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吨nh3y合成氨厂中变串低变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半干水煤气温度: 35℃ ; 催化剂:中变催化剂 B112 或 B111;铁系 低变催化剂 CuZn系; 出热水塔气体温度:〈 75℃ ; 出变换系统气体压强: 105Pa; 变换率:中变: 88%; 低变: 99%; 水碳比 : ; 补充蒸汽压强: 8105Pa; 变换炉(中变炉); 年开工率: 300 天。 中变炉工艺条件的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计算过程中以 kmol 为单位。 计算基准: 1kmol 干半水煤气(变换炉条件计算除外) 进口温度的估计 根据触媒的活性温度,选取变换炉进气温度为 420℃ ,因过程中有冷激水,冷激气体原始成分将有改变,故出口温度需要经过计算决定。 蒸汽比的选择 采用水冷激流程中开始的蒸汽比可以稍低,选取。 ∴每标准米 3干半水煤气中应加入蒸汽量: = 湿半水煤气的组成 H2:  0 .3 8 9 4 1 0 0 % = 1 9 .6 7 %1 + 0 .9 8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5 CO:  0 .3 0 6 8 1 0 0 % = 1 5 .4 9 %1 + 0 .9 8 。 CO2:  0 .0 7 9 2 1 0 0 % = 4 .0 0 %1 + 0 .9 8 。 N2:  0 .2 1 2 0 1 0 0 % = 1 0 .7 1 %1 + 0 .9 8 。 O2:  0 .0 0 3 1 0 0 % = 0 .1 5 %1 + 0 .9 8 。 CH4: 0 .0 0 7 1 1 0 0 % = 0 .3 6 %1 + 0 .9 8 。 Ar:  0 .0 0 2 5 1 0 0 % = 0 .1 3 %1 + 0 .9 8 。 H2O: 1 .0 1 1 0 0 %= 4 9 .4 9 %1 + 0 .9 8 。 第一段平衡线计算 查 [1]中表 426得各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p,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22 参数计算结果 T( ℃ ) 420 440 460 480 500 520 560 Xp( %) 用以上数据作图得平衡线 图 21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6 第一段最适宜温度曲线计算 第一段最适宜温度曲线计算 ]))(( ))(([198612  PPPPm AXBAXA AXDAXCEELgT 查表 [1]613 得 B111 型中变催化剂的活化能 KmolKJE /921101  ,中变反应热近似取 KmolKJ /37530 ,故 KmolKJE /1296402 。 由 [1]中 473 式计算 表 23 参数计算结果 t(℃ ) Xp(%) 用这些数据作图得最适宜温度曲线 图 22 第一段操作线的计算 选取 第一段中温变换转换率 75%。 变换掉的 CO: = 出一段气体组成: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7 表 参数计算结果 成分 数量 % H2 +2= CO = CO2 += O2 0 0 N2 CH4 Ar H2O +2= 合计 100 化学平衡常数 K=OHCOHCOPP pp222..= 查 [1]表 426 得温度 t=561℃ 冷激水用量计算 二段触媒进口温度取为 400℃ ,冷激段热损失取为 5℃ ,出一段气体的平均温度为 458℃ ,冷激水初温 60℃ ,终温 ℃。 系统焓变 H=。 出一段气体的热容: Cp=(++++ + +)/= kJ/( kmol℃) 查 [2]附录二 得在 压力下水的沸点为 ℃ 水由 40℃ 升高至 ℃ 的焓变为 1H =℃ 水的汽化热为 2H =水蒸气 有 ℃ 升高至 400℃ 的焓变 KgKJK m o lKJdTTTH / 6 7/0 8 4 0 6)100 2 (  总的焓变 H== K m o lKJKgKJHHH / 4 5 5 6/ 0 3 0321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8 ∴冷激水量 =  0. 99 85 35 .5 6 51 6 40 0 5 k m ol  第二段平衡曲线和最适宜温度曲线计算 用水冷激后气体的起始组成发生了变化,因此平衡曲线和最适宜温度也都发生了变化。 冷激后气体的原始组成: H2:  0 .1 9 6 7 1 0 0 % = 1 8 .3 5 %1 + 0 .0 7 2 。 CO:  0 .1 5 4 9 1 0 0 % = 1 4 .4 5 %1 + 0 .0 7 2  CO2:  0 .0 3 9 2 1 0 0 % = 3 .7 3 %1 + 0 .0 7 2 。 H2O: %%  。 由 [1]中式 422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 表 参数计算结果 T℃ 380 400 420 440 460 480 Xp 以第一组为例计算: A=; B=; C=; D=; t=380℃; Kp=; w=Kp1=; u=Kp( A+B) +C+D=( +9) ++=; v=KpABCD==; q=( u24wv) 1/2= 4   =; xp=    u q 10 04 .71 64 410 0% = 35 12A w 2 14 .4 13 .5。 由以上数据作图得第二段的平衡曲线: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9 图 23 由 [1]中( 413)式计算不同变换率下的最适宜温度: 表 参数计算结果 Xp tmOC 用以上数据作图得最适宜温度曲线: 图 24 第二段操作线计算 第二段进口温度和最终变换率都已定,即变换炉出口温度需要计算决定。 假设先反应后升温。 冷激后气体原始组成: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20 表 参数计算结果 成分 H2 CO CO2 O N2 CH4 Ar H2O 合计 % 100 最终变换率为 88%,氧全部与氢化合成水,则变换气组成: 表 参数计算结果 成分 H2 CO CO2 N2 CH4 Ar H2O 合计 % 100 kmol 01763 假设出口气体温度为 417℃ 变换气在 417℃ 时的热容: Cp=++++++= kcal/( kmol℃) 由 [1]中 431 图查得, 417℃时反应热 HR= kcal/kmol; 第二段热损失取为 3℃ 代入 [1]中 493式中计算二段出口温度 t=4003 +  ( ) =℃ 与假设相符,可以满足要求,由此可以认为以上计算的变换炉的工艺条件可用。 结论 中变炉的工艺条件决定如下 进一段温度: 420℃ ; 出一段温度: 516℃; 出一段变换率: 75%; 冷激水量: ; 进二段温度: 400℃ ; 二段温度: ℃ ; 出二段变换率: 88% 中温变换炉的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 进一段气体量: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21 干煤气: 1kmol; 水蒸汽: ; 合计: 各组成: 表 进一段气各组成 成分 H2 CO CO2 O2 N2 CH4 Ar H2O 合计 % 100 kmol 出一段变换率: 75% 氧全与氢反应成 水 CO变换量 = 出一段气体量 表 出一段气各组成 成分 Kmol % H2 + 2= CO = CO2 += N2 CH4 Ar H2O + 2= 合计 100 进二段变换率: 88% 二段中, CO 变换量: ( ) = 出二段变换气量 表 进二段气各组成 成分 kmol 基准 % 干基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22 H2 += CO = CO2 += O2 N2 CH4 Ar += H2O 100 合计 100 热量衡算 第一段: CO变换反应热: 37530= O2反应热: 查 [1]表 42 42 425得 468℃时 O2 的反应热 H=℃ Q2=*2*= 气体升温耗热: 查图 461~ 468 计算变换气的平均热容 ./( KmolKJC P  ℃) ( 516420) = kJ 热损失: += kJ 第二段: CO变换反应热: 38340= kJ 气体升温耗热: ( 417400) = kJ 热损失: = kJ 低变换炉的工艺条件计算 进出口 温度的估计 选用 CuZn 系催化剂;选取低变炉进气温度为 220℃ ,出口温度需经计算决定。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23 入低变炉湿气组成同中变炉二段出口组成 表 入低变炉湿气组成 成分 H2 CO CO2 N2 CH4 Ar H2O 合计 湿 % 100 干 % —— 100 平衡曲线计算 查 [1]中式 422计算得: 表 中变炉二段出口 组成 t℃ 200 220 240 260 280 xp 由以上数据作平衡曲线图: 图 25 以第一组计算为例: t=200℃; Kp=; A=; B=; C=; D=; w=Kp1=; u=Kp( A+B) +C+D=( +) ++=; v=KpABCD==; q=( u24wv) 1/2= 1 4 4 7 4 59 0 1 941 7 9 4 0 2  =; xp=( uq) /2Aw 100% = %% 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24 最适宜温度曲线计算 由 [2]中 473 式计算 催化剂 CuZn系的 E1=,取 170250℃的平均温度 ( 230℃)下的反应热效应,由 [1]中图 421查得。 H=39960kJ/kmol E2= E1+H=+39960=表 参数计算结果 xp Tm K tm ℃ 利用以上数据作图: 图 26 操作线计算 185℃ 混合摩尔热容为 kcal/( kmol℃)。 185℃ 时反应热: HR= kcal/kmol,热损失为 1℃ 计算出口温度: 假设设出口温度为 234℃ ,该温度下混合热容 Cp= + + + ++ + =假设 CO 总的转化率为 99%,则低温变换的实际转换率为 %)88%99(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25 查 [1]图 421 得 234℃时反应热为 39920 kJ/kmol ,热损失为 5℃ 出口温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