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红林矿09mt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掘进通风和工作面通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掘进通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作面通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系统风量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巷道配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阻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自然风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总风阻、等级孔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主要风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安全技术设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粉尘防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火灾防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防治水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专题部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浅谈煤层气开发利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翻译部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英文原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中文译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谢 ................................................................................................................ 161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年毕业设计 第 90 页 一般部分 1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地理位置、交通 1)地理位置 红林井田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中部, 属 黔西县 红林乡及大方县普底乡管辖。 矿井东邻金坡煤矿,西以两岔河、 F F2 断层为界,北起煤层露头附近各小窑的最低开采标高,西南止于井田边界。 红林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176。 51′05″~ 105176。 53′38″,北纬 27176。 09′12″~ 27176。 11′17″,红林井田平面上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约 4km,南北宽约 ,面积约 ,准采标高为 +1675~ +1200m。 其拐点坐标见表 11。 表 11 矿区拐点坐标表 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红林煤矿 1 3007000 35584640 2 3007525 35584490 3 3007840 35584440 4 3008200 35584380 5 3008830 35585000 6 3008540 35585410 7 3008450 35585795 8 30008375 35585790 9 3008300 35585925 10 3008080 35586130 11 3008080 35586650 12 3008250 35586650 13 3008040 35587583 14 3007630 35587370 15 3007628 35588242 16 3007214 35588100 17 3007208 35588434 18 3007000 35588400 19 3005000 35588620 20 3005000 35584470 21 3007000 35584470 22 3007000 35584625 面积: 开采标高:16751250m 生产规模: 90 万吨 /年 2)交通 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林(泉)百(纳)公路由南至北穿过井田,经林泉与 321 国道及贵毕高等级公路相连,经普底、百纳接通 326 国道。 井田沿煤层露头小窑及生产小煤矿密布,形成简易公路交通网。 井田至各县、市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年毕业设计 第 91 页 主要乡镇交通情况详见交通位置图 11 及表 12。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年毕业设计 第 92 页 图 11 红林矿交通位置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年毕业设计 第 93 页 表 12 井田至各市、县及主要乡镇公路里程表 到达站 百里杜鹃 林泉 百纳 黔西 大方 金沙 清镇 扎佐 贵阳 里 程(km) 5 19 16 45 65 91 137 129 167 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东部,地处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红林乡、普底乡管辖。 井田属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沟壑纵横,井田总体呈中部高,向东西两侧变低;最高点为北东部大坡上,海拔 +1902m,最低点为西南两岔河沟中,海拔 +1402m,一般在 +1750m 左右,相对高差约 50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 +1350m。 气候条件 井田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 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 ,日极端最高气温 ℃ (1988 年 ),日极端最低气温 ℃ ( 1991 年);年平均降雨量 ,年最大降水量为(2020 年 ),年最小降水量为 (1996 年 );平均相对湿度 85%,无霜期 240 天。 终年多雨雾,冬季冰冻期较长,一般为 4 个月,一般冻结线为 +1725m。 矿区经济状况 农业:区内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另有大豆、荞子、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以油菜籽、辣椒、烤烟、水果为主,生漆属本井田特产,漆器是著名的传统工艺品。 工业: 以面粉、豆制品加工等私人小作坊式的半手工工业为主。 牧业:以饲养猪、牛、马、鸡为主。 建筑材料:井田内出露的夜郎组玉龙山段、茅口组石灰岩,可作建筑材料。 矿产:以煤炭为主。 矿区供水情况 井田内无河流,但冲沟较发育,多呈树枝状分布,切割较深,沟水流量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年毕业设计 第 94 页 变化较大,雨季常发生山洪。 井田地处长江水系的乌江流域上游的六冲河中部的支流,井田地表水大多发育于 “V”型冲沟中,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减小甚至干涸。 一般小于 10l/s。 量约为 292 万 m3。 矿区地地震情况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20, 1∶ 400 万)》,本区地震烈度为 Ⅵ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为 Ⅵ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 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第三系,其中,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较广,区域地层见表 13。 区域构造 本井田位于扬子准地台(一级单元)黔北台隆 (二级单元)遵义断拱(三级单元)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四级单元)的南缘,属北东南西向的纸厂背斜西翼。 区域构造发展大致从中奥陶世至中晚石炭世隆起为陆,地层缺失沉积,仅早石炭世在东部有沉积;晚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接受沉积后,中生代晚期的白垩纪、第三纪又一次上升为陆,缺失沉积。 区内现构造形迹主要定型于燕山运动,褶皱以北东及北北东向为主。 断裂则以东西向为主,北东东向次之,与褶皱走向基本垂直,南部发育马场断层及北东部发育香坝断层,由于距本井田较远,对井田影响不大。 见图 12。 井田地层 井田周边出露地层 从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九级滩组,见表 1- 3。 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井田含煤地层。 各组段地层岩性特征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茅口组( P2m) 井田内未出露,分布于井田的北部外围。 主要岩性为灰色、浅灰色灰岩, 隐晶~粉晶结构,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含少量燧石团块。 厚度不详。 2)龙潭组( P3 l)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年毕业设计 第 95 页 本组厚 ,平均约 130m,出露于井田北部边界外,本组为一套海陆互交相、多旋回沉积组成的含煤岩系,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 岩、灰岩、泥灰岩、菱铁质灰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 产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产栉羊齿 Pecopteris Brongninart Compsopteris Zalessky 植物化石。 与下伏茅口组石灰岩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表 13 区域地层系统简表 系 统 组 (群 ) 地层代号及 接触关系 备 注 第四系 Q 侏罗系 上 统 遂 宁 组 J3sn 中 统 上沙溪庙组 J2s 铜 下沙溪庙组 J2x 油页岩、铁 下-中统 自流井群 J12zl 三叠系 上 统 二 桥 组 T3e 中 统 法郎组 狮子山组 T2f T2sh 关岭组 松子坎组 T2g T2s 下 统 永宁镇组 茅草铺组 T1yn T1m 飞仙关组 夜 郎 组 T1f T1y 二叠系 上 统 长兴组 P3c 龙 潭 组 P3l 煤 峨眉山玄武岩组 P3β 中 统 茅 口 组 P2m 栖 霞 组 P2q 梁 山 组 P2l 煤 石炭系 下 统 大 圹 组 C1 奥陶系 中 统 宝 塔 组 O2b 十字铺组 O2sh 下 统 湄 潭 组 O1m 红花园组 O1h 桐 梓 组 O1t 寒武系 中-上统 娄山关群 ∈ 23ls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年毕业设计 第 96 页 中 统 高 台 组 ∈ 2g 下 统 清虚洞组 ∈ 1q 金顶山组 ∈ 1j 明心寺组 ∈ 1m 表 13 井田地层简表 系 统 组 段 主 要 岩 性 一般厚度 ( m) 第四系 (Q) 冲积、残积、坡积物等。 0~ 20 三叠系 ( T) 下统(T1) 夜郎组 (T1y) 九级滩段 (T。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红林矿09mt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向南、北两个方向迳流,进而排泄出区;风积砂含水层的迳流受下伏基岩地形控制,一般顺地形向低洼处迳流,多以泉的形式在沟谷深切处排泄。 强烈的蒸发,亦为本区第四系潜水排泄的重要途径。 b、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 碎屑岩类含水层在浅部裸露区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 ,在第四系覆盖区亦接受其潜水的渗透补给;在中深部则以侧向迳流补给为主。 碎屑岩类地下水的迳流受地形
2 . 4 717 . 1 7 5 35 6 8 5 7 39 . 0 0 3 . 2 2540580620660700740540580620660700700700700660660700700660700740660700740660740700660四 矿 井 田三 矿 井 田荫 营 井 田荫 营 井 田程 庄 井 田 三 矿 井 田142 3 . 3 4 9 42 2 3 6 5
总播种面积为 410685 亩,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大 豆、薯类及杂粮为主,播种面 积 389049 亩;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作物为主,播种面积 10512 亩;除此之外还有蔬菜及瓜果类播种面积10963 亩。 全县果园面积 19666 亩,以苹果、梨、柿子、红枣、葡萄为主。 全县的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县企业中以燃料、食品、化工、机械、建材工业比重较大。 1. 1.
煤挖字第 18 号文批准。 牛儿庄井田原由前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第二地质调查队于 1954 年提出牛儿庄井田普查地质报告,薛村井田由前煤田地质勘探局峰峰办事处地质调查队于1955 年 1 月提出薛村地质普查报告。 1955 年 12 月 30 日地质勘探总局峰峰办事处 138 队提交了两矿合并为一的《牛薛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本报告评价了牛薛井田普查报告所作过的埋藏量(储量)计算是不正确
以起到边掘边探的作用。 从倾角上该矿井倾角变化较大,南翼 18 25 ,北翼 30 90 不等。 根据我国煤矿开拓经验,及该矿的实际条件考虑 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 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精查地质报告、所确定的煤层自然产状、构造要素、顶底板条件、冲积层结构、地形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另外,还与设计井型的大小,设备供应情况,施工技术条件等有关。 井田开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 井下运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层及煤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运输距离和货载量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运输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