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张集煤矿15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未定义书签。 开采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煤柱开采的实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柱掘进期间防治煤与瓦斯及冲击地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柱掘进工作面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柱掘进工作面防冲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柱回采期间防治煤与瓦斯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柱掘进过程中过老峒及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 错 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39 翻译部分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S................................................................ 40 1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s ........................................................................... 40 Classification of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s...................................... 40 Underground Operations in General ........................................................ 42 Roomandpillar Mining........................................................................... 44 地下采矿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地下采矿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地下采矿方法分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在一般的地下操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房柱采矿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谢 .............................................................................................................................. 53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 页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牲征 矿区概述 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交通位置 张集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境内,距凤台县城西约 20 km,行政 区位隶属凤台县岳张集镇。 区内交通方便,淮南至阜阳铁路从矿井南缘通过,矿井中心距张集车站约 5 km,该车站东至蚌埠 141 km,西至阜阳 69 km,分别与京沪、徐阜及京九铁路相接。 潘集至谢桥,凤台至张集公路在矿区通过,且与凤台至颖上,凤台至利辛,凤台至蒙城,利辛至颖上等公路相接,可通往各县市。 西淝河在工业广场以东 6 km 处贯穿全境,常年有水,可通百吨机帆船,凤台港是淮河上较大的优良河港之一。 铁运、公路运输、水运极为方便。 矿区的交通位置如图 所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 页 交通位置图淮北 徐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合肥洪泽湖南京口子集新集瓦房 马圩江口小集王桥夏桥江店 夏集小店张集站张集焦岗凤台宋井陈桥展沟颖上刘集谢桥杨村钱庙芦集关庙顾桥古庙丁集桂集码头汤店孜西淝河 图 交通位置图 地形、地貌 本 区为淮河冲积平原,地处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部,区内地形平坦,地形一般在 +21 m~ +26 m,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及水体 西淝河为本区的主要河流,由东北部进入本区,向东南贯穿全境于鲁台孜入淮河,是地面水汇集,排泄的渠道,在本井田东北流经长度约 16 km。 西淝河水位一般在 +19 m左右,常见洪水位 +22 m(7~ 9 月 ),最高洪水位为 m。 两岸有常年积水洼地,河北岸称花家湖,积水面积约 22 km2。 此外,遍布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以灌溉、防洪、排涝。 矿区经济概况 淮南是以煤炭 、电力、化工、机械、食品为主的工业城市。 目前,潘谢矿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农村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以煤炭、建材工业占的比重较大。 本区建材工业有一定基础。 钢材、木材由外市购买,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可由当地得到解决。 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过渡带气候(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春夏两季多东南风、东风,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最大频率风向是东北偏东风,平均风速 m/s。 年平均气温 176。 C,极端最高气温 176。 C( 1996 年 8 月 8 日),极端最低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3 页 气温 176。 C( 1969 年 1 月 31 日)。 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 冻结深度 4~ 12 cm,最大冻结深度 30 cm。 年平均降雨量 mm,最大 mm,最小 mm,日最大降雨量 mm,小时最大降雨量 mm,降雨多集中在 8 三个月,约占全年 4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淮南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水源及电源 矿井生活用水水源取自处理后的淮河水,工业用水取自处 理后的井下排水。 矿井供电电源引自南面 5~ 8 公里处张集 220\110\35 kv 降压变电所,其 220 kv电源,一路来自芦集变电所,另一路引自蔡家岗变电所。 矿井电源容量充足,供电可靠。 井田地质特征 地质勘探程度 汇总自 1960年以来各施工单位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勘探阶段完成的钻探工程,张集井田共有钻孔 241个,工程量 m,其中水文孔 44个,工程量 m,抽水 29次。 报告除利用井田内钻孔以外,还利用井界外部分钻孔,形成 400~ 700 m基本线距, 600 m水平的孔距小于 500 m;深部孔距为 500~ 750 m。 井田地质构造 张集井田为新生界松散层覆盖的全隐蔽煤田,构造上位于谢桥向斜北翼,地处陈桥背斜的东南倾伏端,总体形态呈扇形展布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呈不完整的弧形转折,西段地层走向在北西 75176。 左右,中段急转东西、北东方向,至北段大致向正北延伸。 地层倾角平缓稳定,五 五东线以西为 10176。 左右,以东 2~ 5176。 ,平均 5176。 左右。 井田为一较平缓的扇形背斜褶曲构造为主,除南部、北部靠井田边界存在较大断层外,构造比较简单。 地层: 本区地处黄淮平原,淮南煤田位 居广阔的平原之中,全部被第四系覆盖,唯有煤田南北两翼边缘的低山残丘,出露前震旦系变质岩、震旦、寒武、奥陶系等古老地层。 井田地层全系钻探揭露,主要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 1) 奥陶系中下统( O1+2) 由浅灰、浅紫红色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隐晶致密~细晶结构,夹角砾状灰岩和紫红、灰绿色页岩,水平、缓波状层理,下部裂隙溶洞发育。 2)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C3) 太原组厚 104~ 114 m。 由 11~ 12 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与泥岩、砂岩组成,含不稳定薄煤层 3~ 4 层,不可采。 太原组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 根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4 页 据厚度 和岩石组合,太灰可分为四个岩段: 底部铝铁质泥岩段:厚 10 m,含砾。 下部灰岩段(十一、十二灰):厚 33 m,十一、十二灰共厚 20 m,集中于底部。 中部灰岩段(五~十灰):厚 34 m,灰岩占 54 %,单层厚 ~ 5 m。 上部灰岩段(一~四灰):厚 33 m,二、三、四灰总 23 m,集中在下部。 3) 二叠系( P) 二叠系总厚 980 m,底部以海相泥岩与太原组分界。 分上统下统四个组,其中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厚 720 m,含煤 32 层,总厚 m,含煤系数为 %,可分 7 个含煤段。 上部石千峰组为非含煤地层。 (1)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P1sh) 第一含煤段:厚 65 m,含可采煤层一层,含煤系数为 %。 底部为灰黑色海相泥岩,其上是砂泥岩互层,中部以中、粗砂岩为主,局部含砾及泥质包体,时而冲刷煤层,上部为粉砂岩、砂质泥岩。 (2)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P1x) 第二含煤段:厚 128 m,含煤 8~ 11 层(编号 4~ 9 煤),其中可采煤层 6 层,含煤系数 %。 底部为中粗砂岩,具冲刷特征,是与下伏山西组的分界,其上鲕花状斑泥岩或铝质泥岩是全区标志层。 (3)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P2S) 地层厚 527 m,分五个含煤段: 第三含煤段:厚 103 m,含煤系数 %。 底部砂岩是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下部以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少有花斑,局部见炭质泥岩( 10煤层位);中部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常见鲕粒结构;中上部含煤三层,其中112 煤为主采煤层,上部为砂质泥岩夹细中砂岩。 第四含煤段:厚 74 m,含煤系数 %。 底部以灰白色细中砂岩与第三含煤段分界,其上为紫红~灰绿色含鲕花斑泥岩,通常称“大花斑”,是全区标志层;中上部以泥岩类为主,夹砂岩,含煤 6 层( 12~ 15 煤) ,其中 131 煤是主要可采煤层。 第五含煤段:平均厚 110 m,含煤系数 %。 本段多呈青灰色、灰绿色,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细砂、砂泥岩互层。 底部以石英砂岩、细中砂岩与第四含煤段分界,其上有 1~ 4 层紫红~棕黄色花斑泥岩,称“小花斑”。 中部含煤4~ 5 层( 16~ 17 煤), 17~ 20 煤层附近富含个体较大铁结核。 第六含煤段:平均厚 110 m,含煤系数 %。 以灰色、青灰色、灰绿色泥岩类为主,夹细中砂岩。 中下部含煤 4 层( 18~ 21 煤), 18 煤底部常见铝质泥岩或鲕状花斑泥岩, 19~ 20 煤间有 1~ 3 层薄 层硅质岩,富含海绵骨针。 第七含煤段:平均厚 130 m,含煤系数 %。 以灰色岩性为主,少见青灰色。 由泥岩、粉砂岩、砂岩组成,含劣质煤 5 层( 22~ 25 煤),而且常相变为炭质泥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 页 (4)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 P2sh) 地层厚度 260 m。 为一套杂色非含煤地层,由灰色、灰绿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含砾石砂岩组成,多紫红色花斑泥岩。 底部为灰白~浅红色含砾中粗砂岩与上石盒子组分界。 二叠系的沉积环境是从陆表海海湾发展而来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经历了海湾充填、树枝状、网状河体系,转入河口湾海湾环境 ,进而发展到上三角洲平原、陆相冲积平原沉积。 4) 三叠系( T) 是一套红色碎屑岩,由棕红、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 厚度不详。 与下伏石千峰组呈整合接触。 5) 第三系( R) 中新统:分上下两段。 下段为强隔水组,厚 0~ m,平均 37 m。 由灰绿色棕红色粘土组成,局部夹泥灰岩薄层和薄层砂层透镜体,底部有 0~ m碎石层;上段为弱含水组,厚 0~ m,平均 m。 总体以灰绿、褐黄、赭红等杂色粘土为主,夹多层砂体,与粘土交互成层,砂体因相变而发育不等,分布不均。 本统遇基岩古潜山 缺失。 上新。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张集煤矿15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向西北延伸与 F1断层相交,向东南延伸与 F47断层相交。 该断层由东一、东二、西一采区上山和西翼- 170m 运输大巷揭露,在山西组由南四采区下山穿过并由 754 材料道、南三采区横管等处揭露,故该断层控制可靠。 F46断层切割了下石盒子组、山西组 和太原组三组煤系地层,并把庞庄背斜分割成东西两段。 (3)陷落柱 自 1983 年东城井 756 工作面发现陷落柱至今,本井田内共发现 11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煤尘的防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防火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 矿井 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次设计根据开滦煤业公司水文地质部门对矿井涌水量的批复,结果如下: 本设计进行 300 水平的排水设计,设计的有关资料如下: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 ,最大涌水量为 279m3/h,涌水时间为 50d,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37m3/h,涌水时间为 315d,矿井水密度为 1015Kg/ m3。 根据会议纪要所确定的原则,以上水量预计结果可作为本次设计的依据。 ( 4) 煤质的牌号及用途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键入文字 ] 确定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的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总等积孔 .............
图 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地形河流 内陆地 区 部分地形平坦,地面标高由 +~ + m,坡度较小,属滨湖冲积平原。 崔庄煤矿西侧最大的地表水体为昭阳湖,沿湖东岸为北东向的大运河,区内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靠近运河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湖区常年积水,水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涝季积水较深,旱季部分地段成为沼泽。 历年平均水位为+~ + m,最高水位达 + m ( 1957 年 7 月)。 气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