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投标阶段承包商的风险管理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20) √ √ 张再良 [25]等( 2020) √ √ 周艳 [6]( 2020) √ √ 方丽娟 [26]( 2020) √ √ √ 李明明 [27]( 2020) √ 单长亮 [28]( 2020) 吴松岩 [16]( 2020) √ √ 张学利 [29]( 2020) √ √ 安立志 [30]( 2020) √ √ √ 于海丰 31]( 2020) √ √ √ 徐红玲 [32]( 2020) √ √ 合计 11 11 13 百分比 55% 55% 65% (资料来源:自行绘制) 张连营 [21]等( 2020)结合 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建立承包商风险分类的矩阵分析表,如表。 表 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下承包商风险矩阵分析表 Summarized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 of Analysis 风险类别 典型风险 对应条款编号 政治风险 法律法规制度约束 ,, 获准的不确定性 社会风险 区域发展水平 , 协作配合支持条件 , 治安状况 , 自然风险 灾害、气候、地质条件 , 经济风险 财务和建设成本风险 ,, , 合同风险 ,,, ,,, ,, 利率与汇率风险 ,14, 竣工风险 ,, 税收政策风险 技术风险 预测和决策 , 评估 ,, 设计 ,, , 施工 ,,, ,, 维护保障 ,,, , 环保健康 , 管理风险 管理制度 ,,, , ,, , , 安全事故 , 职业道德 ,,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21]) 通过表 中的风险矩阵表,可以得出: (1)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的条款中,对于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的描述比较多,而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的描述较少。 这也正说明了政治、社会和自然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相对难得多,合同不可能描述得很清楚。 虽然条款描述不 多,可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承包商更要注意它们。 另一方面,承包商平时就要不断提 高自身实力,争取对经济、技术和管理风险进行较好的控制和,管理; (2)承包商的风险涵盖了合同的大部分条款,如果采用 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承包商需要承担比传统合同条件 (如旧版红皮书、黄皮书 )下更多的风险。 从投标开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直到工程完工并顺利移交,承包商面临的风险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过程; 2. EPC项目各阶段风险管理研究 表 归纳了 EPC 模式下承包商各阶段的风险管理情况 ,从中 可以看出目前 EPC 项目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大多聚焦于项目的施工阶段,而对投标报价、合同谈判等阶段的研究略有不足。 表 EPC 项目各阶段风险管理研究文献汇总 summary of the viewpoints of references (资料来源:自行绘制)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的分析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将根据相关文献和 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中相关条款,对涉及投标阶段承包商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探讨适宜的风险应对措施。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本文 在深入分析 EPC 模式的基础上,依据风险管理的内容及流程,详细探讨了 EPC 模式下投标阶段承包商风险识别 → 风险评价 → 风险应对的风险管理全过程。 最后结合案例,对EPC 模式下承包商投标阶段的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全文共分六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 通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剖析,初步提出研究的问题;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问题和研究内容,进而理清了论文写作的技术路线。 阶段 文献 投标报价阶段 合同谈判阶段 设计阶段 采购阶段 施工阶段 张学利 [29]( 2020) √ √ √ √ 黄如寤 [19]等( 2020) √ √ √ 安立志 [30]( 2020) √ √ 李明明 [27]( 2020) √ √ √ 于海丰 [31]( 2020) √ √ √ 李霞 [33]( 2020) √ √ √ 陈娟 [34]( 2020) √ √ √ √ 合计 4 3 4 4 7 百分比 19% 15% 19% 19% 32% 第二章,相关基础理论。 深入分析了 EPC 模式的特点及相关基础知识,阐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及流程,对下文详细探讨 EPC 模式 下投标阶段承包商风险识别 → 风险评价 → 风险应对的风险管理全过程打下基础。 第三章, EPC 模式下投标阶段承包商风险识别。 根据不同的风险来源,运用多种识别方法,深入分析了承包商的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并建立详细的风险清单; 第四章, EPC 模式下投标阶段承包商风险评价。 运用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技术,对已识别出的风险清单进行了风险评价; 第五章, EPC 模式下投标阶段承包商风险应对。 针对已识别和分析的风险,根据合理的风险应对流程,建立了与风险关联的投标报价程序,构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矩阵。 第六章,最后结合中国石油西部 管道工程的具体案例,对 EPC 模式下承包商投标阶段的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技术路线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 所示。 图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The framwork of the paper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相关理论 EPC模式相关知识 国内外发展状况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投标阶段风险识别 投标阶段风险 分析 投标阶段风险应 对 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 全过程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 EPC总承包模式 EPC(Engineer Purchase Construct)模式即设计 —采购 —施工一体化的工程项目建设总包模式。 就是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全过程服务,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向业主交付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 EPC总承包的关键是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 这是其实现简洁高效的设计、制造与施工的基础 [29]。 EPC总承包模式的结构 EPC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结构如图 : 图 EPC模式合同结构图 The contract structure of EPC mode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16]) 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结构的特点 [16]: ( 1)业主合同结构简 单。 业主只与总承包商和咨询公司签订合同,将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完全交付给总承包商,并且一般会委托专业的项目咨询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建设的实施进行监督。 ( 2)总承包商的合同结构复杂。 对于 EPC总承包商来说,总承包商的合同结构主要表现为合同关系和组织协调关系。 ( 3)总承包商的自主权限。 虽然业主有权监督总承包商的工作,但总承包商可以按照自己拟定的方式进行设计、采购和施工,业主不能过分干预总承包商的工作,不能过多的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审查以致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只要最终完成的工程项目满足合同中规业主 专业咨询公司 EPC 总承包商 设计 采购 施工 分包商 调试交付 供应商 定的工艺、技术 性能标准和业主要求,就应认为总承包商已完成合同。 2.组织结构 EPC总承包项目的组织结构一般如图 : 图 EPC总承包项目组织结构图 The anization structure of EPC mode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31]) EPC项目组织结构特点 [31]: ( 1)管理的跨度大,包括了设计、采购、施工、开车、控制等子项,对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协调难度大。 ( 2)设计、采购、施工、开车、控制等部 门之间合作密切,而不是独立作业,很多决策由大家共同商定。 如设计部必须与采购部合作才能决定设计的一些具体设备和参数。 ( 3) HSE管理的重要性显得比较突出,这一方面与 EPC项目类型有关,如化工等行业,本身对环境、生态要求高;一方面是因为 EPC模式下,责任明确, EPC 总承包商有责任,有使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 HSE。 EPC工程总承包的主要内容 EPC工程总承包的主要内容有规划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以下详细介绍 [35]。 规划设计包括方案设计、设备主材选型、施工图及综合布置详图 设计以及施工与采购规划在内的所有与工程的设计、计划相关的工作。 ( 1) 方案设计主要研究工程方案,确定技术原则。 包括编制工艺流程图、总布置图、工艺设计以及系统技术规定等。 ( 2) 详细设计主要是施工图设计及综合布置详图的设计、设备技术规定和施工技术规定。 项目经理 设计经理 采购经理 控制经理 施工经理 开车经理 设计工程师 采购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施工工程师 开车工程师 HSE工程师 费用工程师 进度工程师 在设备订货,工程分包和施工验收工作中涉及的工程设计设计方面的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也属于详细设计阶段的范畴。 ( 3) 施工采购规划主要包括确定施工方案、进行工程费用估算、编制进度计划和采购计划,建立施工管理组织系统以及取得建设许可证等。 采购工作包 括设备采购、设计分包以及施工分包等工作内容。 其中有大量的对分包合同的评标、签订合同以及执行合同的工作。 于我国施工企业的采购部相比,工作内容广泛,工作步骤也较复杂。 除了工程承包商必须负责的工程总体进度、品质保证、安全控制外,还要负责组织整个工程的服务体系 (如现场的水平、垂直运输、临时水电、场地管理、环保措施、保安等 )建立和维护。 按照中国现行的管理规范,总包还要用自己直属的施工队伍完成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EPC工程总承包的主要内容总结见表。 表 EPC 工程总承包的主要内容 The main contents of EPC mode 规规划设计 采购 施工管理 方案设计 (设备、材料、选型等 ) 设备、材料采购、专业分包商选择 土木工程施工(工期控制、多专业穿插计划、品质保证、安全控制等) 施工图及综合布置详图设计 设备订货及进场时间、储存管理等 设备安装、试调的计划管理 采采购与施工规划 施工分包与设计分包 室外工程、景观绿化等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35])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EPC模式作为一个新兴的工程承包管理方法在国际上得到迅速推广 ,与其身固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以下总结了其优缺点 [29]。 EPC模式的优点有成本低,利润高;业主管理简单,责任明确;质量好;工期缩短,成本降低,提高收益等,如下做详细解释。 ( 1) 成本低,利润高。 对于业主而言,它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即可,降低了招标费用。 对于承包商而言,降低了投标费用。 另外业主的建设成本与承包商的利润是紧密相连的,由于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一家取得了承包该项日的全部好处,故让它少利润也可以,所以业主的建设成本也相应降低了,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 “双赢 ”。 ( 2) 业主管理简单,责任明确。 承包商是向业主负责的唯一责任方,管理简便,缩短了沟通渠道。 工程责任明确, 减少了争端和索赔。 ( 3) 质量好。 设计部门在设计时有施工部门的参与,所以在设计时,它就会在设计过程中从施工方法及实际成本的角度尽量选择能降低造价又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方案。 ( 4) 工期缩短,成本降低,提高收益。 由于设计、采购、施工阶段部分重叠,大大缩短了工期和降低了成本。 据统计, EPC总承包模式要比传统的 “设计 — 招标 — 施工 ”方式节省工期 20%— 30%。 EPC模式的缺点有风险承担过于集中;合同总价难以确定; EPC总承包合同多为固定 总价合同;对总承包的各方面要求比高等,如下做详细解释。 ( 1) 风险承担过于集中。 总承包商承担了工程的绝大部分风险,加大了承包商管理难度的同时也给业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旦总承包商违约,并难以赔偿巨额赔偿金,那么将没有任何单位负连带责任。 由于主要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承包商的报价可能较高。 ( 2) 合同总价难以确定。 因为在招标时,设计图纸尚未完成,所以难以定出合理的合同总价。 ( 3) EPC总承包合同多为固定总价合同,允许工期延长和费用补偿的机会很少,承。epc模式下投标阶段承包商的风险管理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A、 B、 C 级轿车安装 EPS 的比例将由 35%增加到 70%。 目前, EPS 系统每年正以 9%10%的增长率在快速发展。 2020 年, EPS 的产量由2020 年的 150 万套增加到 800 万套,到 2020 年将达到 1140 万套,即产量正以 130150万套 /年的速度在增加,按此增长 速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 EPS 将完全占领轿车市场。 本文的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意义
和技术操作,甚至参与其研发活动。 这样人员的流动就不可避免的产生 技术外溢。 图 总体上 ,外资 主要是进入高技术项目,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随着外资的不断渗入,使中国的 高新技术产业 得到飞速 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立,不仅能 吸引和充分利用 FDI的技术外溢,而且建立了一个好的 创新 环境。 高技术产业区内的各个企业可以相互交流,提高对技术的 吸收和 学习能力,可以更好的把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FDI 技术外溢的特点 1. 动态性 技术开发、创新机制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倚于它们的技术外溢也呈现动态性的特点。 2.非自愿性 跨国公司并不会自主把 FDI 资本内的人力资本、 Ramp。 D 投入等转移给本土企业,但又不可避免的外溢,而跨国公司子公司又无法获取全部收益。 3.转移效果好 FDI 技术外溢既包括设备、产品的硬件技术转移,也包括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营销技能等软件技术的渗透。
切交流电机, 3个直流电机,供电器, OMRON CPM2A40CDTD,触摸屏。 下面是供电器保护开关以及散热的接线图,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简单的电气接线图,图中有 2 个散热风扇,分别接上 220V 交流电,负责控制此供电系统的温度。 还用到一个空气开关, 它 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器 在 低压 配电网 络和电力拖动系统中,它有着 控制和多种保护 的作用。 除了能完成接触和 断开 电路 的工作
Seg6 Distance Scan0 Scan1 Scan2 Scan3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6 显示模块包含一个 3 进制计数器 Cnt,位选 Scan[0:3],四位 Data 转换,七段数码管译码器 Seg[0:6],如图 所示。 当系统复位时,数码管一起显示 0。 开始计费时,计费为 03,计程为 00。 具体程序代码详见附录。 三、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如图 所示: 图 控制模块
)8000/2s in()8000/2s in()(21 nfnfnx () 两个频率 f1,f2 唯一确定了被按压的键。 具体数字对应的两个频率如表 所示。 6 表 21 DTMF拨号频率 (第四列常被省略) 1209Hz 1336Hz 1477Hz 633Hz 697Hz 1 2 3 A 770Hz 4 5 6 B 852Hz 7 8 9 C 942Hz * 0 D 形成上面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