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融-国际金融--第二章国际储备管理-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际储备的规模及结构进行管理。 二、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概念 指对国际储备规模的确定和调整,以保持足够的、 适量的国际储备水平。 11 确定国际储备的适量规模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 1)对外贸易状况 ( 2)国际融资能力 ( 3)汇率制度 ( 4)货币的国际地位 ( 5)外汇管制程度 ( 6)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 7)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 8)其他因素。 如国际形势走向。 确定国际储备适量规模的几种简单方法 ( 1)适量规模为 3- 4个月的进口额。 ( 2)适量规模为 GDP的十分之一。 ( 3)适量储备规模为外债总额的百分之三十。 12 讨 论 截至 2002年底,我国外汇储备 已达 2864亿$,规模过大是比较一 致的看法,你认为多少合适。 13 确定适量外汇储备的方法之一 —— 相关因素比例法 从外汇储备的功能和实际需求出发,分别测算外汇 储备与需要对外支付的进口、外债还本付息额、利润汇 出、中央银行的外汇平准基金及其他支付金额的比例, 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外汇储备的适量规模。 ( 1)进口所需的外汇储备 一国的外汇储备应维持其年进口额的 25%左右 (三个月左右的进口额)。 1947年在 IMF供职的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对 IMF 成员国的国际收支进行大量的分析后提出的。 2002年中国的进口额为 2952亿$ ,以 3000亿$计, 则从进口需求的角度考虑,中国外汇储备中应备有 750亿$为进口储备。 14 ( 2)还本付息所需的外汇储备 一般规律,外汇储备中偿债准备至少应满足 14- 16周的( - 4个月)当年还本付息额。 目前,中国外债年还本付息额为 400亿$左右,按 4个月准备计,则,在外汇储备中应有 133亿$以备偿 债之用。 ( 3)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额 此比例通常为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 5- 10%。 (中 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的情况比较普遍,取 10%为上限足矣) 截至 2002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 4800亿$,考虑到有的外资已经撤走、有的外商投资 企业已倒闭等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余额以实际利用外 商直接投资额的 60%计,即为 2880亿$,比例取 10% ,则,外汇储备中至少应准备 288亿$。 15 ( 4)外汇平准基金 约为一国外汇储备的 5- 10%。 截至 2002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额为 2800亿$,取 10%,则,外汇储备中应有 280亿$作为外汇平准基 金。 ( 5)满足特殊需要的外汇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