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一中新课改实施情况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 22%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 总的来说,学生对教师的普 遍印象还是传统的‚教书匠‛的形象。 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书匠‛的旧形象,从而转变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的促进者。 ( 9) 本调查通过‚新课程改革之后,你对老师新的教学方法持何态度‛,从侧面反映学生对新课改的教学模式的适应情况。 4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 36%的学生认为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表示满意。 这表明,虽然新课程改革虽然实施多年,但是,由于受到高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未有太大的改变,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 10) 本 调查通过对新旧课程的比较,进一步显示新课改的优缺点。 46%的学生喜欢新课程,因为新课程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3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意向, 11%的学生则比较喜欢旧课程 (见图九), 认为旧课程更好地同学的理由主要是:新课改许多都流于形式,学校各层执行力不强,为学生徒增负担,还不如不实行新课改,维持旧样子,更适应高考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更实用。 由此可见新教材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方面,改革的还是十分成功的,但是逻辑性相对于老版教材还有所欠缺。 图九 二、 新课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 教师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存在问题,不能很好的掌握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方法。 1. 在新课改实行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图了搞活课堂气氛,忽视 了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 不论什么内容,都搞分组讨论,搞合作式学习,表面上全员参 与,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从而也使一部分学生产生惰性。 3. 一堂课教学方法过多,希望使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能够表现出来,以致老师上课时间紧张,学生思考的时间短。 这样快的节奏不仅容易使得学生感到疲惫,也使老师顾此失彼,让一堂课失去了重点。 4. 用课件代替粉笔,黑板,甚至代 替了学生的思考。 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做了精美的课件,还配了音乐,加了一些历史影片,这样做是好的,但对内容的处理上,却显得不够:一是课件放映太快,还没等学生理解就过去了;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还没怎么思考,答案就放映出来了;三是整堂课流水似的放映课件,几乎没有什么板书,使得课堂内容失去了整体感。 (二) 、 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思想的影响。 在新的考试方案没出台前,学校、教师失去了教学方向,这实际上反映了学校、教师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习惯了围绕考纲教学的教师,在考试方案没有下来之前,教学思想也都逃脱不了课堂灌输的习惯,讲课时,事件总忘不了强调时间、背景、人物、经过、结果、影响和意义,生怕那一点没讲到。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也没有哪所学校愿意‚冒险‛,因为怕影响学校的前途。 正是出于这种顾虑,才束缚了学校、教师的行为,这也正是影响当前新课改‚不新‛的最大因素。 (三) 、 受评价机制的影响 领导说上课时新课改精神要体现出来,但在评价教师业绩 时则单纯以分数是论,同时在考试方式上仍没有多大的变化,这种评价机制和考试方式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思想,甚至扼杀了教师的大胆想法。 由于各个学校都是刚进入新课改,对教师的评价几乎还是老一套,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从根本上否定了素质教育 2,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别人怎样教,我就怎样教‛的思想难免会产生。 每个教师都不愿在同行的评比中甘处下风,所以,在教学中不敢或不愿实施自己的想法。 (四) 、 这种改革方案没有落到实处,都只是一种形式主义。 关于上级领导的改革方案,学校并没有认真落实,导致改革方案成为一纸空文。 究其原 因,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决策问题,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是最终的考察方式是高考,是学习成绩。 所以为了不影响学生成绩,不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把一切与考试成绩无关的活动剔除,不管是选修课还是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新课程改革下有综合考评制度,但由于其与高考无关,理所当然的成为一种形式,所以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疗法。 三、 建议及策略 基于以上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西安市长安一中新课改实施情况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