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基于vhdl语言的出租车计价器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Seg6 Distance Scan0 Scan1 Scan2 Scan3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6 显示模块包含一个 3 进制计数器 Cnt,位选 Scan[0:3],四位 Data 转换,七段数码管译码器 Seg[0:6],如图 所示。 当系统复位时,数码管一起显示 0。 开始计费时,计费为 03,计程为 00。 具体程序代码详见附录。 三、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如图 所示: 图 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部分用于计程计费模块的结合和衔接。 如图 所示,总输入有 Clk, Start,Pause,Stop,总输出有 Scan[0:3]和 Seg[0:7],中间由信号 Money1 和 Distance1 连接。 具体程序代码见附录 top 部分。 该模块将计费 数据、计程数据动态选择输出。 其中计费数据送入显示译码模块进行译码,最后送至十元、元为单位对应的数码管上显示,最大显示为 99 元;计程数据送入显示译码模块进行译码,最后送至以公里为单位的数码管上显示,最大显示为 99 公里。 Clk Start Pause Stop Scan[0:3] Seg[0:6] Money1 Distance1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7 第四部分 仿真结果与分析 一、计程计费模块仿真 图 计程计费模块仿真结果 该模块的任务是当 Start 产生一个高脉冲后,计程计费开始,脉冲输入,进行计程计费,3 公里内为 3 元, 3 公里后,每公里 2 元。 当暂停信号 (Pause)为 1 时,计程停止,按每 20秒 1 元计费,当停止信号 (Stop)时为 1 时,计程计费清零。 如图 所示。 二、总体仿真 图 总体仿真结果 总体仿真如图 所示,当 Start 产生一个高脉冲后,计程计费开始, clk 为基本输入时钟即基本车速, Clk1kHz 为数码管位扫描脉冲,即配合 Scan 对计程计费各位逐位显示。 Seg[6:0]即为数码管显示编码,根据计程计费模块数据进行显示。 具体程序代码见附录程序Display 部分。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8 第五部分 硬件调试 一、引脚锁定 做硬件验证之前需要清楚实验板上各键与各信号的链接情况,参照资料得出本设计中各引脚的对应情况,如图 所示: 图 引脚锁定表 二、 硬件验证情况 做好引脚锁定后,连接线路后, 打开硬件箱的电源,数码管有正确的数字显示, 链接硬件箱与计算机开始验证。 操作运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要求。 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出租车计价器能够正常地显示行驶的里程数和乘客应付的费用,符合预定的计费标准和功能要求,如图 所示: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9 a. 5 公里时 计费 7 元 b. 6 公里时 计费 9 元 c. 7 公里时 计费 11 元 d. 9 公里时 计费 15 元 图 实验箱实践结果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10 总结 短短一个月的 EDA 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从挑选课设题目,查阅资料,到研究出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然后分工合作,再到最后的编程上机调试,修改程序,完善程序,收获颇 多。 出租车计费器系统的设计已全部完成,能按预期的效果进行模拟汽车启动,停止、暂停等功能,并设计动态扫描电路显示车费数目。 车暂停时停止计费。 若停止清零,等待下一次计费的开始。 出租车计费系统设计中体现了 VHDL 覆盖面广,描述能力强,是一个多层次的硬件描述语言及 FPGA 器件速度快,使用方便,便于修改等特点。 本设计由于时间有限和经验的欠缺,不足之处还望老师予以指正。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再次熟悉和增强了对 VHDL 语言的基本知识,熟悉利用 VHDL语言对常用的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编程,把编程和实际结合起来。 VHDL 硬件描述语言打破了硬件和软件设计人员之间互不干涉的界限,可以使用语言的形式来进行数字系统的硬件结构、行为的描述,直接设计数字电路硬件系统。 通过编程、下载后,该芯片已经具备了原来需要使用复杂的数字电路实现的功能;更加了解和加深了对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技巧,进一步提高了上机动手能力,培养了使用设计综合电路的能力,养成了提供文档资料的习惯和规范编程的思想。 本次的课程设计将各个单一的模块实现其功能后,学会通过原理图或顶层文件把各模块连接,从而实现对出租车自动计费。 课设注重的不仅是把理论知识巩固,而且应把理论和实际相 结合,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在课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数码管无法正常显示,计费不按要求等。 通过的对源代码的修改,发现了一些易忽略的细节。 课设考验的是思维逻辑能力,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当然,合作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课设时间不长,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绝不是个人力量能达到的,要学会集众人之精华,还要善于利用已有的工具为自己服务,开拓思维。 在设计程序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 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 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11 致谢 EDA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 ,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 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模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不经意间 ,这段时间的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次设计中,我学到了在设计这种思维很严密的报告 中一定要按照老师给的要求和步骤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自己在动手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总的框架图,这样在设计中不至于手忙脚乱的或者丢三落四。 在此感谢我们的老师 .,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在此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这次设计的每个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 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12 参考文献 1) 《 EDA 技术与 VHDL》 潘松 黄继业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 EDA 实用技术》 宋嘉玉 孙丽霞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3) 《 VHDL 电路设计实用技术》 齐洪喜 陆颖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 ED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