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亩油茶丰产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本项目的建设,涉及油茶种植基地广大农户,尽管项目区有着丰富 的 劳动力资源,但基地农户缺乏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油茶栽培管理新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 因此,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强有力的技术培训和综合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㈢ 用地方案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 油茶林的种植采用农户租赁山地或由广大农户自行种植家庭拥有的林地的方式进行;精炼油加工 选址湘潭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13 县谭家山镇月塘村, 该地 距 107 国道 2公里,根据湘潭县谭家山 镇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的总体布局,该处以适宜于发展轻工业。 本项目计划用地 50 亩,具体用地情况如下: 用地方案 本项目用地原为湘潭宏信鞋业有限公司为广东加工皮鞋与皮件产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厂房建成后一直未有效进行利用。 本项目在购买土地与厂房的基础上,将原有厂房进行改造。 四、 市场分析 ㈠ 国内市场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可选用的油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草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 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油茶和核桃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 4000~ 5000 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 80%,但大豆绝大部分还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 150 万吨左右。 从表中也可见到,国内生产的木本油料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14 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详见下表)。 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 油品 播种面积 (万亩 ) 总产量 (万吨 ) 折油 (万吨 ) 占当年比例 (%) 菜籽油 10715 1053 402 大豆油 13183 1615 382 花生油 7517 1495 棉籽油 6276 337 芝 麻 1198 90 36 茶 油 5500 90 18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 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 10 公斤,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5 公斤,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20— 30 公斤。 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 1400 万吨,但油料产量从 1995— 2020六年共 17490万吨,年平均折合油 600 万吨。 消费缺口从“八五”的 28%到如今的 50%。 我国油料生产主要是油菜籽和 花生,2020 年油菜籽和花生的产量分别是 1132 和 1447 万吨。 大豆油在 20 世纪 90 年代起逐步成为新的食用油品种, 1998年产量 150 多万吨。 棉籽油在“八五”期间曾占 %,但现在已大幅度减少。 国内植物油消费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从 1998 年的 1097 万吨到 2020 年的 1436 万吨(详见下表)。 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15 1998— 2020 年度中国各类食用植物油消费对比表 单位:万吨 类别 1998/1999 1998/2020 1998/2020 1998/2020 1998/2020 豆油 棉籽油 棕榈油 菜籽油 花生油 蔡花籽油 其它 合计 所以,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 海关统计, 1995— 1999 共进口食用油1400 多万吨。 仅 2020 年实际进口 775 万吨,其中棕榈油。 豆油 188万吨,菜籽油 ,油菜籽 万吨(折油 万吨),大豆 2074万吨(折油 234 万吨),豆粕 1788 万吨。 而另一方面,国内油料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并呈萎缩的趋势,将会加大中国对世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依赖程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从单纯的考虑数量提高到数量的质量并重,在增加食用植物油数 量的同时,也对食用油提出了保健作用兵要求。 ㈡ 国外市场分析 世界植物油料消费主要是以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为主体 (详见下表)。 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16 1997— 2020 年度世界主要食用油产量及 2020— 2020 预测表 单位:万吨 年度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大豆油 2318 2460 2530 2666 2835 2466 2756 3057 3371 棉籽油 413 389 392 389 419 463 496 530 565 花生油 436 487 453 486 493 581 467 783 905 葵花籽油 844 928 957 887 849 1125 1258 1396 1541 菜籽油 1219 1256 1430 1415 1390 227 675 783 905 玉米油 189 192 200 204 211 橄榄油 262 254 235 256 270 331 233 244 257 棕榈油 1710 1936 2126 2338 2380 2460 3058 3716 4426 棕榈仁油 220 243 263 289 298 377 494 631 788 椰子油 337 235 309 343 340 85 337 341 342 茶油 注 :茶油来自国家统计局折算,其余来自《油世界》。 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种。 国外油茶面积很少,而且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整体产量很低,如日本年产茶油仅 50 吨,不可能单独形成商品市场,所使用的茶油原材料还是来自于主产区中国。 20 世纪初期,日本和韩国等从 中国进口茶油主要用于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 但作为高级化妆品开发的企业在日本,日本大岛椿株式会社以茶油精加工作为高级天然护肤产品已有了 100 多年历史,目前增加了防晒、洗发等系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茶油的优质特性认识更上了一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17 个层次,不但国外进口中国原料制作茶油产品,国内很多企业也将开发出来的茶油产品推介到海外销售。 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更有利于茶油产品的出口,有眼光的油茶企业正在逐步开拓占领国际市场。 市场 前景分析 伴随着“绿色食品”、“天然”、“健康”等消费理念不断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食用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追求健康、天然、营养已成为人们选择食用油的标准,而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的茶籽油以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成为食用油中的新贵。 茶籽油是用油茶树的种子榨成的油,具有特殊的清香味,耐贮存,易吸收,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油酸、豆蔻酸等,而亚油酸、亚麻油酸是维持人体皮肤、毛发的生长所不可缺少的,能够预防动脉硬化。 茶籽油富含茶 多酚、维生素 E和胡萝卜素等,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超 85%,碘值为 112,维生素 E的含量均比其他食用植物油高;茶籽油性质稳定,密封储藏一年后理化性质变化很小,因此茶籽油比其他植物油容易储存;茶籽油可以和其他食用植物油一样用来炒菜、凉拌菜等,具有独特的茶香。 根据中国历代药典如《本草纲目》、《中华药海》、《纲目拾遗》等记载,长期食用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并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18 能“抗暑、降温、降压”等。 因此,茶籽油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南方居民的喜爱,常用于产后康复,病体虚弱之滋补。 其营养成份、营养价值可 以与世界上最流行的食用油一一橄榄油相媲美,具有广阔的市场。 以下是茶油与橄榄油特性的比较: 比较项目 橄 榄 油 茶 油 一般特性 比重 — — 折光率 — — 碘值 80— 88 80— 89 皂化值 188 一 196 188— 196 脂肪酸组成份 棕榈酸瓤 6:0 7— 17 约 硬脂酸 C18:0 — 4 油酸 C18:l 6383 7887 亚油酸 C18:2 — 6一 14 亚油酸髓 8:3 — 从以上可以发现两者非常相似,也因此西方国家近年来选用茶油来替代橄榄油 据了解,国际市场上最贵的油为橄榄油,每升价格高达100元。 我省主要生产的是菜 籽油及茶籽油,一级菜籽油每吨价格为 6000— 7000 元,花生油价格每吨要高出一两千元,最贵的为茶籽油,每吨价格约为 万元,被称为中国的橄榄油。 茶油的品质与橄榄油相当,专家预测,如果茶油也可以精品形式打向国际市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可超过每公斤 250 元人民币。 因此,茶油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项目产 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茶油内在的优质保健功能以及产量的限制,决定了其产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19 品具备高档食用油的特征,理应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传统的粗油仅仅满足产区消费,不仅价贱伤农,同时也难以拉动油茶资源培育。 提高油茶产业效益,必须两眼向外,从加工抓起。 而加工的重点又在于提高精炼茶油的比重。 目前,全省精制茶油年产量仅 8550吨,只占年加工总量的 %。 精制茶油价格是普通茶油价格的 2— 3 倍。 可见,茶油精加工增效潜力巨大。 根据目前的消费水平,要重点开拓两个市场。 一是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二是国内大中城市。 欧美市场对食用油的质量要 求十分严格。 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不能出口,固然有宣传不够的原因,但产品质量不高则是主要的。 因此,在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同时,要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以高质量、高价格、‘高效益、大市场来推动邵阳乃至全省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 建设方案 ㈠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 发展规模为 50000亩 其中油茶林的品改和低改 3万亩 ,新造 2万亩。 其中品改和低改部分使每亩油茶林的产油量由现在的不到 5kg 提高到 30kg左右。 新造部分盛果期产量达 30kg左右。 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20 加工规模 ⑴茶籽饼 1万吨 ⑵年加工精炼茶油 3000 吨; ㈡ 建设规划和布局 布局原则 ⑴ 交通方便,相对集中连片,利于规模管理。 ⑵ 立地条件好,土地生产力高,利于提高经营效益。 ⑶ 群众基础好,林农经营油茶林的的热情和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水平,能较好完成项目经营活动。 ⑷ 地方政府支持,加工及销售条件好,能提供良好的协作环境。 项目布局 依照上述原则,根据射埠镇等 四乡镇 茶油产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土质肥沃,立地条件较好的老茶林和荒山、旱土。 详见 下 表。 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21 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布局与建设 单位:公顷 项目乡(镇) 已有面积 低 改 更新 新植 合计 射埠镇 2692 400 400 400 1200 中路铺镇 1821 300 300 300 900 谭家山镇 1590 300 300 300 900 梅林桥镇 1343 200 200 200 600 合计 1200 1200 1200 3600 加工厂选址湘潭县谭家山镇月塘村, 该地 距 107 国道 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㈢ 建设标准 油茶林的建设标准 油茶树开发面积在 3600 公顷 以上的必须实行早、中、迟品种搭配栽培,按 3:5:2 的比例合理安排不同发芽期的适制品种,以 便调节茶籽采摘高峰期。 对坡度 25 度以下,郁闭度右,中壮龄植株占林分 70%以上,基本株数 60— 200 株亩,常年亩产茶油 5公斤左右,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荒芜油茶林进行低改,对亩产茶油不足 公斤的老残林进行新造。 加工厂的建设标准 (见土建工程部分 ) 油茶林种植 技术方案及流程 ⑴ 造林 50000 亩油茶林高效种植与茶油精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湘潭工程咨询公司 22 高产油茶造林主要是通过选择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块,进行林地清理、大穴整理、在早春以良种壮苗栽植,及时抚育、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促使优质高产。 其技术流程如下: 高产油茶造林技术流程图 ⑵ 低产林改造 油茶低改主 要是通过对现有中壮年油茶林分林进行林地清理(清杂除灌)、垦复、补植、施肥、修煎、病虫害防治等林分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