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t螺旋桨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计算 , Vsao phppp 10330+1025=14461kgf/ 2m 计算温度 Ct o15 Vp = 174 kgf/ 2m Dp = = kgf 42/ms 序号 计算项目 单位 数 值 B4- 55 B470 B470 1 Vmax kn 2 VA= Vmax (1ω) s/m 3 2ND/60)( 2(m/s) 4 )3(V 22 AV 2(m/s) 5 20 .7 RV21/)( vo pp 6 c (查瓦格宁根界限线 ) 7 AOD VPT /75 kgf 1100T 螺旋桨设计 13 8 CP TA 20. 7RV21/ 2m 9 )/( DPAAPE 2m 10 )4/(/ 2DAAA EOE 11 Ap’= )4(/ 2DAA OE () 确定设计螺旋桨的要素 根据上述计算结 果作图可求得不发生空泡的最小盘面的比以及所对应最佳螺旋桨要素。 AE / A0 = Vs = Kn P / D = D = m η0 = 1100T 螺旋桨设计 14 空泡校核计算结果 强度校核 为了使螺旋桨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其在正常航行状态下,不致破损或者断裂,《规范》第三分册第三篇中,对螺旋桨强度作了明确的规定。 按 1983《规范》校核 及 ,(见表 3),应不小于下式计算之值: t= XKY。 eeZbnNAY 。 Zb DNGAAX d10 222 10 计算功率 eN =900= 882hp OEd AAA / P/D= o15 G= 2/cmg N =en =882r/min 1100T 螺旋桨设计 15 )( ZDAb dR = = Rb66..0 = = Rb66..0 = 项目 单位 数值 弦长 b m K1 634 207 K2 250 151 K3 1410 635 K4 4 34 A1=D/(K1K2D/)+K3D/ 2355 845 Y=K5 82 23 K6 34 12 K7 41 65 K8 380 330 A2=D/P(K5+K6ε)+K7ε+K8 1817 1587 材料系数 K(锰 铁黄铜) 1 1 X=A2GAdN2D3/1010Zb t= )/( XKY mm 92 38 B 型标准桨厚度 t39。 mm 校核结果( t39。 t 则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实取桨叶厚度 mm 93 38 1100T 螺旋桨设计 16 确定设计桨各切面厚度 实际桨叶厚度按 R = = 与 ==66mm 连成直线决定,见附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t ( m m )r/R 螺距修正 螺旋桨设计中,有些参数往往所用的螺旋桨系列不同,计算所得的厚度小于所选用系列的桨的厚度时,尚可直接采用系列桨的厚度及厚度分布,其缺点是浪费材料;若计算中为满足强度要求不得不增加厚度时,将导致设计螺旋桨叶厚度分布大于系列螺旋桨叶厚分布。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设计螺旋桨进行修正,使两者性能相同。 B 型桨在 处切面最大厚度为: = = 28 mm, 实桨 = 27 mm,因两者不相等,所以进行螺距修正。 = 65 mm, = 57 mm, = 49 mm, = 43 mm, = 35mm, = 27 mm, = 21 mm, = 12 mm, = 1100T 螺旋桨设计 17 ( 1)模型桨在 : 螺距 =DP D== m (即 D) 螺距角 θ=tg1 DP = tg1 = tg10。 3276=176。 切面随边端圆直径: Φ== mm 切面平均拱度: f=()=()= mm 切面弦长: =无升力角: α=100bf = 100 =176。 ( 2)实际螺旋桨在 处的无升力角和螺距计算: 实际桨在 : t39。 =27mm 随边端圆直径: Φ39。 =t t39。 = = 2 7=176。 切面平均拱度: f39。 =(t39。 Φ39。 )= ()= mm 切面弦长: b39。 =511 无升力角: α’=100 39。 39。 bf = 100 =176。 则修正后的螺距角: θ39。 =θ+αα39。 = 修正后的螺距为: P39。 =39。 =39。 = 修正后的螺距比: P39。 /D= . 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在设计中,必须进行中量和惯性矩的估计,以提供轴系计算、工厂备料以及离心力计算等需要。 螺旋桨重量为叶片重量和毂重量之和。 中量估算 采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公式: 桨叶重 : Gbl = (+) (1- d / D) D =84104(+) (1—) = kgf[d/D为标准毂径比,查教材 108 页知,为 ] 1100T 螺旋桨设计 18 桨毂重: Gn = (- / d)LKγd2 =(—) 8410()2 = 式中: d0 = +(PD / N)1/3- KLK / 2 =+(861/350)1/3 –1/2(1/15) = LK 为毂的长度,对于单桨船,其长度可按照下式计算: LK=dh+100=d/DD=+100= 螺旋桨重量: G = Gbl+Gn =+= 螺旋桨的惯性矩: Imp = (+) D3 =84104(+) =cms2 . 毂径形状及尺寸计算 毂和毂帽必须使水流顺利的流过,避免产生漩涡。 其尺寸以及形状可根据造船桨毂直径与P/D 关系曲线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螺旋桨轴直径dt/mm(PD/N)1/3 1100T 螺旋桨设计 19 经验确定,一般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螺旋桨轴径 dt 的 确定值:按照如下图来确定,图中 PD是螺旋桨最大连续功率时的收到马力, N 是螺旋桨转速。 (PD/N)1/3 =,查表得, dt=175。 螺旋桨的毂径 dh 的确定值:对于 B 型螺旋桨而言, dh=( )。1100t螺旋桨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57 谢辞 ..................................................................................................................................... 61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 明书
且能够满足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的基本要 求。 北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7 九区图不合理动作分析 由 图 就 可知变电站低压侧电压和高压侧无功功率都设定了 具体的 最大值与最小值 , 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电压和无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随着负荷 大小 的改变而改变,当两者同时被控制的时候可 能不会都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所以在 调节两者值的大小时,也许不能把它们都调节到合格的范围之内,必然
00 型真空断路器 10kV任一出线回路 ZN510/630 型真空断路器 以上所选均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 第二节 隔离开关的选择 隔离开关型式的选择,除应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应根据配电装置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比较后确定。 隔离开关规范的选 择按照下表确定 110kV侧、 10kV侧隔离开关。 项目 按工作电压 选择 按工作电流 选择 按断流容量 选择 按动稳定 校验
空载 损耗 W 负载 损耗 W 空载 电流 % 短路 阻抗 % 高压 kV 中压 kV 低压 kV SFSZ963000/110三绕组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 63000 110177。 8% 35 11 YNyn0d11 53800 270000 高 中 高 低 17~18 中 低 容量校验:低负荷系数 K1=实际最小符合 /额定容量 =( 60+18) /63= 高负荷系数 K2=实际最大负荷
:由于无法传递纵向力,必须设置附加导向装置,从而加大了汽车质量。 使结构变得复杂。 纵置的特点:可以传递各种力和力矩且结构简单,所以在设计时可以不用添加导向机构。 减少了汽车的复杂性。 根据悬架中钢板弹簧中部在车轴上的固定中心与两卷耳的相对位置,又将纵置分为对称布置和非对称布置。 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布置的方式也不同,一般只有由于整车布置上的原因,或者钢板弹簧在汽 车上的安装位置不动的情况下
比例。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等方 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