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四矿12mta矿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行,水的静储量逐渐消耗。 矿井的涌水量将会逐渐减少,并趋于相对稳定。 7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由于地质报告没有明确提出矿井 的瓦斯等级,故 本设计只能根据集贤矿井的煤尘及瓦斯情况来推算, 确定本矿井初期的瓦斯等级为 低 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为 m3/t。 并且本矿井 基本没 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燃发火倾向。 煤质、牌号及用途 本矿井煤的挥发份一般大于 40%, 属于低变质煤 ,粘结性较低,煤种主要是气煤,长焰煤次之。 煤中磷,硫的含量很低,可作优良的配焦和化工精煤,副产品可供动力和民用。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本矿所在地区,从 1965 年就开始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先后经过普查,详查一区精查等阶段。 采用了钻探,探井和地震相互配合的综合勘探手段。 精查 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比较齐全。 精查阶段,查明了主要断层和构造及煤层厚度,结构和分布范围;比较可靠地提供了煤层层位的相对资料和测井成果。 矿井涌水量是用类比法推算的,瓦斯等级也是推算的,所以可靠性都不足,待矿井建成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 8 第 2 章 井田境界 储量 服务年限 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 、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依据; ,以利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置,合理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 井田周边情况 井田 处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 井田东南部有双山子标高 +,西依索利岗山标高 +,南临完达山北巍。 北面广阔平坦 .东荣四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煤田东南端,本矿西临近东荣三矿 ,立井开拓。 东以勘探线为界。 西南距离福利屯 32km。 福前前铁路在东荣矿区南部边缘约 3km,交通便利。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随着 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水平的全面提高,井田范围内的储量会越来越精确,可能在更深部 将 发现可采煤层。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设计井田范围内计算的煤层有 1 1 26 三 层,各煤层储量计算边界与井田境界基本一致。 矿井储量是指矿井内所埋藏的数量,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数量。 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平衡表内 A+B+C 级储量的总和。 矿井设计储量是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后乘 以采区回采率的储量。 9 保安煤柱 为了安全生产,本设计矿井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留设保安煤柱如下: 30m~ 50m 保安煤柱; 30m 保安煤柱; 15m 宽围护带; 20m 宽围护带; 5.煤层大巷两侧煤柱各宽 50~ 100m。 按以上方法计算得:工业广场煤柱损失: ; 断层、地面、边界保安煤柱损失: ; 开采损失量: ; 总损失量: ; 损失率: % 表 21 可采煤层储量计算总表 ( 单位:万 t) 水平 煤层 煤柱永久损失 可采储量 工业场地 井田境界 断层 可采损失 合 计 一 水 平 16# 71. 57 42. 27 60. 89 450. 19 6249. 20 1350. 59 18# 82. 57 48. 75 70. 25 519. 38 720. 95 1558. 16 26# 93. 60 55. 32 79. 65 588. 74 817. 31 1766. 20 合计 247. 74 146. 34 210. 79 1558. 31 2163. 18 4674. 95 二 水 平 16# 57. 39 33. 90 48. 83 360. 99 501. 11 1082. 99 18# 66. 22 39. 11 56. 33 416. 47 578. 13 1249. 44 26# 75. 07 44. 34 63. 87 472. 10 655. 38 1416. 27 合计 198. 82 117. 35 169. 03 1249. 56 1734. 62 3748. 70 三 水 平 16# 57. 15 33. 75 48. 61 359. 36 498. 87 1078. 08 18# 65. 93 38. 39 56. 08 414. 59 573. 53 1243. 77 26# 74. 74 44. 15 63. 59 469. 96 652. 44 1409. 85 合计 197. 82 116. 83 168. 28 1243. 91 1726. 84 3731. 70 全 矿 合计 644. 24 380. 82 548. 10 4051. 78 5624. 64 12155. 35 10 储量计算方法 业储量计算 : 计算公式如下: 块段储量 =块段面积平均倾角余割块段平均厚度 视密度 . 7 713c o 5 0 0 0 055 cZ Mt 根据原 东荣矿区 初步设计储量诸图,通过等高线块段法计算本井田工业储量为 , 可采储量。 损失量包括工业场地损失,断层,地面 边界保护煤柱损失,开采损失量总共。 各煤层工业储量见表 21可采煤层储量计算总表。 计算公式如下: CPZZ c )( 式中: Z —— 可采储量, Mt cZ —— 工业储量, Mt P —— 永久煤柱损失, Mt C —— 采区回采率 ,厚煤层不低于 ;中厚煤层不低于;薄煤层不低于 ;地方小煤矿不低于。 计算得: ) 7( Z Mt 经各煤层可采储量计算,汇总计算出本设计 井田可采储量为。 储量计算的评价 储量是安排矿井建设计划和确定其规模的主要依据之一。 目前在地质勘探阶段,只按煤厚,灰分,发热量等几项指标划分能利用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采用几何方法计算煤层面积时,方法简单但精度不高。 采用等高线法计算是,结果较精确。 本设计井田的各类储量计算严格执照有关规定执行。 由于 本人知识 水平 和能力 所限,储量计算设计所得到的各种储量与实际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根据粗略估算大约在千分之 左右。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矿井工作制度 该设计矿井年工作日确定为 330 天,矿井每日净提升 16 小时,采用 “ 四六 ” 工作制制度。 11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本矿井已查明的工业储量为 ,,估算本井田内工业广场煤柱,境界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占工业储量的 %,各可采层均为厚煤层,按矿井设计规范要求确定本矿的采区采出率为 75%,由此计算确定本井田的可采储量为。 根据东荣四矿资料描述,煤层储量适中,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煤层生产能力大以及煤层赋存深等因素,初步决定采用大型矿井设计。 生产能力 大小主要根据井田储量、煤层 赋存状况、地质条件等情况来确定,还应该考虑到当前及今后市场的需煤量。 根据该井田的实际情况, 拟定 确定三个方案,即矿井生产能力为 , ,分析论证如下, 各 种矿井年生产能力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 A: 方案 B: 方案 C: 上述三种方案,具体选择哪一种,还应该根据矿井服务年限 是否合理 来确定。 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公式如下: )/( KAZT 式中: Z ——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Mt; A —— 矿井生产能力, Mt/a; K —— 矿井储量备用系数, K =~。 根据本矿井实际情况,取 K =。 依据以上拟定的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的确定现提出三种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 A: )/( KAZT = /( 150 ) =; 方案 B: )/( KAZT = /( 120 ) = 方案 C: )/( KAZT = /( 90 ) =; 参照《煤矿工业设计规范》规定,方案 B 较为合理,即:矿井生产能力为 ;矿井服务年限为 T= a。 12 第 3 章 井田开拓 概述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 拓方式概述 东荣四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煤田懂南端, 本矿西领东荣三矿,三矿采用双立井开拓。 西南距离福利屯 32km,经福利屯到矿物局所在地双鸭山市 40km。 福利屯至 福锦县 穿过本井田中部。 福前铁路在东荣矿区南部边缘约 3km 处通过。 交通便利。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主要因素包括: 地形地貌和地面外部条件; 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表土层情况)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施工技术和设备条件;技术装备和工艺系统条件;总体设计和矿井生产能力要求等。 对以上各种因素要综合研究,通过系统优化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影响本设计井田开拓方式的具体因素如下: ( 1)地表因素: 本井田属于 缓 平原地形,地表平均标高 +89m。 ( 2)煤层赋存情况 整个井田的煤层上部标高在 150m,下部标高在 800m,西部和东荣三矿为界 ,东部以勘探线为界。 整个矿区共有三层可采煤层,即 1 1 26,全区发育。 煤层走向长度为 ,倾向。 本井田煤层系缓倾斜中厚煤层,平均倾角在 13176。 左右。 ( 3) 其他因素 本井田没有大的河流,只有二道河子季节性河流从西南两个方 向流人本井田。 松花江位于本井田的北部,距离井田较远对本井田开发影响不大。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 1)贯彻执行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 ,为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投资少、成本低、效率高创造条件.要使生产系统完善、有效、可靠,在保证生产可靠和安全的条件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尢其是初期建设工程量,节约 13 基建工程量,加快矿井建设. 合理开发国家资源,减少煤炭损失。 ( 2)合理集中开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为集中生产创造条件。 ( 3)必须惯彻执行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要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创 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巷道维护量,使主要巷道经常性保持良好状态。 ( 4)要适应当前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供应情况,并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采煤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 根据用户需要,应将不同煤质,煤种的煤层分别开采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合理的开拓方式,一般应在技术可行的多种开拓方式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 开拓方式按照井筒的倾角不同(水平、倾斜、垂直)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综合开拓方式(平、斜、立井中的任何二或三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开拓)等四种方式。 开 拓方式依据井筒 (或平硐)与煤层位置的不同又有若干分类。 ① 斜井开拓:对于表土层较薄、煤层赋存较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煤田,一般都可以采用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在各种倾角煤层开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平硐开拓:在侵蚀基准面以上的山岭或丘陵地区的煤层,由地面开凿通向煤层的平硐,可利用平硐开拓煤田的全部或一部分。 ③ 立井开拓:适应性很强,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同时在技术上也成熟可靠。 一般在表土层厚、煤层赋存深时,应采用立井开拓。 : 平硐开拓是最简单的开拓方式,有很多突出优点。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平硐开拓 方式是否可行。 参照平硐开拓方式适用条件,结合本设计井田的地形地质及煤层赋存特征可知:平硐开拓方式的条件不具备。 因此,平硐开拓方式对本设计井田不适用,排除采用平硐开拓方式。 立井开拓和斜井开拓方式在技术上均可行,综合开拓虽然对工业广场布置和井底车场要求很高,但针对本井田的地质状况,综合开拓方式也可行,应该予以考虑。 14 依据本井田的地质状况、煤层赋存情况及井型、服务年限等要求,对本井田开拓方式选择提出三种方案: ①方案一:双立井开拓方式 ②方案二:双斜井开拓方式 ( 1)技术比较 方案一:双立井开拓方式 优点:① 对于开采深部赋存煤层有长处 ; ② 通风断面大,风阻小,满足大风量要求 ; ③ 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 ④ 适应性强,技术成熟可靠 ; ⑤ 便于井筒延伸。 缺点:① 需要大型的提升设备; ② 初期投资大,建井期限稍长; ③多水平开拓,立井石门长度大,掘进工程量大,掘进费用高。 方案二:双斜井开拓方式 优点:① 井筒设备较简单; ② 建井期稍短些; ③ 掘进速度快,初期投资较双立井开拓较省; 缺点:① 通风线路长,通风阻力大,费用增加; ② 井筒过长,煤柱损失严重; ③ 辅助运输时间长 ; ④ 井筒过长,如果地质条件复杂,不易维护,安全性降低。 依据 东荣四矿地质赋存条件,上覆 层大约 220m 左右 ,煤层倾角 13176。 ,故技术上可行的方案有方案一,方案二。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四矿12mta矿井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