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技术操作,甚至参与其研发活动。 这样人员的流动就不可避免的产生 技术外溢。 图 总体上 ,外资 主要是进入高技术项目,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随着外资的不断渗入,使中国的 高新技术产业 得到飞速 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立,不仅能 吸引和充分利用 FDI的技术外溢,而且建立了一个好的 创新 环境。 高技术产业区内的各个企业可以相互交流,提高对技术的 吸收和 学习能力,可以更好的把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从而提高技术使用率 ,提高企业竞争力。 所以高技术产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FDI技术外溢的程度。 长三角和中部六省的 现状 长三角和中部六省的 FDI分布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广阔的市场、良 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 但其分布是不均衡 的, FDI的基本区域分布为由东到西逐渐减少。 主内资企业 模仿、人力资本流动、竞争压力刺激、技术波及 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吸收模仿,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 FDI 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毕业论文 9 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而且, 无论是 FDI的引进还是 其 实际利用,东部沿海都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 07年上海的 FDI将近 80亿美元,长三角其余两省的 FDI都超过百亿,江苏则多达 219亿 美元,名列全国第一 ( 见图 3. 2)。 在结构 上,长三角的 FDI主要集中于在钢铁、纺织、汽车和 IT等主导 和高技术 产业方面, 产业化程度较高,对于经济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FDI 分布0250000500000750000100000012500001500000175000020200002250000250000019 9519 9619 9719 9819 9920 0020 0120 0220 0320 0420 0520 0620 07年份FDI上海江苏浙江 图 长三角 FDI引进值 而 中部六省 相比于长三角 处在第二阶梯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吸引外资能力相对不足。 其中 最高的湖南省 2020年才 30多亿美元。 各省之间差距也较大,特别是山西、江西和河 南各省,更加薄弱(见图 )。 而且, FDI在产业结构方面,分布不是很合理,产业化不足。 FDI分布0250000500000750000100000012500001500000175000020200002250000250000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年份FDE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FDI 的区位积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 的比较 分析 以长三角和中部六省为例 10 图 中部六省 FDI引进值 3 . 长三角和中部六省的 创新能力现状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对研发投入的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 其中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人员 2020 年的投入达到二三十万人,中部六省平均也达到八九万人。 Ramp。 D 经费的投入,其中长三角平均达到 300 亿左右,中部六省也多达三十多亿。 这些都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07 年的三种专利受理数,长三角 07 年的受理数达到五六万之多,而中部六省也有 六千左右,表明我国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地区间的差 距也是明显存在的,把各省的 2020— 2020 的专利申请量来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见表 ② )来看,长三角 地区 的创新能力也是处于前列, 中部六省的创新能力 则 相对处于弱势。 表 3. 1 专利申请量聚类分析 类别 地区 高创新能力地区 浙江、江苏 较高创新能力地区 上海、 中等创新能力地区 湖北、湖南、河南、 低创新能力地区 安徽、山西、江西 另外, 中国建立了一套对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对各省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它是 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 研究报告。 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 “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 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科技统计数据,权威性、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 从报告来看 ,长三角地区处于前十名,中部六省处于十几到二十名 (见表 )。 表 3. 2 创新能力指标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20202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指标值 排名 指标值 排名 指标值 排名 指标值 排名 指标值 排名 指标值 排名 上海 1 2 2 1 1 1 江苏 4 4 4 4 4 4 浙江 7 6 7 5 5 6 安徽 17 20 20 18 12 15 江西 26 26 22 23 22 23 湖北 13 11 10 14 13 11 ② 何祎鸣 .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研究 ( J) .北方经济 ,2020 FDI 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毕业论文 11 湖南 15 14 16 17 15 12 山西 21 12 2292 17 13 16 17 河南 19 15 21 20 19 18 高技术产业 作为技术 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高技术产业是处于“微笑曲线”的上下游,也就是高回报率阶段, 而收益最大化是每个 企业所追求的, 也证明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所以我国很注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许多经济开发区。 我国的高 新技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值不断增加,增加值也连年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 2020年的 2759亿增加到 2020年的 10056亿元。 (见图 ) 另外,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主要也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 例如: 07年,长三角中最高的江苏省,高 技术产值达到九千多亿。 而中部六省中最多的湖北省才有七百亿左右。 长三角和中部六省高技术产值01000202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年份产值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图 长三角和中部六省的 高技术产业 产值 ( 19952020) 数据来源:高技术统计年鉴 4 模型的选择与实证分析 模型设定 本文 从总体上,分别从 专利申请 指标和高技术产业指标两个方面来分析 FDI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效果。 以 CD 函数为理论基础 , 经过变形构建了 FDI对 创新能力的生产FDI 的区位积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 的比较 分析 以长三角和中部六省为例 12 函数 , 用来评估 FDI对我国长三角和中部六省各地区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 Y AK L () 其中 Y代表产出, K代表资金投入, L代表劳动力的投入。 经过变形得到下面公式: lnL n Y A L n K L n L   ()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根据本文,构建创新能力和 FDI的 专利申请 指标 生产函数如下: 0 + 1 2 3 4it it it it it itLnY P G D P LnL LnK LnF D I          ()③ 其中 :i 表示各省 ( i =1, 2... , 9); t 表示各年 ( t =1995, 1996, .. , 2020) ; Y 为被解释变量 , 用各地区每年专利 受理 量来表示该地区创新能力大小 ; PGDP 为 各省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 衡量该地区的综合经济基础 ; L 为各地区 科技 技术人员数 , 衡量科研创新中技术人员的投入 ; K 为各地区 Ramp。 D经费支出 , 衡量科研创新中经费的投入 ; FDI为各地区 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量。 本文采用的 数据是 模型相关 的 1995年到 2020年的 各省年鉴 数据。 所有 数据 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科技统计年鉴》 和各省的统计年鉴。 另外,由于高技术产业是 一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采用高技术产业作为创新能力的又一指标,构建下式:        amp。 L n H P T c a L n P R E V b L n F D I r L n R D 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