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四矿09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3 附录 1 ........................................................................................................................ 44 附录 2 ........................................................................................................................ 55 附录 3 ........................................................................................................................ 75 1 绪 论 在前三年的时候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坐在自己的设计室,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一个矿井。 因为 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 有关矿井的理论知识,当然也包括很多其他知识,包括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与创作、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这一天终于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来临了,我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接受了指导老师布置的任务。 设计是一次用自己的知识创作的过程,它能使我处于不断兴奋的状态。 虽然我这次设计的矿井不能与设计院出来的矿井设计匹敌的, 但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做此次毕业设计。 我不在乎得什么样的成绩,但我只关心我会不会在设计过程中尽不尽全力。 我这次设计的矿井的井型为 ,可采煤层 3层,共约 , 拟采用双立井开拓和分组集中大巷布置,使用普通机械化采煤方法和走向长壁采煤工艺。 拟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划分 14 个采区,达产采区两个。 由于我时间有限,再加上我个人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有限,在设计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教。 2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井田概况 交通位置 东荣四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 井 田东南端。 西南距福利屯 32km,经 过 福利屯到 矿业集团 所在地 —— 双鸭山市为 46km,福利屯至福锦县穿过本井田中部,福前铁路在东荣矿区南部边缘约 3km 处通过。 交通便 利, 交通 位置 图 详见图 1— 1。 图 1— 1 交通位置图 地势河流 井田处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属高河漫滩,地势低平,地面标高 +84~ +87m,井田东部有双山子标高 +,西依 索利岗山 ,标高 +,南邻完达山北麓,背面广阔平坦。 井田内没有大的河流,只有二道河子季节性河流从西南两个方面流入本区。 3 雨季, 而 道河子流量为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在井田内修筑了一些排水渠道,致使湿地面 积有所减少。 松花江位于 本 井田 北部,距离井田较近,距离约 38km。 水源 及 电源 本区内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地下含水量 还算 丰富,供水水源充足。 双鸭山地区现有区域变电站两座及正在 兴建的小型核 发电厂一座。 在矿区总体设计阶段,供电电源方案已达成协议。 所以,供电电源 容 易解决。 气象和地震 本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气温较高。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 ℃,最低气温可达 36℃。 年降水量 ~ ,年蒸发量~。 年平均风速 ~ ,最大风速 25m/s,风向多偏西北。 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为 冻结期,最大冻结深度 ~。 根据国家地震局资料,集贤矿及其邻区地震裂度在 5176。 以下, 历史上 无强烈的地震记载。 煤田开发历史及近况 双鸭山 矿业集团 生产矿井 8 对,本井田没有正在生产、建设及停闭个矿井,更 没有小煤窑。 但在井田外的西南方约 15km 处有正在生产的双鸭山 矿业集团矿,西南约 18km 处有集贤升平小煤矿。 集贤煤矿采用立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 ,一水平标高为 150m,目前正开采 8, 15和 16三个煤层,共布置四个采区。 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 104m3/h,最大涌水量为 186m3/h,矿井瓦斯不大, 属于 低瓦斯矿井。 地质特征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本设计矿井 的可采煤层均赋存在上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组 ,其上 为 鸡西群穆棱组, 在穆棱组上覆的第三、第四纪地层。 晚侏罗纪煤系地层不整合于元古界 —— 古生界机床之上,机床由元古界麻山群泥盆系青龙山组及浸入的花岗岩组 成,地层系统表详 见表 11。 第三系地层,除在井田极少数块段缺失,形成“天窗”外,其余各处广泛存在。 该地层由粉砂岩、泥岩组成。 岩石胶结松散,以灰绿色为主,厚度变化不大。 第四系地层在井田内 广泛分布。 主要有砾砂和粗砂组成,中间夹有不连续的亚粘土,在砂层上,赋有粘土的层厚 7— 10m 的黑腐植土,区内第四纪层厚为东西薄,中间厚,南部薄,北部厚。 4 表 11 地层系统表 界 系 统(群) 组 厚度( m)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10~ 20 全新统 温泉河组 20~ 40 上更新统 顾乡屯组 10~ 40 中更新统 40~ 80 下更新统 白山土组 15~ 50 第三系 上全新统 福锦组 121 中生界 侏罗系 上统 (鸡西群) 穆棱组 7570 城子河组 930 东荣组 250 古生界 中统 青龙山组 不清 元古界 麻山群 不清 上侏罗系上统鸡西群城子河组,为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该层主要由灰白色长石、砂岩、灰色粉砂岩及少量的泥岩、凝灰色砂岩和砂质泥岩等组成,含煤地层特征详见图 1— 2 含煤地层综合柱状图。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本设计矿井 位于三江盆地的西部,是中生代以来的一个断馅 —— 坳陷地。 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北段由一些一级隆起带和坳陷带组成。 本设计矿井的区域构造主要受华夏系和北西向构造应力场的控制,由前 者派生的次级构造占明显优势,在本设计矿井范围内主要有如下 3条断层,其详细情况 详 见表 1— 2。 表 1— 2 断层特征表 序号 编号 产状 性质 落差( m) 可靠性 备注 倾向 倾角 ( 176。 ) 1 F84 北西 向 40~ 130 正断层 9~ 30 可靠 2 F9 北东向 45~ 60 逆断层 41~ 130 可靠 3 F32 北东 向 10~ 40 逆断层 5~ 16 可靠 4 F70 东向 10~ 30 逆断层 50~ 120 不可靠 边界 5 地层系统界 系 统M2界生中J系罗侏上统罗侏M3柱 状煤层号煤层(m)地层厚(m)岩层名称岩 性 描 述40 表土层 粗砂岩浅灰色、石英颗粒、曾状构造、泥质胶结 煤 黑色、半亮型、无夹矸、媒质好粉砂岩灰色、水平层理、致密坚硬14 煤黑色、半亮型、无夹矸、媒质好粉砂岩 灰色、水平层理、致密坚硬中砂岩灰白色、石英粒粉、坚硬、层理不明显粉细互岩灰色、石英沙砾、硅质胶结、坚硬28 煤黑色、较硬、半亮型、具有玻璃光泽粉砂岩 灰色、水平层理、致密坚硬粉细互岩 灰色、石英沙砾、硅质胶结、坚硬细砂岩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13230 煤 黑灰色、半亮型、沥青光泽细砂岩夹中砂岩 图 12 煤层综合柱状 煤层的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本设计矿井 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采煤层均集中于鸡西群城子河组,该组地层总厚度为 ,煤层的平均可采厚度为 ,可采煤层有 14, 28和 30共三个煤层,其倾角在 12176。 左右。 可采煤层特征如下: 14煤层 : 全区发育且稳定,为本 区 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煤层结构简单,煤6 层较稳定,在煤层内含有少量的矸石,煤层厚度 ~ ,平均厚度 ,视密度 为。 顶板为粉砂岩,细砂岩 , 底 板 为粉砂岩及含炭粉砂岩,下距 28煤 层 约 170m。 28煤层 : 全区发育稳定,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煤层结构简单,煤层稳定,在煤层内没有矸石,煤层可采厚度为 ~ ,平均厚度 , 视密度 为 t/m3。 顶板为粉砂岩,底版为粉砂岩及细砂岩,下距 30煤层 约 15m。 30煤层 : 基本全区发育,为本区可采煤层之一,煤层结构简单,煤层稳定,在煤层内含有少量矸石,煤层可采厚度为 ~ ,平均厚度 , 视密度为 t/m3。 顶板为细砂岩,中砂岩,底 板 为粉砂岩及细砂岩。 岩层性质 、 厚度特征 本区内岩性较细, 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粉细互层 及煤层组成,仅有较少的粗砂岩、中砂岩、 含烁砂岩。 本区 煤层和岩层的物性差异均比较明显,各岩层的 视 密度差别较小(见表 1— 3),用物理特性探测各种岩层反映 比较 明显,岩石硬度多数为中等硬度的砂岩类。 表 1— 3 岩层特征表 名 称 容 重 kg/cm3 孔隙度 % 抗压强度 102kg/cm3 抗拉强度 102 kg/cm3 变形模量 102kg/c3 弹性模量 kg/cm3 砂岩 ~ 5~ 25 2~ 20 ~ ~ 8 1~ 10 砾岩 ~ 5~ 15 1~ 15 ~ ~ 8 2~ 8 泥岩 ~ ~ ~ 2~ 7 5~ 10 页岩 ~ 16~ 30 1~ 10 ~ 1~ 3~ 8 灰岩 ~ 5~ 20 5~ 20 ~ 1~ 8 6~ 10 井田 内 水文地质情况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在 全矿广泛发展,除山坡地区 较 薄外,其余均很厚,发育的规律为 :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及山区地下水,涌水量为 ~ 7L/( s m)。 第三系孔隙含水层 :在井田内广泛存在,其厚度发育规律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向东变 薄。 涌水量为 ~ ( s m)。 基底岩 裂隙水 :分布于低山和丘陵地带 , 由花岗岩 , 安山岩及变质岩等组成 ,对煤系裂隙含水带补给量微弱 , 而且对矿床充水 几乎 无 影响。 井田内的主要隔水层有第四系顶部 粘 土 ; 中部 粘 土 、 亚 粘 土 以及 第三系泥岩 、 砂岩层。 煤系裂系含水带 : 本含水层是直接充水含水层。 它与第三系有水力联系,但很微弱。 开采初期 , 矿井涌水量 比较 大 , 随着开采的 不断进行 , 水的静储量逐渐消7 耗。 矿井的涌水量将会逐渐减少 , 并趋于 相对稳定。 本设计矿井 最大的涌水量为 , 正常涌水量为。 沼气 、 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由于地质报告没有明确提出矿井的瓦斯等级 , 故本设计只能根据集贤矿井或附近其他矿井 的煤尘及瓦斯情况来推算 , 初步确定本矿井初期的瓦斯等级 ,为 低 瓦斯矿井 , 相对涌出量为 m3/t。 煤质、牌号及用途 本矿井煤的挥发份一般大于 40%, 属于 低变质煤 , 粘结性较低 , 煤种主要是 肥煤。 煤中磷 , 硫的含量 较 低 , 可作优良的配焦和化工精煤 , 副产品可供动力和民用。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本 矿所在地区 , 从 1966 年就开始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 先后经过普查 , 详查一区精查等阶段。 先后 采用了钻探,探井和地震相互配合的综合勘探手段。 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比较齐全。 精查阶段,查明了主要断层和构造及煤层厚度,结构和分布范围 ; 比较可靠地提供了煤层层位的相对资料和测井成果。 8 第 2 章 井田境界 储量 服务年限 井田境界 井田周边情况 本设计井田 以 150m 标高为界 , 深部以 800m 标高为界 , 西与东 荣 三矿 相 邻 ,东以 F70断层为 界。 井田境界 确定的依据 确定井田境界的依据 : ,合理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 ,处理好 邻矿 —— 东荣三矿 的关系 ; , 为矿井发展留有空间; 、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依据; 须 有合理的走向长度,以利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该设计井田 西与东 荣 三矿为邻 , 东部以 F70断层为界,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水平的全面提高,井田范围内的储量会越来越精确, 很 可能在更深部发现可采煤层。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范围内计算的煤层有 1 2 30三 层,各煤层储量计算边界与井田境界基本一致。 矿井储量是指矿井内所埋藏的数量,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数量。 它不仅包含着煤矿在地下埋藏的数量,而且还表示煤炭的质量,反映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四矿09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