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t螺旋桨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计算 ,  Vsao phppp  10330+1025=14461kgf/ 2m 计算温度 Ct o15 Vp = 174 kgf/ 2m Dp =  = kgf 42/ms 序号 计算项目 单位 数 值 B4- 55 B470 B470 1 Vmax kn 2 VA= Vmax (1ω) s/m 3 2ND/60)( 2(m/s) 4 )3(V 22  AV 2(m/s) 5 20 .7 RV21/)(  vo pp  6 c (查瓦格宁根界限线 ) 7 AOD VPT /75  kgf 1100T 螺旋桨设计 13 8 CP TA   20. 7RV21/ 2m 9 )/( DPAAPE  2m 10 )4/(/ 2DAAA EOE  11 Ap’=  )4(/ 2DAA OE  () 确定设计螺旋桨的要素 根据上述计算结 果作图可求得不发生空泡的最小盘面的比以及所对应最佳螺旋桨要素。 AE / A0 = Vs = Kn P / D = D = m η0 = 1100T 螺旋桨设计 14 空泡校核计算结果 强度校核 为了使螺旋桨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其在正常航行状态下,不致破损或者断裂,《规范》第三分册第三篇中,对螺旋桨强度作了明确的规定。 按 1983《规范》校核 及 ,(见表 3),应不小于下式计算之值: t= XKY。 eeZbnNAY 。 Zb DNGAAX d10 222 10 计算功率 eN =900= 882hp  OEd AAA / P/D= o15 G= 2/cmg N =en =882r/min 1100T 螺旋桨设计 15 )( ZDAb dR  = = Rb66..0 = = Rb66..0 = 项目 单位 数值 弦长 b m K1 634 207 K2 250 151 K3 1410 635 K4 4 34 A1=D/(K1K2D/)+K3D/ 2355 845 Y=K5 82 23 K6 34 12 K7 41 65 K8 380 330 A2=D/P(K5+K6ε)+K7ε+K8 1817 1587 材料系数 K(锰 铁黄铜) 1 1 X=A2GAdN2D3/1010Zb t= )/( XKY  mm 92 38 B 型标准桨厚度 t39。 mm 校核结果( t39。 t 则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实取桨叶厚度 mm 93 38 1100T 螺旋桨设计 16 确定设计桨各切面厚度 实际桨叶厚度按 R = = 与 ==66mm 连成直线决定,见附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t ( m m )r/R 螺距修正 螺旋桨设计中,有些参数往往所用的螺旋桨系列不同,计算所得的厚度小于所选用系列的桨的厚度时,尚可直接采用系列桨的厚度及厚度分布,其缺点是浪费材料;若计算中为满足强度要求不得不增加厚度时,将导致设计螺旋桨叶厚度分布大于系列螺旋桨叶厚分布。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设计螺旋桨进行修正,使两者性能相同。 B 型桨在 处切面最大厚度为: = = 28 mm, 实桨 = 27 mm,因两者不相等,所以进行螺距修正。 = 65 mm, = 57 mm, = 49 mm, = 43 mm, = 35mm, = 27 mm, = 21 mm, = 12 mm, = 1100T 螺旋桨设计 17 ( 1)模型桨在 : 螺距 =DP D== m (即 D) 螺距角 θ=tg1 DP = tg1  = tg10。 3276=176。 切面随边端圆直径: Φ== mm 切面平均拱度: f=()=()= mm 切面弦长: =无升力角: α=100bf = 100 =176。 ( 2)实际螺旋桨在 处的无升力角和螺距计算: 实际桨在 : t39。 =27mm 随边端圆直径: Φ39。 =t t39。 = = 2 7=176。 切面平均拱度: f39。 =(t39。 Φ39。 )= ()= mm 切面弦长: b39。 =511 无升力角: α’=100 39。 39。 bf = 100 =176。 则修正后的螺距角: θ39。 =θ+αα39。 = 修正后的螺距为: P39。 =39。 =39。 = 修正后的螺距比: P39。 /D= . 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在设计中,必须进行中量和惯性矩的估计,以提供轴系计算、工厂备料以及离心力计算等需要。 螺旋桨重量为叶片重量和毂重量之和。 中量估算 采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公式: 桨叶重 : Gbl = (+) (1- d / D) D =84104(+) (1—) = kgf[d/D为标准毂径比,查教材 108 页知,为 ] 1100T 螺旋桨设计 18 桨毂重: Gn = (- / d)LKγd2 =(—) 8410()2 = 式中: d0 = +(PD / N)1/3- KLK / 2 =+(861/350)1/3 –1/2(1/15) = LK 为毂的长度,对于单桨船,其长度可按照下式计算: LK=dh+100=d/DD=+100= 螺旋桨重量: G = Gbl+Gn =+= 螺旋桨的惯性矩: Imp = (+) D3 =84104(+) =cms2 . 毂径形状及尺寸计算 毂和毂帽必须使水流顺利的流过,避免产生漩涡。 其尺寸以及形状可根据造船桨毂直径与P/D 关系曲线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螺旋桨轴直径dt/mm(PD/N)1/3 1100T 螺旋桨设计 19 经验确定,一般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螺旋桨轴径 dt 的 确定值:按照如下图来确定,图中 PD是螺旋桨最大连续功率时的收到马力, N 是螺旋桨转速。 (PD/N)1/3 =,查表得, dt=175。 螺旋桨的毂径 dh 的确定值:对于 B 型螺旋桨而言, dh=(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