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京煤矿三号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裂构造不发育,仅在矿 区东北边界和西南边界处有两条正断层,断距在 25 米左右的小断层。 F1 断层位于矿区的东北角,成为矿区东北边界断层,断层延伸长约 300米,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约 60度,断距约 20米。 F2 断层位于矿区西南角成为西南边界断层,断层延伸长约 700 米,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约 55 度,断距约 26 米。 F F2均为高角度小断距的正断层,对煤层的破坏小,对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 煤层 含煤地层、煤层 (1)含煤地层 广西北部、黔东、黔西、滇东北连线一带的下石炭含煤岩系 (寺门煤系 ),同为江南古陆西南滨海含煤 沉积建造,煤系的岩性、煤质均较为稳定,是一套大区域性的含煤地层。 广西下石炭含煤地层分布在环江、罗城、融水、兴安、全州连线的弧形条带内,靠近北面江南古陆一侧含煤性较好,往南含煤性变差,煤层变薄以至尖灭。 明伦向斜也是北部煤层发育好,煤层厚度稳定,煤质变化小。 大塘阶寺门段 (C1ds)为矿区内唯一含煤地层。 其岩性主要由浅灰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及深灰色炭质泥岩组成的多旋回韵律构造,含大量的植物碎片化石,该段地层厚 196 米。 该段见煤 3层,由下至上编号为 I、Ⅱ、Ⅲ煤以及数层煤线。 (2)煤层 矿区内含煤三层 , 下至上编号为 I、Ⅱ、Ⅲ煤以及数层煤线。 Ⅱ、Ⅲ煤层两层可采。 Ⅰ煤层位于该段中下部,煤层厚度 ~ ,仅局部达临界可采。 Ⅱ煤层位于Ⅰ煤层之上约 ~ ,可采厚度数为 ~。 Ⅲ煤层位于该段上部,下距Ⅱ煤层约 50~ 56m,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厚度稳定一般为 ~。 煤层特征 Ⅲ煤层厚 至 ,光亮型煤 ,结构简单无夹矸,平均 米。 10 I煤层厚度 ~ ,不可采。 Ⅱ煤层位于 I煤层之上约 米,连续性好,煤层厚度稳定,结构简单,无夹矸 或其底部只有一层数厘米厚的炭质泥岩夹矸,纯煤厚度 ~ 米 ,平均 米。 综上所述,以标志层、层间距为主,再结合煤层厚度、结构、夹矸岩性、煤层所处位置及顶、底板岩性等特征,煤层对比可靠。 可采煤层 矿区可采煤层两层Ⅲ煤层和Ⅱ煤层,Ⅱ煤层位于Ⅰ煤层之上约 ~ ,可采厚度数为 ~。 Ⅲ煤层位于该段上部,下距Ⅱ煤层约 50~ 56m,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厚度稳定一般为 ~。 煤质 物理性质与煤岩特征 矿区内各个煤层由于沉积的古气候和古地 理环境具有共性,其煤岩特征和物理性质大致相同,下面对可采煤层Ⅲ煤层和Ⅱ煤层分述于下。 (1)Ⅲ煤层 灰黑~钢灰色,粉色为深黑色,似金属光泽,硬度较大,以镜煤或亮煤为主,贝壳状断口,均一状结构为主,块状、层状构造,煤岩组份以亮煤、镜煤为主,含暗煤。 属光亮型煤和半亮型煤,内生裂隙发育,变质程度为无烟煤阶段。 Ⅲ煤层显微组分 :镜质组 91~ 97%,丝质组 1~ 3%,稳定组分小于 1%,矿物质组分 2~5%。 (2)Ⅱ煤层 灰色~钢灰色,粉色为深黑色,似金属光泽,硬度较大,贝壳状断口。 煤层为均一状结构和线理状结构,块状、层状 构造。 宏观煤岩组份为亮煤为主,含有镜煤和暗煤。 属半亮型煤,煤的变质程度为无烟煤阶段。 Ⅱ煤层显微组分 :镜质组 85~ 98%,丝质组 1~ 13%,稳定组分小于 1%,矿物质组分 2~ 8%。 化学性质 根据广西第九地质队提交《广西环江煤田明伦矿区地质勘探报告》、广西 150煤田地质勘探队于 1993 年 3 月提交的《广西红茂煤田明伦探区找煤地质总结报告》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 2020 年 1 月,编制《广西环江县明伦乡 11 雅京煤矿矿产资源量核实报告》资料及其他资料,矿区各煤层的化学性质见表 3。 表 3 各煤层的化学性 质统计一览表 煤层 编号 化 学 性 质 Wad(%) Ad(%) Vdaf(%) St,d(%) Q(MJ/kg) 煤类 Ⅲ煤层 ~ (6) ~ (6) ~ (6) ~ (6) ~ (6) 无烟 煤 Ⅱ煤层 ~ (7) ~ (8) ~ (7) ~ (8) ~ (7) 无烟 煤 煤的用途 从表 3可知,矿区煤层的煤质基本特征,主要为低灰、中低硫、低挥发分、高热值无烟煤。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雅京矿区及其周边的煤炭资源主要作为动力用煤,以往地质勘探工作中没有进行煤的加工技术性能的试验工作,多年来的开发,也未对煤的利用方向进行过煤的加工试验,多年来的商品煤几乎都是原煤。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本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以下特征: (1)含煤段弱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 直接补给矿井。 (2)大埔组含水层在开采中通过断层破碎带及导水裂隙带进入矿坑。 (3)老窑积水:矿区浅部有老窑分布,其位置、开采范围不明,且多为斜井开采,老窑积水也是矿坑充水的主要隐患,对矿井开采具有威胁性,因此矿井在开采与老窑较近的煤层时,要特别防范老窑突水。 (4)大塘阶寺门段以 的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为弱含水层 ,其水量受季节性雨水影响。 (5)矿区断层,是与煤系直接接触的 F F2正断层对矿床充水有影响。 综上所述,矿区是一个以粉、细砂岩和泥质砂岩等弱含水层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 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煤层浅埋段为中等类型。 12 工程地质条件 矿床围岩为软弱至半坚硬工程地质岩组,岩体完整性及稳定性较好,含煤地层为软硬相间工程地质岩组。 在采空区面积不断加大时,巷道可能产生冒顶、片邦、底鼓现象。 因此,矿区工程地质类型为层状结构为主裂隙发育的中等类型。 环境地质条件 该矿井属于小型矿井,没有产生较大噪声的大型设备,主要声源是地面扇风机,选择高效节能低噪音的轴流式新型风机,噪声对矿区环境影响不大。 另外,该矿井 口远离村庄,最近的村庄直线距离也有 1250 米噪声对居民影响不大。 随着矿山的延深开采,采空区面积增大,会造成地面的下沉和塌陷。 矿井开采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堆放,会污染环境,环境地质条件中等。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瓦斯 广西石炭系煤系中的各个矿井大部分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多在20m3/t 以上,位于本勘查区西部红茂煤田的个别矿井还是煤和瓦斯突出矿井 (表432)。 与相同时代的煤田和相邻矿井资料比拟,由于沉积环境相似或相同,顶底板岩性大致相同,煤类也相同,因此矿区煤层的瓦斯含量也较高的, 在开发中应引起注意,搞好通风和瓦斯监测;对小构造发育地段和断层附近及煤厚变化较大的地段,更应注意探放瓦斯,防止瓦斯突出。 (2)煤尘 以往勘探未进行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试验。 据 2020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工业学会进行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雅京煤矿Ⅲ号井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认为矿山煤尘无爆炸性和无自燃倾向。 但开采过程要喷雾洒水、加强通风等方法减少生产中煤尘的发生量和悬浮量,防止电火花、明火和放炮引爆煤尘。 (3)煤的自燃 1985 年重庆煤研所对罗城一带的桥二矿进行煤尘爆炸性试验,认为具有爆炸性。 由于全硫 含量较高,且以硫化铁硫为主,以往开采过程中桥二矿或相邻矿井曾多次发生煤的自燃,开发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 (4)地温 该区地处山区,区域地形高差较大,矿区地势较高,根据收集到的同煤田的 13 其它勘查区的资料,测井前观测孔深 处温度在 28℃左右,测井后观测孔深 处温度为 ℃。 平均地温梯度 ℃ /100m,该区属于地温正常区。 根据矿山开采过程中记录的资料,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采区平均温度 25176。 C 左右,回采工作面的温度是 22176。 C,运输巷道一般在 26176。 C,风巷温度 22176。 C左右。 矿区开采Ⅱ煤 层的最大埋深为 280 米,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地温对井下作业的人员影响不大。 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矿区位于小环江之西部,大环江河之东部。 小环江从矿区东北侧塘吉 — 龙岩一带流过,距离约 3 公里,河面标高低于 +250 米。 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较小甚至近于断流。 大环江河位于矿区西部约 6 公里处 ,河面标高低于+250 米 ,常年流水。 因煤层埋藏标高多在 +400 米之上,与河水水位高差较大,故该河流对矿床的影响不大。 本区老窑主要沿煤层露头线分布于矿区浅部,采空区分布无资料可查,一般其采深至 550米水平,且多 为斜井开采,积水情况不明,对矿井开采具有威胁性,因此矿井在开采浅部煤层时,要特别防范老窑突水。 本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以下特征: (1)含煤段弱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直接补给矿井。 (2 大埔组含水层在开采中通过断层破碎带及导水裂隙带进入矿坑。 (3)老窑积水:矿区浅部有老窑分布,其位置、开采范围不明,且多为斜井开采,老窑积水也是矿坑充水的主要隐患,对矿井开采具有威胁性,因此矿井在开采浅部煤层时,要特别防范老窑突水。 (4)大塘阶寺门段以的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为 弱含水层 ,其水量受季节性雨水影响。 (5)矿区断层,是与煤系直接接触的 F F2 正断层对矿床充水有影响。 Ⅱ煤层顶底板岩性一般为泥岩和含砂泥岩或砂岩类,老顶、老底为砂岩,比较坚固;Ⅲ煤层顶底板岩性一般为泥岩和含砂泥岩或砂岩类,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