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矿业集团小恒山煤矿09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55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 55 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 55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 56 排水方式与排水系统简介 ............................................................... 56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的选择计算 ....................................................... 57 第 9 章 技术经济指标 .............................................. 59 参考文献 ......................................................... 61 结论 ............................................................. 62 致 谢 ............................................................ 63 附录 1:中文资料论文 ............................................. 64 附录 2: 外文翻译 ................................................. 68 8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 井田概况 井田位置及 范围 小恒山煤 矿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小恒山区境内,西起 F1 断层,东至 F5 断层与 鸡西 西区 区相邻,北以 6B 号 煤层露头为界,南以 4号煤 层 ― 600 米 标高垂直投影到地面线为界,东 西长 3600m ,南北宽 4254m,全区面积。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30176。 42′20″—130176。 51′31″, 北纬 45176。 18′42″—45176。 22′16″。 交通位置 煤矿附近有公路和铁路 , 离鸡西火车站非常近, 交通 运输十分 便利。 (见图1—1)。 地形与河 流 、湖泊、水库、沟塘 本区属低山台地,河谷型地形,北侧和东侧 是由古老的麻山群变质岩系组成的老年期地貌,声势陡峭,东部声势平坦,是穆棱河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 西部是由第三纪玄武岩的方形台地,地面最大高差在 250 米 左右。 本人设计的新矿井附近没有 河流 经过。 也没有湖泊、水库和沟塘。 气象 情况 区内 从 11 月至翌 年 4 月为冻结期,冻结深度为 ~ ,最高气温在+37176。 ~ 31176。 ,最底气温在 ― 29176。 ~ ― 34176。 ,全年平均气温在 ― 176。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亚温 带,年降水量为 370mm~ 630mm,平均降雨量 500mm,风向多为西北风和东 南 风 ,风力 3~ 5 级。 9 煤田开发史 本矿井是新井设计,无开发史。 附近工矿农业概况及原材料供应情况 矿业开发主要对煤炭的开采利用。 农产品主要是水稻和蔬菜的栽种,供给给本区人食用,既实惠又健康。 原材料的供应也很方便,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十分便利。 水电的供给情况 水源来自地下水 的开采 ,能够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 电源为双回路供电,主要来自鸡西供电局和鸡东县供电局。 图 1—1 交通位置图 10 地质特征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从老至新有元古界麻山群,中生界下白垩统,以及新生界第三、第四系。 分别表述如下: 元古界麻山群:主要分布在煤田外围,由拓榴石片岩,石英黑云母片岩及花岗片麻岩等 组成的变质岩系,厚度不清。 下白垩统鸡西群城子河组:城子河组为主要含煤地层,不整合覆于麻山群及古生代花岗岩之上,为陆相沉积,以灰白色砂岩与粉砂岩组成夹泞灰岩层10 余层。 总厚度 878m。 穆棱组:由 深灰色、浅灰绿色及灰色的粉砂岩、泥岩组成,夹灰白色粉砂岩及薄层泞灰质岩石。 与下覆的城子河组地层为整合接触。 总厚度 558m。 下白垩统桦山群:见于向阳南部,由一套陆相碎屑岩类及中性火山碎屑岩类组成。 厚度 达 400m。 第三系:见于向阳区南部及新安区东南部,以浅绿色细、中、粗粒泥质胶结的砂岩为主,夹黄绿色粉砂岩,呈半胶结状。 下部砾岩层与城子河组地层不整合接触,其上被第四系所覆盖。 厚度 280m。 第四系:分布近代河床及低洼湿地,主要由腐植土、砂、砾、亚粘土及玄武岩等组成。 厚度 80m。 11 表 1—1 地层层序表 界 系 统 群 组 接触关系 地层厚度 m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全新统 Q4 冲积层 Q4 不整和 整和 —假整和 整和 —假整和 不整和 不整和 120 第 三 系 上新 统 N2 玄武岩 223。 040 中 生 界 侏罗纪 上统 J3 鸡 西 群 穆棱组J3m 6 城子河组 J3ch 660740 滴道组J3a 0130 元古界 麻山群 Ptms 变质岩系 1500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鸡西煤盆地的古构造轮廓受近于南北向压应力的影响,大体上可分为二组:一是位于盆地中央的平阳 —麻山古背斜,在古背斜轴部发育一条逆冲断裂称平 —麻断裂,将鸡西煤盆地的基底分成了中间凸起,走向近东西的南北两个凹陷盆地。 二是走向近北东或北西方 向的剪切断裂。 侏罗纪晚期,含煤地层形成。 沉积前的古构造以及后来的燕山运动都对 含 煤地层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煤田形成之后,南北向压力进一步加强,使 东西向褶皱和北东、北西断裂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煤田的今日构造形态。 煤层赋存状况及主要地质构造 小恒山井田范围内的主要地质构造为断层,其中断层有 5 条。 主要断裂构造 如表 1—2: 12 表 1—2 主要断裂构造 表 岩 性 描 述地层厚(m)煤层(m)煤层号柱 状地层系统界 系 统中生界侏侏罗罗系 统上4 5半砂岩夹细砂岩粗砂岩中砂岩夹细砂岩24196 176 0. 86A B图 1─ 2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岩石性质 、厚度特征 序号 断层编号 性质 产状 落差( m) 可靠性 走向 倾向 倾角 1 F1 正 NW SW 75o 0~20 可靠 2 F2 正 NW SW 75o 0~25 可 靠 3 F3 正 NW SW 20 o 0~20 可靠 4 F4 正 NS NW 70o 0~24 可靠 5 F5 正 NW NW 70 o 0~20 可靠 13 表 1─ 3 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岩石 类型 颗粒密度 ( g/cm3) 块体密度 ( g/cm3) 空隙率 n(%) 吸水率 ( %) 软化系数 KR 细砂岩 中砂岩 粗砂岩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本区地形西部高 ,东部平缓 ,根据附近煤矿可知历年洪水位 标高为 88~95m。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 设计新矿井 属于低瓦斯矿井, 主要可采煤层 ( CH4 平均含量为,可燃质 、 CO2各煤层平均含量为 ,可燃质各主要可采煤层瓦斯自然成分以 N2为主, CO2次之, CH4最少,本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属于低瓦斯矿井。 :根据煤尘爆炸性试验指标,煤尘爆炸指数 在 4553%之间,该矿开采的煤层属于 易爆炸危险 的煤层。 情况 : 根据对临近矿井的考查,煤层有自燃发火的倾向,煤层的自燃 发火期为 36 个月, 秋冬季 要防火。 煤质、牌号及用途 本矿区内的煤层是由高等植物所形成的腐植煤, 肉眼观察:呈黑色,油脂光泽,玻璃光泽,断口为眼球状及贝壳状,断 口常参差不齐,条带状结构,肉眼煤岩类型为半亮煤~半暗煤型。 煤中碳的含量自 4煤层向下逐渐降低,平均含量由 %降到 %。 14 有机硫的平均含量在 ~ %之间。 原煤发热量在 5444~ 7088 大卡之间。 原煤灰分除 6B 号煤层低于 25%外,其余各层在 25~ 35%之间。 稀有分散元素,锗的平均含量在 ~ 克、吨,无经济价值。 煤 X 光片显微特征:凝胶化组分占优势,以镜煤基质体居多,其次为丝炭组中有丝炭,镜煤丝炭,丝炭化基质体,半丝炭化其质体。 矿物杂质有滚圆度较好的石英颗粒及粘土,碳酸盐、偶尔 见到黄铁矿。 本矿井的原煤主要工业用途以冶金用煤为主,火电厂作动力用煤次之。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自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九年经历了普查、精查阶段。 一九八一年十月,鸡西市矿业集团地质队提交了小恒山矿东深部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小恒山 矿范围内共施工了 398 个钻孔,总工程量为 ,平均每平方公里为 个钻孔,采用可采煤层点 1221 个、其中甲级 306 个、已级点 168 个、丙级点 227 个未评级 520 个,甲、已级点率为 %。 由于钻探质量较低, 影 响了精查地质报告和深部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的 质量,对煤层灰分的确定。 对 储量的 预测 有着 很大 的影响。 15 第 2 章 井田境界 储量 服务年限 井田境界 井田周边状 况 根据上述原则 ,结合小恒山矿区井田的实际情况 ,小恒山井田境界确定为 : 东经 130176。 42′20″—130176。 51′31″,北纬 45176。 18′42″—45176。 22′16″西起 F1 断层,东至 F5断层与 鸡西 西 区相邻,北以 6号煤层露头为界,南以 4号煤层 ― 600 米标高垂直投影到地面线为界。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以利于机械化程度的 不断提高。 、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依据; ,合理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 ; 井田的未来发展情况 随着技术的 革新 和 采矿人才水平 的提高, 将 井田 的开采率,也 可能在更深部发展可采煤层。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设计井田范围内计算的煤层 6A 和 6B。 共 4 层,各煤层 的面积基本相同。 矿井储量是指矿井内所埋藏的数量,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数量。 它不仅包含着煤矿在地下埋藏的数量,而且还表示煤炭的质 量,反映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平衡表内 A+B+C 级储量的总和。 矿井设计储量是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 16 是指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后乘以采区回采率的储量。 保安煤柱 参照保护煤柱的设计原则如下: 下,保护煤柱应根据受护面积边界和移动角值进行圈定。 ,应该根据基岩移动角求得垂直与受护边界方向的上山方向移动角和下山方向移动角,然后再确定保护煤柱。 ,用途,煤层赋存条件和地形特点留设,立井深度大于或等于 400 米的以边界角圈定,小于 400 米 的 移动角圈定。 为了安全生产,本设计矿井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留设保安煤柱如下: 30m保安煤柱; 30m保安煤柱; 30m保安煤柱; 30m保安煤柱; 30m保安煤柱; 按以上方法计算得:工业广场煤柱损失 Mt; 断层、地面、边界 和 巷道保安煤柱损失: Mt; 总损失量:。 储量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块段储量 =块段面积 平均倾角正 割 视密度 块段平均厚度 根据储量诸图,四 层 煤 厚度为 米。 4为 米, 5为 米, 6A 为 米, 6B 为 米。 通过等高线块段法计算本井田工业储量为。 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Zk=(ZP)C 式中: Zk—可采储量, Mt 17 Z—工业储量, Mt P—永久煤柱损失, Mt C—采区回采率 得 Zk =7308 万吨 表 2—1 可采煤层储量 表 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