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融-国际金融--第三章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单一货币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大大降低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易成本。 降低中央银行干预汇市的成本,可减少外汇储备。 可提高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促进欧洲的改革,加快其经济社会的发展。 22 (二)欧元启动对欧盟国家经济的影响(实 际效应) 欧元启动对欧元区大国经济的影响 德国: 1999年 GDP增长率为 %( 1998年为 1%), 2000年为 3%。 2000年德国经济增长加快的原因有以 下几点: ☆ 欧元启动使欧洲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步伐加快,确 保了德国对欧元区诸国的出口。 ☆ 欧元持续一年多的低迷,刺激了德国对欧元区以 外的出口。 ☆ 欧元的启动,推动了德国在欧元区各国乃至整个 欧盟的投资 ☆ 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 23 欧元启动对欧元区小国经济的影响 荷兰: 1996年荷兰 GDP增长率为 %, 1999年为 %, 1999年经济增长加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在欧元启动前夕的 1998年及启动后的 1999年,荷兰 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兼并等资产重组的形 式),经济增强了活力,据此可充分利用由于欧 元推进而深入发展的统一大市场。 ☆ 欧元区内部贸易及对欧元区外国家贸易的推动。 得益于欧元一年多的低迷 ☆ 荷兰国内需求旺盛,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 24 欧元启动对企业购并的影响 欧元启动推动了欧元区大公司的购并,购并的领 域不仅在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中进行,而且在 电信、航空、能源化工等许多领域引发了购并浪潮。 这一切证明欧元推动了欧元区的资产重组、产业结构 调整,从而使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1999年全球公司并购总数超过 5000起,比 1998年 增加了 50%,其中 3/4的并购发生在欧洲。 ☆非金融业的并购 兼并的特点: ⑴既有国内企业间的兼并,更有跨国兼并。 国内兼并如: ▽ 1999年 8月法国的家乐福集团兼并普罗莫代斯集团。 25 盟内跨国兼并如: ▽ 英美烟草公司(总部在欧洲)收购荷兰乐福门。 ▽ 1999年 4月,意大利电信公司与德国电信公司合并, 宣布成立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电信公司。 跨洲兼并如: ▽ 德国的奔驰-戴姆勒兼并美国的克莱斯勒。 ▽ 法国的雷诺汽车收购日产汽车。 ⑵兼并中强强联合现象颇为突出。 在上面的兼并案例中可以看出。 ⑶同业兼并为多,跨行业兼并虽有却少。 ☆银行业的并购 银行业的并购主要在欧元区内进行,也有不少跨 越欧元区界限,实现欧盟范围内的并购,甚至少部分 扩至欧盟乃至欧洲之外。 26 目的是: ☆ 增强欧洲银行的竞争实力。 ☆ 实现欧洲银行无边界的时代。 案例: ▽ 1999年上半年,德意志银行在相继收购了一些中小 金融机构之后,以 210亿$收购英国摩根 — 格伦费 尔银行及以 90亿$收购美国信孚银行。 ▽ 1999年 8月,巴黎国民银行与巴黎巴银行合并 ▽ 1998年 4月,英国旅行者集团与美国花旗银行合并 27 欧元启动推动了欧洲证券市场一体化 在欧元启动后的半年时间里, 8家证券交易所(伦 敦、法兰克福、巴黎、米兰、马德里、阿姆斯特丹、 苏黎世和布鲁塞尔)在马德里签署协议,决定共同组 建的欧洲证券交易所,其长期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电子 交易平台,以便与纽约、东京的股市进行竞争。 案例: ▽ 2000年 3月,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比利时布鲁塞 尔证券交易所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宣布将 于同年 9月正式合并为“欧洲第二”的证券交易所 (伦敦交易所第一)。 ▽ 2000年 5月 3日,伦敦交易所和法兰克福交易所宣布 合并,成立“国际证券交易所”(各占 50%的股份) ,目前,国际证券交易所成立还不到三年的时间, 但是,其交易量已居世界第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第一)。 28 十分明显,欧洲证券市场的统一势在 必行,但统一之路并不平坦,问题的症 结是以谁为中心。 是“国际证券交易所” 还是“欧洲第二”。 29 欧元启动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30 (三)欧元启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 1)权利效应 欧元将会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权力结构,将 遏制$的主导地位,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由“三足鼎立” 走向“螃蟹”体系,欧元和$犹如螃蟹的一对钳状大 足,其他国际货币犹如螃蟹的小足。 ( 2)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之一: 世界其他地区有可能因欧元的 成功而尝试进行地区性的货币合作,因为区域性的 货币合作能加强参与货币合作国家货币安全地位, 示范效应之二: 货币合作能降低交易成本,对 参与各方有利。 31 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 1)将加深区域内部贸易的联系 ☆ 随着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深化 ☆ 内部贸易没有了汇率风险 ☆ 交易费用降低 ( 2)在世界贸易中以欧元计价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 多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 汇率波动频繁,几次大幅贬值,相比之下,日本和德 国在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后,贸易收支 大量盈余,日元和马克不仅币值较稳定,而且相对$ 呈现出坚挺趋势,但在贸易中却无法发挥更大的作 用,这是一个迷,为什么会这样。 32 哈特曼提出了“货币渠道外在化”理论加以解释: 某种货币的使用者越多,越能提升货币的有用性, 并通过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其使用者受益,这是一种 循环累计效应。 由于这种效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对称性得 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沿袭至今。 欧元是否会步日元和马克的后尘。 33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有以下规律: ☆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中,使用进口国的货币计价 结算或者使用出口国的货币,尽量不使用第三国 货币。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一般选用发达国 家的货币,或者使用第三国货币(如$)。 ☆ 初级产品的贸易一般选择美元。投资金融-国际金融--第三章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