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阳煤集团寺家庄公司400万吨井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播种面积为 410685 亩,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大 豆、薯类及杂粮为主,播种面 积 389049 亩;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作物为主,播种面积 10512 亩;除此之外还有蔬菜及瓜果类播种面积10963 亩。 全县果园面积 19666 亩,以苹果、梨、柿子、红枣、葡萄为主。 全县的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县企业中以燃料、食品、化工、机械、建材工业比重较大。 1. 1. 4矿区内煤矿分布 矿井邻近的地方煤矿有:黄岩汇、坪上、运裕、张庄镇联营、麻汇、白杨岭、白村、毛家沟、阳胜等煤矿。 黄岩汇煤矿为地方国有,运裕、坪上煤矿为有限责任公司,其它为乡、镇办及乡镇联营煤矿。 其中毛家沟及白村煤矿在矿井井田 的北部边界内。 1. 1. 5矿区建设及生产原料和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本区内狮脑峰矿岩出露面积广,而且厚度大,可作为井上、下建筑石料,矿井东部大面积奥陶系灰岩出露,可作为井上建筑石料及水泥原料。 砖、矸石砖、料石、石子、白灰、水泥等大宗土产材料可由当地供应,除矿务局企业处所属厂(场)现有建材供应外,也可选 用乡、镇企业的建材产品。 外部供 应材料主要有:钢材、木材、黄砂、玻璃、高标号水泥、五金材料等。 1. 1. 6矿区电力供应 矿井的供电电源初步设计暂按矿井电源分别取自昔阳 110kV变电站和和顺 220kV 变电站,供电电压等 级 110kV 进行。 由于电源变电站距本矿较远,且变电站施工周期比较长,必须考虑矿井建设期间的施工电源引接方式。 本矿附近有地方小煤矿多处,矿井建设初期的施工电源可就近由地方小煤矿引来,但矿井井下全面施工后,所需电力负 荷将大幅度增加,此时应投入矿井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页 变电站作为施工电源。 1. 1. 7矿区气候条件 昔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冬季寒冷,风大少雪;春季日照充足,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多冰雹和风灾;秋季时间较短,晴朗凉爽。 根据 1958~ 1983 年的气象资料,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年 平均气温 ℃。 最大年降雨量为 ( 1963 年),最小年降雨量 ( 1972 年),年平均降雨量为 601mm,降雨量年内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 9 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67%。 年平均蒸发量,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3 倍多。 主导风向为西风,历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 20m/s。 区内冻结期一般始于每年 10月下旬,终于次年 4月,冻土最大深度为 75cm,全年日照数平均为。 1. 1. 8矿区水文情况 昔阳县大部面积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松溪河及其流经本井田的支流安坪 河,巴洲河、洪水河均为该水系。 现分述如下: 松溪河: 发源于和顺县窑上村附近,经昔阳县的杨家坡村南入境,向北经县城东侧,东流至水磨头村,再经井陉、平山县汇入滹沱河,干流在昔阳县境内长,流域面积 ,该河受水面积大,河床宽,杜庄至县城一带宽达 500~ 800m。 一般流量为 1~ 3m3/s,最大洪峰流量达 1200m3/s( 1963年 8月流经昔阳县城一段),年平均径流量。 安坪河(城北河): 该河为松溪河支流,发源于崇家岭奶头山,自西向东在县城东汇入干流,全长 , 流域面积 ,年平均径流量。 巴洲河(城西河): 发源于闹岭庄附近,自西向东在县城北关处汇入安坪河,全长 ,流域面积 ,年平均径流量。 洪水河(城南河): 发源于闰家沟,自西南流向东北,在洪水村东汇入松溪河,全长 14km,流域面积 ,年平均径流量。 在河流上游建有多座水库,其中以下秦山水库、郭庄水库较大,秦山水库位于井田中部,现为昔阳县城居民生活用水水源。 矿区水源供应:根据精查地质报告及相关资料,本区奥灰岩溶水 ,其水量丰富、可靠,水质好,本矿井取奥灰岩溶水作为主供水水源,设计在工业场地内打深井三眼。 另外,地面设井下水处理站,井下水排至地面处理后,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页 一部分作为井下消防洒水,一部分用于选煤厂。 全县大部分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 1. 2 井田地质特征 1. 2. 1井田的勘探程度 1980 年至 1983 年山西 一四八煤田地质勘探队,对马郡头勘探区及李家沟勘探区进行了精查地质勘探工作,分别于 1981 年 12月及 1983 年 12 月提出两个勘探区的精查地质报告并已审查批准,两勘探区共完成钻孔 579 个,进尺约 ,勘探类型二类一 型~二型,勘探程度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作为矿井设计的依据。 2020 年 4 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队在前两个精查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合并汇编后提出了《寺家庄煤矿井田地质报告》,该报告对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重新进行了分析,对储量重新进行了计算。 存在问题及建议: 1)对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等开采条件方面的工作尚有欠缺,应提前进行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及煤层自然发火的鉴定工作。 2)进一步查明奥灰水位标高,进行水文地质补勘。 3)根据地质报告,一般情况下断层及陷落柱不导水,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其附近开采时要注意探 测。 4)对首采区进行三维地震补勘,进一步探明陷落柱及其它构造,为下一步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5)井田深部(即西部)钻孔少、储量级别低,要提前进行钻探补勘。 1. 2. 2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本井田含煤地层包括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其中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平均厚约 60m),含煤地层总厚 ,共含煤 18 层,煤层总厚 ,含煤系数约 8%左右。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厚 ~ ,平均厚约 ,主要岩性为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 、泥岩、石灰岩及灰色砂岩组成。 含煤 12层,其中可采煤层 4层,为本区中演含煤地层。 按其岩性、岩相特征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下段自 K1 砂岩底至 K4 灰岩顶,厚 80m 左右,含 1 1 11 14 下、 1 16 号共 7层煤, 15号煤全区稳定可采,其它煤层无开采价值;上段自 K4 顶至 K7 底,厚约 35m 左右,由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砂岩及浅灰色细砂岩、中~粗砂岩组成,含 9 两个煤组共 6层煤, 8 8 9号煤 部分 具有开采价值。 1. 2. 3井田地质构造 褶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 区内褶曲发育,轴向主要为近南北向及北东向两组,其次有北西 向 及东西向。 南北向的一组褶曲主要分布于中、东部,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形态。 主要特征为排列紧密,间距约 1000m,两翼不对称,向斜东翼较陡,倾角可达 23176。 ,西翼较缓,倾角一般为 10176。 左右;背斜轴部开阔,产状平缓。 北东向的一组褶曲,主要分布于勘探区的西北及东南,主要特征为排列较疏,间距约 1500m,两翼多不对称,南东翼较陡,北西翼较缓。 附主要褶曲特征表 表 主要褶曲特征表 序 褶曲名称 褶曲方向 产状 延伸长度 ( m) 备注 W E 1 蒙家峪向斜 SN 4~ 7176。 5~ 7176。 1100 李家沟区 2 野峪背斜 SN 4~ 11176。 4~ 14176。 5000 李家沟区 3 寺地向斜 SN 2~ 16176。 6~ 20176。 6000 李家沟区 4 崇家岭背斜 N40176。 E 4~ 5176。 6~ 16176。 800 李家沟区 崇家岭背斜 N10176。 E 7~ 9176。 ( SE) NW) 6~8176。 900 马郡头区 5 台沟背斜 N40176。 E转N30176。 E 6~ 10176。 ( SE) ( NW) 4~13176。 2020 马郡头区 6 杏 庄向斜 N60176。 E转N20176。 E 4~ 15176。 ( SE) ( NW)6176。 ~21176。 3200 马郡头区 杏庄向斜 N40176。 E 8~ 15176。 8~ 20176。 2800 李家沟区 7 杏庄背斜 N40176。 E 7~ 9176。 3~ 13176。 2020 李家沟区 杏庄背斜 N70176。 E转N40176。 E再转 N20176。 E 3~ 9176。 ( SE) ( NW) 9~15176。 2500 马郡头区 8 毛家沟向斜 N50176。 E 7~ 11176。 ( SE) ( NW) 6~11176。 1100 马郡头区 9 毛家沟向斜 N45176。 E 5~ 17176。 ( SE) ( NW) 6~15176。 2500 马郡头区 10 龙眼向斜 EW 转N45176。 E 5~ 20176。 ( SE) ( NW)10~ 27176。 2100 马郡头区 龙眼向斜 N65176。 E 5~ 15176。 5~ 20176。 3000 李家沟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6 页 断层 区内断层较少,落差不大,多为走向北东及北杯东,倾向北西之正断层。 集中分布在勘探区的东部及东南边界附近。 地面所见落差 5m 以上者 14 条。 井田范围内落差 10m 以上的断层共计 6条。 附主要断层特征表 表 主要断层特征 附 井田地质综合柱状 图 顺序 断层编号 断层产状 落差( m) 延伸长度( m) 走向 倾向 倾角 1 FS22 N10176。 E NW 80176。 10 600 2 FS16 N15176。 E SE 80176。 10~ 30 3300 3 FS20 N10176。 E SE 80176。 7 250 4 FS37 N10176。 E NW 70176。 10 300 5 FS57 EN NW 78176。 5~ 6 800 6 FS23 N30176。 E SE 75~ 80176。 8~ 23 900 7 FS55 N55176。 E SE 75176。 25 650 8 FS60 NE NW 80~ 82176。 3~ 8 850 9 FS62 N5176。 E SE 75176。 10 250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图 附 井田地质综合柱状 岩层编号示意柱状岩层厚度到 15 煤间距寺家庄矿1 5 #煤层附近柱状图灰色细砂岩 灰黑色砂质泥岩黑色泥岩K 深灰色石灰岩14 #煤深灰色砂质泥岩,夹条带状细砂岩灰色细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15 #煤含夹层 2 4 层黑灰色泥岩,夹煤线灰色铝质泥岩,夹煤线灰黑色砂质泥岩灰色细中砂岩深灰色石灰岩 砂质页岩砂质页岩,夹薄层细砂岩细砂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11#煤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9 煤岩 性 描 述 K4灰岩12#煤K3 灰岩13#煤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8 页 1. 2. 4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含水层 主要含水层有奥陶系灰岩、太原组灰岩和第四系冲积层。 由上而下简述如下: 第四系冲积层:主要分布于洪水河、巴洲河和安坪河的河谷中,河谷最宽约 300m,一般 100~ 200m,厚度 10~ 20m,砂砾中含较丰富的潜水,且水质良好,单位涌水量 ~。 民用井水量每小时可达 100m3以上。 上二迭统石盒子组:主要含水层属裂隙性的砂岩层( K K K K10),区内砂岩出露广泛,裂隙也较发育,这类砂岩一般胶。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阳煤集团寺家庄公司400万吨井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NW30176。 ,倾角 60176。 ,落差 246m。 由 69— 81 号孔 实见 ,正断层,属推断断层。 正 F6:为勘探区东部断层,走向 NE15176。 , 倾向 NW75176。 ,倾角 55176。 ,落差 162m,正断层。 由 78— 101 号、 78— 102 号孔实见,程度 可靠。 见 表 1— 2 断层发育及落差表。 表 12 断层发育及落差表 位置 编号 产状 性质
的密度差别较小,γ─γ曲线在各种岩层反应平直煤层异常反应明显,岩石硬度多数 9 为中等硬度的砂岩类。 表 13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名称 容重 kg/cm3 孔隙度 抗压强度 102 kg/cm3 抗拉强度 102 kg/cm3 变形模量 102 kg/cm3 弹性模量 kg/cm3 砂岩 ~ 5~ 25 2~ 20 ~ 0. 4 ~ 8 1~ 10 砾岩 ~ 5~ 15 1~ 15 ~
由西向东 5 逐渐增厚。 7煤层顶板至 3煤层底部,厚度 200m 至 230m,是鸡西煤田主要含煤层段,该井田内可采煤层 三 层,可采层总煤厚。 本段地层主要由细砂岩, 页 岩 ,砂岩,泞灰岩 构成,泥岩及薄层凝灰岩次之。 ( 2)穆棱含煤组( J3m): 与城子河组整合接触,分组界线不易划分。 本组地层在南部条带发育较好,地层厚度稳定,标志明显,易对比,地层由西向东逐渐 增厚。 ( KUS)
2 . 4 717 . 1 7 5 35 6 8 5 7 39 . 0 0 3 . 2 2540580620660700740540580620660700700700700660660700700660700740660700740660740700660四 矿 井 田三 矿 井 田荫 营 井 田荫 营 井 田程 庄 井 田 三 矿 井 田142 3 . 3 4 9 42 2 3 6 5
向南、北两个方向迳流,进而排泄出区;风积砂含水层的迳流受下伏基岩地形控制,一般顺地形向低洼处迳流,多以泉的形式在沟谷深切处排泄。 强烈的蒸发,亦为本区第四系潜水排泄的重要途径。 b、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 碎屑岩类含水层在浅部裸露区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 ,在第四系覆盖区亦接受其潜水的渗透补给;在中深部则以侧向迳流补给为主。 碎屑岩类地下水的迳流受地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掘进通风和工作面通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掘进通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作面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