0 5 . 2 6 t a n 2 0 7 6 6 . 3 1 NooyZPP 22 t a n 2 0 6 0 0 t a n 2 0 2 1 8 . 4 NZYPP ( 2) 作内力图 确定危险切面,根据上面。plc控制的通用平移机械手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H]中的较小值。 mmdt 3 221 (9) 10)、计算圆周速度。 sv / 3 81 8 045tR (10) 11)计算齿宽 b 及模数 mnt. b=φ dd1t= mmzdm tt 3 8 2 12)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齿高 h= = 齿宽与齿高之比 b/h= 13)计算载荷系数 K。 查参考文献[ 2]得使用系数 KA= 1,动载荷系数
境比较恶劣,所以较高的可靠性是交通灯控制系统的首要选择条件,即使出现故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5 障,也能在短时间内排除, 实现交通灯的可靠运行。 2) 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 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多种多样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
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S51 具有如下特点: 40 个引脚, 4k Bytes Flash 片内程序存储器, 128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RAM), 32 个外部双向输入 /输出( I/O)口, 5 个中断优先级 2层中断嵌套中断, 2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2 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 WDT)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 此外,
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一种调节方法。 过程 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3.运动控制 PLC 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 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4.数据处理 PLC 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
杨杰: PLC 在水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 21 PLC 硬件结构 2. 3. 1 中央处理单元 (CPU) PLC 中的 CPU 是 PLC 的核心,它按 PLC 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资料,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 状态或资料,并存入规划的暂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 PLC 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
线,并向标准通讯协议靠拢,这将使不同机型的 PLC 之间、 PLC 与计算机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通讯与联网。 PLC 的应用 最初, PLC 主要用于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随着 PLC 技术的进步,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主要用于开关量控制;用于模拟量控制;用于数字量控制;用于数据采集;用于进行监控;用于联网、通讯。 事实上, PLC 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从行业看,冶金、机械、化工、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