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米年家纺及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技改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 同时,印染行业又是一个高污染行业。 目前国外先进国家印染 行业已从过去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方向转变 ,行业竞争 已围绕着 资源利用 ,生态平衡 , 成本控制等主题而展开。 自动化、电脑程序控制,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加强工艺过程的监 测 和先进的辅助生产手段 已被推广使用。 印染技术、工艺、设备和助剂等各方面 已积极朝 生态化 、 资源 化、科技化等方向发展。 印染技术主要以适应新型纤维为主,重点发展纯天然纤维纺织面料的各种特殊后整理技术,多种纤维混纺交织面料的复合 染整技术 , 新型化纤(如 Tencel、 Lycra 等)面料的染整工艺技术 , 环保品质面料的 “ 绿色 ” 染整工程技术 ;印染工艺主要从节能减排、持续生产的角度出发,重点向各种高效、低耗、环保工艺发展;印染设备主要从产品加工的适应性, 以经济性和生态最佳化为目标 ,注重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和系统机电一体化;印染染料及助剂主要从环保、绿色出发,重点向各种符合节能减排的新型染料及助剂方向发展。 印染行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产业重点向增长潜力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领域集中,印染作为高技术含量行业,是发达国家提升的重点。 另一方面,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随着本国印染面料的出口、消费日趋增加,对染整工艺的关注也不断提高,正在积极地投入资源进行改造。 印染行业竞争核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生产规模化和产品个性化成为主要趋势,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更加注重多品种、高质量,更加注重在产品生产中创造新的流行概念,紧跟国际服装家织发展潮流。 以信息化带动为手段,以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为特征的新型印染工业成为调整发展的方向。 **************************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我国 印染行 业 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状况 印染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 1) 生产 销售持续增长 “ 十一五 ” 期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印染行业产销仍保持了持续增长。 2020~ 2020 年,产量、产值规模逐年增加;产量增速呈明显的 “V”形走势, 2020 年为谷底,产值增速除 2020 年较低外,基本平稳。 2020 年,我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 亿米,比 2020 年增长 %,年均增长 %;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 (估计 ),比 2020 年增长 %,年均增长 %;销售产值 亿元 (估计 ),比 2020 年增长 %,年均增长 %;产销率 %,产销衔接基本良好,保持 %以上的较高水平。 ( 2)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 十一五 ” 期间,印染行业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应对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提升赢利能力和水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020 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估计 ),比 2020年增长 %,年均增长 %;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提高到 2020 年的 %,提高 个百分点;利润率从 2020 年的 %提高到 2020 年的 %,提高 1 个百分点。 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 (现价产值 )由 2020年的 /人 年提高到 2020年的 万元 /人 年,增长 %。 ( 3) 出口保持增长,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 “ 十一五 ” 期间,除 2020 年出口数量、金额和单价全面下滑外,我国印染布出口整体上呈逐年增长态势。 2020 年,印染六大类出口数量 亿米,比 2020年增长 %,年均增长 %;出口金额 ,比 2020年增长 %,年均增长 %;出口单价 美元 /米,比 2020 年提高 %,每米布提高 美元。 “ 十一五 ” 期间,印染企业不断调整市场结构,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2020年与 2020 年比较,亚洲市场所占比重由 %下降到 %,减少 个百分点;非洲市场所占比重由 %上升到 %,增加 个百分点;美洲市**************************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场所占比重由 %上升到 %,增加 个百分点;欧洲市场所占比重由%上升到 %,增加 个百分点。 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增强了与新兴市场国家 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印染布对东盟、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出口显著增长,出口金额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分别由 2020 年的 %、 %和 %提高到 2020 年的 %、 %和 %。 科技进步取得显著成效 ( 1) 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 十一五 ” 期间,印染行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能耗水耗高、稳定性差的落后设备,节能、节水、降耗、环保的设备增多,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世界先进的印染设备比重得到大幅提高。 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织物含湿率、热风湿度、液位、门幅、卷径、边位、长度、 温度、速差、预缩率在线检测技术已经在印染企业逐步推广应用,其中织物湿度、碱浓度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工艺效果和节能减排效果。 此外,阔幅生产设备比重逐年上升,幅宽达到 280~ 320cm 的设备比重从 2020 年 1%上升到 3%。 ( 2) 工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 十一五 ” 期间,我国印染行业紧紧围绕国家及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加快技术创新和开发,在印染清洁生产技术、新型纺织材料的染整加工技术、多组分纤维的染整加工技术、新型染料和助剂应用、废水深度治理与回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一些先进技术已经在企业推广应用,对全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一五 ”期间,全行业共有 99 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9项、二等奖 31 项, 99 项科技成果中,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项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印染产品整体水平有了提高 “ 十一五 ” 期间,印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增强,印染布新产品产值率由 2020 年的 %提高到 2020 的 %, 4 年提高 个百分点;产品附加值由 2020 年的 提高到 2020 的 ,提高 个百分点。 同时,由于印染装备水平得到提升,先进工艺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使得产品质量稳定性改善,档次提高,并满足小批量、多品种和快交货的要求。 印染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进口产品替代率提高。 **************************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企业管理信息化取得较大进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软件开发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在印染产业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加快对用户和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大部分印染工艺参数都可以得到监控,单机台的监测与闭环控制系统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印染生产线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提高。 计 算机测配色和分色制版等技术的广泛采用,使印染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在大型骨干企业得到开发应用,用降低了原料库存,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了印染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市场结构不断调整,内需对行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 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形势和经济走向,促使印染行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将单纯依靠扩大出口转为依靠扩大内需和稳定出口并重的战略,着力化解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 十一五 ” 期间,我国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 卫生等民生财政支出快速扩张,消费刺激政策效应增强;居民实际收入保持较高增长,消费预期改善 ,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居民消费实际增长达到较高水平。 内需市场对印染行业的拉动作用增强,印染行业内销产值呈逐年增加态势。 2020 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现内销产值 亿元 (估计 ),是 2020 年的 倍,年均增长 %;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 %,较 2020 年的 %提高 个百分点。 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满足市场需求变化。 棉印染布的比重基本维持原有水平,棉混纺交织印染布的比重下降较 大,而纯化纤印染布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印花及染色布的比重均有增长,漂白布的比重有所下降。 此外,企业加大新型纤维面料、多组分纤维面料和功能性面料的研究与开发力度,这些产品的加工水平不断提高,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产业集群块状经济优势充分体现。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印染产业集群逐年增强,在印染行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等东部沿海五省印染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 2020 年的 %提高到2020 年的 %。 浙江的绍兴、萧山,江苏的吴江、常州 以及福建的石狮等地区,印染产业集群块状经济的优势充分体现,这些地区许多民营企业起点高,设备先进,**************************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生产规模大,产品适应性强。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 十一五 ” 期间,节能减排是印染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批节能、节水的新技术实现研发突破并在行业中推广应用,污染物控制技术取得明显进步,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取得积极进展。 印染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 2020 年,印染布生产新鲜水取水量由 4 吨 /百米下降到 吨 /百米,下降 了 %;印染布生产水回 用率由 7%提高到 15%,提高 8 个百分点;印染布生产综合能耗由 59 公斤标煤 /百米下降到 50 公斤标煤 /百米,下降 了 15%。 我国印染行业 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运行概况 ( 1)产量 1~ 6 月,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 亿米,同比增长 %,增速较2020 年 1~ 6 月的 %减少 个百分点。 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等东部沿海五省产量为 亿米,占全国总产量的 %。 其中,浙江省 亿米,同比增长 %,占全国产量的 %;福建省 ,同比 增长 %,占全国产量的 %。 广东省 亿米,同比增长 %;江苏省 亿米,同比增加 %;山东省 亿米,同比增长 %。 五个主要生产省份中,江苏省产量增速最快,达到 %。 除东部沿海五省外,印染布产量过亿的省份还有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河北、辽宁六省。 其中安徽省和辽宁省的印染布产量增长快速,增速分别达 %和 %。 ( 2) 投资 1~ 6 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际完成投资 亿元,其中棉印染加工 亿元,化纤印染加工 亿元。 ( 3) 进出口贸易 1~6 月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出口总额为 亿美元,贸易顺差 亿美元。 2020 年 1~ 6 月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数量 亿米,同比增加 %;出口金额 亿美元,同比增加 %;出口平均单价 美元 /米,同比增加 %。 **************************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出口六大类中,纯棉染色布、棉混纺印花布和 T/C 印染布的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出口价格方面,除棉混纺印花布和合成长丝织物的出口价格同比增加外,其余四类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印染六大类出口前五市场分别为多哥、越南、阿联 酋、印度尼西亚和巴西。 五市场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 %,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 %。 对美国市场出口保持了稳定增长,出口量 亿米,同比增加 %,出口金额 亿美元,同比增长 %。 对欧盟地区出口量 亿米,同比减少%。 对日本出口量 亿米,同比减少 %。 对中国香港地区出口量下降明显,同比下降 %。 对东盟的出口呈现稳定的增长,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 %、 %。 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呈现小幅增长,同比增长 %。 对印度出口出现大幅下降 ,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 %和 %。 1~ 6 月印染六大类产品进口数量 ,同比减少 %;进口金额 亿美元,同比减少 %;进口平均单价 美元 /米,同比增加 %。 ( 4) 产销与效益 1~ 6 月,规模以上棉印染精加工企业产销率 %,比去年同期下降 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销售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出口交货值 亿元,同比 减少 %。 2020 年 1~ 6 月,规模以上化纤织物印染精加工企业产销率 %,比去年同期下降 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销售产值 亿元,同比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出口交货值 亿元,同比减少 %。 1~ 6 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亿元,同比增加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 %,同比下降 个百分点。 其中,棉印染加工印染企业实现利润总 额 亿元,同比增加 %;销售利润率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亿元,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化纤织物印染精加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亿元,同比增加 %;销售利润率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元,同比增长 %。 运行特点 ( 1) 生产基本正常 印染布产量增速下滑 1~6 月份,印染行业的生产总体基本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