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崔庄煤矿15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地形河流 内陆地 区 部分地形平坦,地面标高由 +~ + m,坡度较小,属滨湖冲积平原。 崔庄煤矿西侧最大的地表水体为昭阳湖,沿湖东岸为北东向的大运河,区内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靠近运河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湖区常年积水,水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涝季积水较深,旱季部分地段成为沼泽。 历年平均水位为+~ + m,最高水位达 + m ( 1957 年 7 月)。 气象特征 该区气象属华北类黄河南区,为季风型过渡性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夏季 炎热、秋季多雨、冬季寒冷的特点。 据滕州市气象局、微山县气象站和二级坝水文站提供的资料: ( 1) 气 温 历年平均气温为 ℃ ,一月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 ℃ ,七月最热,最高平均气温为 ℃ ,极限最低气温为 ℃ ( 1967 年 1 月 3 日),极限最高气温为 ℃ ( 1966 年 7 月 1819 日)。 ( 2) 降 水 历年雨季一般开始于 6 月下旬,以 8 月份雨量最多, 9 月中旬结束。 历年最大降水量为 mm( 1964 年) ,历年最小降水量为 mm ( 1981年)。 平均降水量为 mm,其中日最大降水量为 mm( 1958 年 6 月 30日)。 ( 3) 湿 度 近十五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9%,最小相对湿度为 4%( 1988 年 1 月 22 日),历年最小相对湿度为 1%( 1962 年 3 月 23 日)。 ( 4) 蒸发量 近十五年平均蒸发量为 mm,年最大蒸发量为 mm( 1988 年) ,年最小蒸发量为 mm( 1991 年)。 ( 5) 气 压 近十五年平均气压为 毫巴,最高气压为 毫巴( 1993 年 12 月17 日),最低气压为 毫巴( 1993 年 4 月 23 日)。 ( 6) 风 季风带的特点是四季风向变化较大,全年以东南风为多,其次是南风和东风。 春、夏、秋三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西北风、东北风较多。 四月份和夏季大风较多,近十五年平均风速 m/s,最大风速 m/s( 1988 年 1 月 22 日),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3 页 历年最大风速 29 m/s( 1969 年 7 月 22 日)。 ( 7) 积 雪 近十五年平均积雪厚 cm,最大积雪厚 6 cm ( 1990 年 1 月 31 日),最小积雪厚 1 cm( 1988 年 12 月)。 ( 8) 冻 土 近十五年最大冻土深度为 14 cm( 1988 年 12 月 17 日),最小冻土深度为 5 cm( 1992 年),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 30 cm( 1963 年 2 月 5 日)。 历年最早冻结日期为 10 月 28 日( 1966 年),历年最晚解冻日期为 3 月 25 日( 1970 年)。 ( 9) 地 温 近十五年平均地温 ℃ ,地面极端最高值为 ℃ ( 1988 年 7 月 8 日),极端最低值为 ℃ ( 1991 年 12 月 29 日),历年地面极端最高值为 ℃ ( 1958年 6 月 27 日),历年极端最低值 ℃ ( 1964 年 2 月 17 日)。 自然地震 根据山东省地震局( 77)鲁震发字第 83 号文《对滕南矿区地震基本裂度鉴定意见》核定为 7 度区。 1979 年 7 月滕州市地震办公室提供 “枣庄市、滕州市、微山县,根据中国科学院出版的全国地震裂度区划图,定为 7 度区,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 水源 本区第四系含水层,储水丰富,水位浅,水质优良,可做矿井的供水水源。 电力供应 东距本矿约 6km 处有欢城区域变电所 (110kv)110 千伏线路分别引自夏庄变电所、杜庙变电所及大屯电厂。 本矿所需双回路电源均引自该变电所,供电电源可靠。 井田地质特征 地层 腾南煤田属腾县背斜南翼,为一断裂发育的宽缓褶皱区。 地层属华北型沉积,除奥陶系及其以前地层在煤田外围有零星出露外,其余皆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 现将各地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 1)第四系 厚度 ~ ,平均。 呈东北薄,向西南增厚的趋势。 岩性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及粗、中、细砂组成。 上部含砂 3~ 8 层,砂层粒度以中砂、细砂为主,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粘土质含量低,结构松散。 中部含砂 2~ 6 层,砂层粒度以细砂、中砂为主,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粘土质含量较低,结构较松散。 下部含砂 2~ 3 层,砂层粒度以细砂、中粗砂为主,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风化长石为主,含大量粘土质,结构较致密。 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 ( 2)中上侏罗统三台组 最大揭露残厚 ,上部以红色砂岩,砂砾岩为主,砂岩成分以石英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4 页 主,其次为长石,含有少量的白云母,中下部以砾岩、砂砾岩为主,砾石的大小不一,次棱角状,分选性差,铁硅质孔隙式胶结,较坚硬,裂隙较发育。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 3)下二叠统石盒子组 地层保留不全,钻孔揭露残厚 ~ ,岩性主要由灰白色粗、中、细粒砂岩和灰黑色泥 岩及杂色泥岩等组成。 中部含 1~ 2 层柴煤,厚度较小,但层位较稳定,为本组的标志层;底部为灰绿色厚层状含砾中、粗粒砂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含暗色矿物;砾石多由石英、燧石和少量石灰岩块组成。 该层砂岩厚度一般在 左右,上距柴煤 60m 左右,下距 3 上 煤层 75m 左右,为本组地层对比的主要标志。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4)下二叠统山西组 厚度 ~ ,平均 ,由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及煤层组成,共含煤 2 层,其中: 3 上 煤层厚度 0~ ,平均 ; 3 下 煤层厚度 0~ ,平均 , 3 上 、 3 下 煤层局部地段沉缺,但层位稳定,结构较简单,为主要可采煤层。 本组地层上部主要以中、细粒砂岩为主,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并含白云母及其它矿物,多为泥、钙、铁质胶结,分选性、磨圆度较好;中部亦以中、细粒砂岩为主,局部砂质泥岩、泥岩较多;下部以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粒砂岩为主。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5)上石炭统太原组 厚度 ~ ,平均 ,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 沉积旋回结构明显,地层厚度及岩性组合稳定,主要由泥岩、砂质 泥岩、粉、细粒砂岩、石灰岩和煤层组成,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多为深灰~灰黑色、致密,贝壳或平坦状断口,常含星散状、团块状黄铁矿及结核状菱铁矿,产植物碎片化石,中、细粒砂岩多为灰、灰绿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片及炭屑,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好,夹泥质条带及泥质包体,常见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层面产大量植物碎片化石及炭屑。 共含煤 17 层,多为薄煤层,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为 12 下 、 1 17 煤层。 ( 6)中石炭统本溪组 厚度一般在 38m 左右,为浅海相沉积,一般不含煤,岩性由铁、铝质泥岩、石灰岩和泥岩组成 ,底部常以一层灰绿~紫红色的铁铝质泥岩为对比标志层;中部第十四层石灰岩,乳白~灰色,致密质纯,常有黄铁矿结核,裂隙、溶洞较发育;顶部第十二层石灰岩,灰~深灰色,局部含黄铁矿,裂隙发育,充填有方解石脉,产海相动物化石。 ( 7)奥陶系马家沟组 厚约 750m,钻孔最大揭露厚度 ,主要为灰~灰白色厚层状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灰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 页 煤层特征 煤层特征及煤质 ( 1) 煤层特征 井田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太原组,平均残厚 ,共含煤 19层,由上而下依次为山西组 3上 、 3下 煤层;太 原组 1 12上上 、 12上 、 12下 、 114下 、 15上 、 15下 、 1 1 18上 、 18中 、 18下 煤层。 煤层平均总厚度 .,含煤系数 %。 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者 5层,即山西组 3上 、 3下 煤层、太原组 12下 、 117煤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 ,可采含煤系数 %。 各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厚度、层间距、结构、可采性指数、厚度变异系数、稳定性等特征详见表 11。 ( 2) 煤质及用途 本井田各煤层煤质稳定,工业牌号单一。 属中等变质程度的气煤和肥煤。 挥发分和胶质层厚 度变化至上而下逐步增大。 山西组为低灰、低硫煤,太原群为低 中灰、中 富硫煤。 各煤层含磷量均很低。 可选性为易选煤。 精煤回收率为优等。 山西组煤可为良好的炼焦或配焦用煤,太原群煤亦可做配焦煤。 各煤层均具有较高的发热量、高灰熔点,可做良好的动力用煤。 (煤质特征表 12) 地质构造 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伴有宽缓的次级褶皱 (崔庄背斜、柴里向斜 ),断裂构造较发育,截止目前已发现落差大于等于 10m 的断层共1 条。 井田内落差小于 10m 的小断层较发育,走向一般为北东向,少量为北西向,落差一般多 在 3~ 5m 左右,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 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断层特征表 13)。 表 11 崔庄煤矿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煤层编号 3 上 3 下 12 下 16 17 全 井田 两极 厚度 0~ 0~ 0~ ~ ~ 平均 厚度 可 采区 两极 厚度 ~ ~ ~ ~ ~ 平均 厚度 极值层间距 ~ ~ ~ ~ 平均层间距 可采性指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 页 表 12 崔庄煤矿主要煤质指标一览表 变异系数(%) 煤层稳定性 较稳定 较稳定 较稳定 稳定 极不 稳定 煤层结构 较简单 简单 较简单 较简单 简单 可采性 大部可采 大部可采 大部可采 大部可采 局部可采 煤 层 3上 3下 12下 16 17 工 业 分 析 水分 Mad (% ) 原 ~ (10) ~ (11) ~ (11) ~ (10) ~ 浮 ~ (10) ~ (11) ~ (11) ~ (10) ~ (6) 灰分 Ad (% ) 原 ~ (10) ~ (11) ~ (11) ~ (10) ~ (6) 低中灰 浮 ~ (10) (11) ~ (11) ~ (10) ~ (6) 挥发分 V daf (% ) 原 ~ (10) ~ (11) ~ (11) ~ (10) ~ (6) 浮 ~ (10) ~ (11) ~ (11) ~ (10) ~ (6) 高挥发分 全 硫 St ,d (% ) 原 ~ (9) ~ (10) ~ (10) ~ (10) ~ (6) 低硫分 中高硫 高硫分 浮 ~ (5) ~ (3) ~ (4) ~ (6) (1) 磷 Pd (% ) 原 ~ (7) ~ (7) ~ (7) ~ (7) ~ (2) 低磷 特低磷 浮 ~ (2) ~ (2) (1) (1)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 页 水文地质 崔庄煤矿西侧最大的地表水体为昭阳湖,沿湖东岸为北东向的大运河,区内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靠近运河有大面积的沼泽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为 + m。 西北部的田 岗断层在湖下向南西延伸,由于第四系粘土层的隔水作用,阻止了地表水沿断层渗入井下。 田岗断层下盘的奥陶系石灰岩,富水性很强,抬起后,可通过和煤系含水层对口接触补给煤系含水层。 含水层 区内主要含水层自上而下分布有:第四系砂层、上侏罗统砾岩,山西组 3煤顶部砂岩、太原组第三、第十 下 层石灰岩,奥陶系石灰岩。 现分述如下: ( 1) 第四系砂层含水层 第四系覆盖全区,厚度 ~ m,平均 m。 呈东北薄,向西南增厚的趋势。 根据岩性和富水性特征分上下两组。 上组由黄褐色粘土、砂质粘土、砂层等组成。 一般厚 30 m。 夹砂 2~ 3 层,局部达 5 层。 砂层累厚 10 m 左右,富水性强。 据邻矿蒋庄煤矿上组砂层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 L/,静止水位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