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业以外的其它化工企业的营销工作。 同时,选择 3—5 个化工企业销售加工厂提炼皂素后的废液、渣等。 三是加大出口的营销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与有关出口部门取得联系,将生产的皂素 20%出口国外。 通过上述工作的扎实开展,完全可以将公司每年生产的皂素销售出去。 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一)、建设规模方案 本项目包括基地建设、加工厂建设、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建设等内容。 黄姜产业化基地由育种基地、种植基地组成;加工厂以基地原料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采用高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 建成年产 600 吨皂素生产工程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具体规模及方案见表 4 443。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及规模 表 51 序号 产品名称 质量标准 年产量 备注 一 基地建设 1 育种基地 2600 亩 2 种植基地 50000 亩 每年采挖 25000亩 二 加工厂建设 1 皂素 企业标准 600T 建 设 项 目分 年 度建 设 规模 ( 基地 ) 表 52 2020 年 10 月至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10 月至 2020 年 3月 2020年 10月至 2020 年 3月 2020年 10月至 2020 年 3月 面积 (万亩 ) 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产量(万 T) 10 10 备注:面积为新增面积 ,产量以黄姜生长 2 年为采收期。 辅助工程建设项目 表 53 工程类 项目名称 备注 辅助生产工程 检测化验室 原、辅料仓库、堆场 成品仓库 机修车间 其规模见第六章 公用工程 配电房 水处理车间 锅炉房 粉碎车间 发酵车间 水解物车间 提取车间 尘渣处理车间 贮藏室 生活设施 办公室 倒班宿舍 厕所 (二)、推荐方案及理由 基地建设 根据黄姜生物学特性、蓬溪县实际情况和种植布局等而分期、分批建设,到 2020 年最终达到 5万亩(每年采收 万亩黄姜),既可满足市场需求,让农户尝到甜头,又可缓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解农户的种植投入,提高其积极性,且可为黄姜的深加工提供充足、优质的加工原料。 所以其规模合理、可行。 本项目建设 根据黄姜基地建设和生物生长特性,本项目承担单位和蓬溪县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 (据 2020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贸易情报中心调查、全世界以皂素合成的激素药销售额年递增比例为 %)。 公司达年生产600 吨皂素,这样不仅可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皂素合成的激素药的增长需求,而且可缓解本项目承担单位的一次性加工投入,稳定和提高其产品质量,并可实现 “公司 +基地 +农户 ”的运作效益。 我国现有的黄姜深加工厂规模较小,有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作坊式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生产率较低,环保治理能力较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面临关、停的局面,目前效益好、产品质量高的黄姜加工厂为适应西部开发和加入 WTO 的需要,一方面向规模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创建自己的品牌,走名牌化的路子,这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立于不败之地。 四川润森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正是看中了市场竞争的规律,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形成了企业独特的管理体系,在技术、质量、管理、形象策划、战略研究等方面储备人才,为企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产品方案、加工厂建设、公用及环保等工程的选择和建设上方案是依托国内外市场需求,黄姜加工生产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工艺技术要求等等而制定的较系统、合理,可操作性强。 二、产品方案 (一)、基地建设方案 以 “公司 +基地 +农户 ”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按照一年 起好步,两年建成 5 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同时带动周边乡镇种植黄姜。 达到年产黄姜 10 万吨的目标运作。 (二)、产品方案 加工厂产品组合方案 产品组合方案如下:鲜品:收购鲜黄姜进行加工。 综合利用:黄姜渣,淀粉等。 产品方案生产理由 (1)、本项目产品方案直接收购黄姜加工提取皂素,满足了当地群众的要求,而皂素可以合成数百种激素类药品,既保证了国内各药厂的需求,又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2)、随着世界医药的发展,在治疗各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激素缺乏病、抗菌 、镇静、安宁、避孕等方面,对皂素合成的激素类药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本项目具有广阔的前景。 (3)、加工剩下的黄姜渣、生产肥料、淀粉生产工业酒精、葡萄糖等,做到物尽其用,产生综合效益。 (4)、体现规模效益,以扩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 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第六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方案 一、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的选择 技术先进性 ① 农户种植黄姜的种子多年来采用工业原料的黄姜作种子,其亩产量约为 吨,皂素含量逐年降低,甚而至于只有 %,因此,通过与技术依托单位合作进行黄黄良种繁育和合理种植(每亩种植达 万株以 上),即保证了亩产量,又保证质量,同时又保障原料的供应。 ② 从黄姜中提取皂素多年来,一直采用直接酸水解法,未经过预发酵过程,皂素得率较低,薯蓣中 3050%的淀粉未能获得利用,大量含酸的有机废水污染环境。 如按生产 20吨皂素计算,从废液中排放的薯蓣淀粉相当于 700 多吨的粮食。 为此,针对存在药的问题,通过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的科技人员的研究证明,预发酵 ——酸水解的工艺使皂素得率提高 30%以上,同时可生产酒精和肥料充分利用了黄姜的资源。 技术适应性 该项目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相结合的生产方法,在制定工艺生产 技术方案和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 所选用的设备,能够适应黄姜生产提取皂素的方案。 原材料主要在本地收购,来源有保障。 员工经过培训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公司的管理人员文化层次较高,有与生产相适应的管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理制度。 技术来源 本项目技术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等科研单位其技术实力雄厚,在薯蓣综合利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如:研制出的预发酵生产薯蓣皂素新工艺,能有效地提高皂素的得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姜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试验,研究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和种子繁育技术;合作完成了 “薯蓣资源 综合利用研究 ” 项目无污染生产皂素。 产品质量标准 黄姜来源不同,皂素的含量、质量都有一定差异,因此皂素的质量标准是根据供求双方各自情况制定一些双方都能认可的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熔点,乙醇不溶物、干燥失重。 本项目主要生产产品采用的全国统一质量标准如下表61 皂素质量标准( DB510188) 表 61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外观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气味 无臭、无味 熔点 ≥19 5℃ 以上 色泽 不溶于标准的色液 乙醇不溶物(在 95%乙醇溶 液) 不得有显著溶物 干燥失重 ≤ 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二)、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说明见 ) 皂素生产工艺流程图 麸曲 ↑ 黄姜原料 →粉碎 →加水调料 →加压蒸煮 →糖化 ↓ 发酵←酵母 ↓ 蒸溜 →酒精成品 ↓ 干燥 ←压滤漂洗 ←洗至中性 ←酸水解 ←黄姜酒糟 ↓ 120汽油 →提取 →回收汽油 ↓ ↑ 皂素成品 ←烘干 ←过滤结晶 →母液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三 )、原 辅材料、水、电、动力年消耗指标 表 62 序号 项目或名称 规格 单位 单价(元) 消耗定额 成本(万元) 1 原材料及包装物 黄姜 T 1460 100000 14600 辅料 T 680 4200 包装物 外内包装 PE, 100Kg/袋 个 6000 2 燃料、动力 水 万 T 10000 3 3 电 万 KW 6000 108 煤 T 230 12020 276 合计 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二、主要设备选择(生产方法) (一)、生产方法及说明 黄姜原料的粉碎 将鲜黄姜挑出杂质、石块等,洗净泥土,然后进行粉碎。 预发酵 预发酵是此工艺的关键工序,对皂素得率和皂素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预发酵条件是:原料:水 =1: ;温度为 3942℃ ;时间为 23 天;采用 堆积发酵的方式。 在浅池中 ,用皂素车间 40℃ 左右冷凝水调料、拌匀、收堆。 原料堆上插一温度计,观察温度的变化,温度过高 ,应翻造使表面的、下面的原料与内部发热的原料相混,收堆。 继续发酵至所需的时间 (冬天加盖麻袋、草袋等保温 )。 酸水解 水解时,在特制的耐酸钢罐中送入需要水解的经预发酵后的原料,使原料:水 =1: 5~ 6(包括预发酵时间所用的水在内 ),再按原料量的 3%加浓硫酸。 压力 ,水解 23h。 在水解过程中要控制蒸汽冷凝水的数量,同时还应排放废气,以保证正常的水解温度和水解压力。 洗至中性 经水解 完毕后,先将酸水解渣(液)徐徐输送到管道 “吹 ”出,送入贮料池,用水洗至中性后、酸水解渣再用离心机甩水,渣送入烘房,烘渣。 提取 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提取结晶时,所用溶剂为 120航空汽油,使用量为水解渣量的 7倍,保持浓缩罐的夹层压力在 (以冷凝排空管不滴油为适度)。 热油提取 1520h 左右,以李别尔曼氏反应控制提取终点。 然后溶剂回收;蒸渣;结晶离心,即得结晶的皂素,置于烘盘上,等汽油挥发后,放于 80℃ 以下烘房中、烘干、使皂素含水量 ≥%,检验合格后包装。 (二)、主要设备的选择 ① 、设备选型所依 据的原则 符合生产规模、工艺要求,能有效地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 设备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适用,成熟可靠,能耗小,操作维修方便以及售后服务有保障; 符合要求,便于清洗,与原辅料接触材料不易腐蚀,对环境无污染; 尽量做到一机多用,设备有一定的富余能力,为下步扩产打下基础,避免重复设备上马。 因此,该项目所需设备选用国内先进设备,运行可靠,部分设备引进有信誉的设备厂家生产的设备作为首选。 ② 、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技术参数的要求,通过对多家国产设备和进口厂商的先进性、可靠性、生产能力、使用性能 等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该项目的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其设备明细表如下: 蓬溪五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 600 吨皂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设备及估价表 表 63 共计 1240 万元 名称 设备 安装工程 合计 (万元 ) 消防 80 80 供电 150 20 170 给排水 65 20 85 锅炉 280 10 290 原料粉碎机 52 8 60 汽油、硫酸贮存罐 45 5 50 干燥设备 19 1 20 提取分离设备 33。5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及年加工600吨皂素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