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吨醇氨一期50万吨合成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亩 );缴县级金库 元 /m2(1866 元 /亩 ); 耕地开垦费旱地: 2020 元 /亩,稻田: 2500 元 /亩(省级重点项目标准); 被征地农户三费补偿: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 [2020]5号)文件、省级重点项目征地补偿倍数(稻田 15 倍,旱地 13 倍)和 XXXX 县征地年产值计算标准“中等”(稻田 843 元 /亩,旱地 565 元 /亩)测算,稻田为: 19 元 /m2( 12645 元 /亩),旱地: 11 元 /m2( 7345 元 /亩 ); 土地出让金: 36 元 /m2( 24000元 /亩、县级收取)。 以上征地总费用旱地约 38678 元 /亩、稻田约 44478 元 /亩。 (四)兖矿用地 涉及开磷集团征用地采取协议租用或其它 (开磷和兖矿协商 )形式,有关规费由开磷集团负责 集体土地 8000—10000 元 /亩,超价格部分由县政府承担支付 1 — 11 研究指导思想 ● 认真贯彻国家环保、消防、劳动安全等有关文件。 ● 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是工程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基本原则。 ● 原料的选定,紧紧围绕着我国的基本能源结构和构成,其可靠性和经济性是本项目 实施最重要的基础。 本工程以 XXXX 能化有限公司盛产的无烟煤 为 主要 原料,XXXX 县周边煤矿的贫瘦煤为补充, 利用 GSP 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 ● 严格按节资低耗的原则进行设计,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 在技术先进可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多年来的在化肥领域节能技改的成功经验,尽可能采用能国产化的技术和装备。 ● 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提高本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 结合我国国情及该厂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度先进、稳妥可靠的工艺技术,除某些关键材料和仪表确因国产化有困难需要引进外,其它工艺和设备均立足国内解决,以节 约投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 充分 考虑采用煤、电、热联产,利用蒸汽的背压发电,节省能耗,自发电满足工程需要,减轻电网紧张局面,保证连续生产。 ● 吸取国内外化工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该厂的实际情况,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贯彻执行 ―五化 ‖的建设方针,即 ―工厂布置一体化,生产装置露天化,建 (构 )筑物轻型化,公用工程社会化以及引进技术国产化 ‖。 ● 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同步考虑,以减少和消除工厂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及对职工健康的危害。 项目研究范围 本工程的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下述工艺装 置: 空分 、气化、 变换 、 低温甲醇洗、 液氮洗、 合成气压缩 、 氨合成 、 氨回收 、 氨库 、 冷冻站 、 空压站 、 锅炉和电站。 与工艺装置相配套的公用工程设施。 初步结论 项目概况和简要结论 项目的规模初步分析测算拟定: 以粉煤为原料 ,采用 GSP 气化技术, I 期 日耗原料煤 2180 吨 ,发电 25MW,最大 30 MW,合成氨 50 万 吨 /年( 最终达到 60 万吨 /年的醇氨能力 )。 1 — 12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约 万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达 万元。 直接解决 六百多 人的就业问题,再加上开发下游产品,发展灰渣水泥 和建材,服务城市居民、改善社会环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从财务评价结果可知:内部收益率 %(税前),投资回收期 年( 含建设期 2 年 ), 盈亏平衡点位 %, 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竞争力较好,是一个较 好的煤化工项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一 原料 1 无烟煤的投煤量 吨 /天 2180 入炉干煤 二 产品方案 1 合成氨 万吨 /年 50 2 发电 MW 25 三 年操作小时 小时 7920 330 天 四 公用工程及动力消耗 1 新鲜水用量 立方米 /时 1097 2 装置自用电量 千瓦 五 三废排放量 1 废水 m3/h 45 处理后达标排放 2 废气 Nm3/h 668124 处理后达标排放 3 废渣 万 吨 /年 用于水泥和制砖原料 六 全厂定员 人 633 七 总占地面积 公顷 八 项目总投资额 万元 1 建设投资 万元 2 建设 期利息 万元 1 — 13 序号 项目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3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0% 九 年销售收入 万元 十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十 一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十 二 年均净利润 万元 十 三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2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 税前 3 项目内 部 净现值 万元 税后 3 投资回收期 年 (含建设期)税前 2 — 1 2 市场预测 氨为无色气 体,有刺激性恶臭味,易燃、易爆、易中毒。 分子式 NH3,分子量。 相对密度 ,熔点为 ℃,沸点为 ℃,自燃点 ℃,蒸气密度为 ,蒸气压 (℃ )。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 16—25%。 氨在 20℃水中( 25℃时)溶解度为 34%,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为 10%,溶于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 水溶液呈碱性, 水溶液 PH 值为。 液氨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化气体,它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 氨 遇热和明火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但当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则引起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所以储运应避免与油类和其它可燃物质接触,而且包装要有醒目的标志,包装标志:有毒气体。 副标志:易燃气体。 包装方法:耐低压或中压钢瓶。 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不燃结构建筑的库房。 远离火源和热源。 设备都要接地线。 要与其它化学品,特别是氧化性气体如氟、溴、碘和酸类汞等隔离储运。 液氨主要用于制造硝酸、炸药、合成纤维、化肥 , 也可用作制冷剂。 本工程共生产合成氨( NH3) 50 万 吨 /年,全部用于主生产装置大磷肥的生产。 国际液氨的市场 1997 年,出现了亚洲经济危机,但世界合成氨的消费仍然保持 1996 年的水平,九十年代中期建设的一批出口型合成氨装置开始建成投产,因此,从 1998 年后的几年间,合成氨供出口的能力开始增加,合成氨的价格( FOB)下降了 20~50 美元。 直至 2020 年以来,全球资源类物资全面大幅上涨,使化肥生产成本提高,合成氨、磷矿、石油、天然气等价格上扬,增加了磷酸二铵和尿素的生产成本。 加之国际船运市场价格上涨,使进口化肥到岸价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1997 年的 世界合成氨消费,欧洲和前苏联有所减少,亚洲和北美则有所增加,其结果是合成氨的世界消费量与 1996 年基本持平,总量为 亿吨。 到 2020 年,随着亚洲消费量和前苏联化肥用合成氨的增加,全世界合成氨的消费量将达到 亿吨左右。 1997 年,全世界合成氨的生产能力为 亿吨左右,随着亚洲、中南美、中东、非洲一些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 2020 年世界合成氨的生产能力达到 亿吨。 1997 年全世界合成氨的贸易量为 1380 万吨。 随着亚洲纤维等工业方面用量的 2 — 2 增加,以及北美、北非的 DAP 等肥料消费量的增加, 2020 年合成氨贸易量达到 1500万吨。 世界合成氨供需情况 (单位 :100 万吨 NH3) 表 21 项 目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合成氨生产能力 合成氨可供量 / 工业消费量 / 肥料理 论消费量 肥料消费量 / 剩余量 合成氨生产装置的建设工程正在加速进行施工,中国力图到 2020 年实现化肥的自给自足,正在积极建设新的合成氨装置。 印度同样也在加紧兴建新合成氨厂。 在富产天然气的中东和加勒比海国家也在实施合成氨装置的兴建工程项目。 但是,目前有一系列因素保持合成氨的供需平衡。 例如,现在有大批老化的氨生产能力仍然在开工 生产,其中有一些最后必然要关闭。 此外,前苏联停止对天然气的补贴,天然气价格上涨,必然会阻止地区合成氨出口世界市场。 同时,在美国由于其农业部门今后 10年将更好地应用生物技术,合成氨的需求必然会趋向坚挺。 自去年 11 月份以来,国际液氨价格就一直呈现强劲的上扬态势,在短短的 3 个月时间里,价格普遍上涨了 50 美元 /吨,涨幅超过了 20%。 目前国际液氨市场的价格为: 离岸价:尤日内 200—228 美元 /吨,比 3 月中旬上涨了 5—10 美元 /吨。 加勒比海 255—259 美元 /吨;中东 225—227 美元 /吨;欧洲 225—230 美元 /吨;北非 216—221美元 /吨;与 3 月中旬相比,价格无变化。 到岸价:美国海湾 302 美元 /吨,比 3 月中旬下跌了 5 美元 /吨 ,但仍处高位。 坦帕 283 美元 /吨;北非 250—260 美元 /吨;印度 252—256 美元 /吨;东南亚 240—270美元 /吨;与 3 月中旬相比,价格无变化。 国际液氨价格之所以大幅飙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产成本推动。 2 — 3 国际上液氨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近两年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天然气开采成本提高,国际天然气价格飞涨(最高价格超过了 10 美元 /百万英热单位),不仅导致液氨生产成本大幅提 高,而且使得液氨生产能力下降,加剧了国际液氨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 二是国际海运价格上涨。 由于受石油价格上涨保险费用增加以及运输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的液氨海运价至少上涨了 20 美元 /吨。 三是下游产品支撑。 液氨的主要下游产品为尿素和磷酸二氨,自去年以来国际尿素价格一直走势良好, 2020 年年底,国际尿素价格离岸价普遍达到了 200 美元左右的水平,磷酸二氨也有 30%左右的涨幅。 尿素和磷酸二氨价格的坚挺,为液氨价格的大幅上涨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 国内市场 目前国内合成氨生产能力约为 4200 万吨 /年, 其中大型合成氨装置有 30 套,设计能力为 900 万吨 /年,实际生产能力为 850 万吨 /年;中型合成氨有 55 套,生产能力为 460 万吨 /年,小型氨厂有 700 多套,能力为 2800 万吨 /氨,其中主要是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而且在大多有配套的尿素装置,直接出售液氨的并不多。 受国际市场及国内因素的影响,自 2020 年第四季度至今国内液氨市场行情也呈上涨趋势,价格稳中有升,各地出现产品供不应求,客户坐等提货的场面。 出现货源紧俏及价格上扬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 1) 长期以来,液氨主要是氮肥企业的副产品,其产量并不大,一般为每 年几千吨,多则 12 万吨,即使是合成氨生产企业产量也不是太大,一般在 34 万吨。 因此在各企业中液氨一般都是本厂消化掉。 有时由于厂里的需求量较大,还需从外购进部分液氨,所以谈不上有多余的液氨外销。 近几年来 ,辽宁、 XX、河北、山东等地新建了十几家大型复合肥厂家,如辽宁黑山化工、 XX 中天化肥、秦皇岛中阿化肥、山东阳谷化工、鲁北化工、鲁南化工等,它们所需液氨大都外购。 ( 2) 由于液氨的性质决定,在春、夏季不宜长途运输,且出售液氨的企业多为小型合成氨厂,有铁运装载运输能力的极少,故多以汽运为主,运费在 元 /吨公里,远程运输受到限制。 因此,合成氨企业主要是在本省内销售而不外销。 ( 3) 化肥市场的热启动。 今年,几方面因素促动农民增加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一是今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直接刺激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使农民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二是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优惠政策,如费税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等。 特别是最近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 2 — 4 极性。 因此,市场对化肥的需求量增加。 ( 4) 能源的紧张: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合成氨企业普遍感到今年的原料煤非常紧张,价格居高不下。 ( 5) 下表列出 了我国近几年主要用氨为原料生产化肥产量、需求量及预测。 我国化肥产量,需求量预测 (万吨 NH3/年) 表 22 年份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产量 需求量 产量 需求量 产量 需求量 合计 3120 4200 3470 4600 3800 5000 氮肥 2370 2470 2535 2625 2700 2780 磷肥 690 1020 845 1105 1000 1190 钾肥 60 620 90 725 120 830 N: P: K 1: : 1: : 1: : 1: : 1: : 1: : 从 22 表可看出,钾肥在我国缺口量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钾资源缺乏,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钾肥及其复合肥。 其次磷、氮肥还存在较大。60万吨醇氨一期50万吨合成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沈阳理工大 学课程设计论文 7 LDEPcr ( ) 式中 Pcr— 临界压力( Pa); E— 圆筒材料的弹性模量: 192 109( Pa); — 圆筒壁厚( m); D— 圆筒直径( m); L— 圆角长度( m); PaP cr 2 9 )(101 9 罐壁设计外压计算 罐壁设计外压用下式表示,即 qwP ZS 00 ( ) 式中 P0—
随着长江三峡电站的建设投运、西电东送的有效实施, 500kV级电力网已经成为骨干网架, 220kV 级电力网逐步形成分层分区运行的电力网格局。 全国电力网正在快速建设发展之中。 在建的某地177。 500kV直流输电工程输电电力将达到 7200MW。 仅位于苏南电网负荷中心某地,在建中的 500kV变电所,主变总容量将达到 4000MVA,220kV出线达 16 回,以便输配三峡送电负荷。
灭弧系统组成。 因为栅片灭弧系统 和 双断点触头 等 的 合理设计 使用 , 所以 产品具有 高操作频率、高寿命指标以及高分断能力的优点。 690V1250A 控制与保护开关的设计与研究 操作机构 操作机构 是 由机械联动组件构成 的 ,其功能是通过位置转换来确定 CPS 的工作状态。 操作机构能接受每极主电路接触组的 过载脱扣器的过载脱扣信号 和短路脱扣信号 ,
销 ,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 前景好, 经济 效益 亦较好。 产品销售 本项目年加工玉米 万吨,生产商品淀粉 万吨,副产玉米油 万吨,玉米蛋白粉 万吨,纤维饲料 万吨。 主要市场是本省、国内。 出口主要是面向俄罗斯、日本和韩国 产品价格 本项目的产品价格参照国内市场价格进行确定。 产品价格表 表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价 格 1 商品淀粉 86%DS 元 /吨 1950 2 粗玉米油
................................................. 38 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支护 ................................................................................... 39 井底车场铺轨 ........................................
........... 136 评价结论 ............................................................................................................. 136 20 风险与竞争力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