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查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重庆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 (指导教师:王圃 ) 重庆大学 应用型大学 (以广州大学为例) 给水排水工程是应用型专业,实践环节较多,包括:实习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和设计环节( 68个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新的培养方案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强化了应用实践性教学环节,使之获得更多研究探索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培养项目名称 参加人员 年级 * 指导教师 项目时间 水库泄水引起的水位变化对藻类生长影响研究 ——国家级 张翔、阎婧、姚婧梅、 张婷婷、张腾璨 05 、 06级 2 年级 龙天渝教授(博导) 郭蔚华副教授 20202020 强化自然复氧的复合生态床用于受污染水体修复研究——国家级 张媛、林洁、 张驰、郭旋、刘淼 06 、 05级 3 年级 周健教授(博导) 付国楷讲师(博士) 林艳讲师(在职博士生) 20202020 含油污泥固化处置研究 ——学校创新基金项目 樊明玉、赖文蔚 何富春、陈园 04 级 3 年级 姜文超讲师(博士) 周健教授(博导) 嘉陵江磁器口古镇河段干支流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张逢、张东波、谢彦波、王志清、傅亚琳 04 级 3 年级 向文英副教授(博士) 邓晓丽工程师 20202020 利用生物操纵作用对养殖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 陈一、吕光霖、孟跃扩、廖冬果、蔡建斌 04 级 3 年级 张智教授(博导) 姜文超讲师(博士) 20202020 专著或论文名称 作者 年级 出版社或刊物 名称 时间、期号 重庆市西部缺水城镇水价改革与居民承受指数研究 陈一、张逢、张媛等 0 06 级 1 年级 《给水排水》 CV 法用于 重庆缺水地区水价调整及居民支付意愿调查 张逢、陈一、干丽莎等 04 级 3 年级 《中国给水排水》 13 质量。 曹勇锋等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参与了国家 “863”等科研课题,经过该阶段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31名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校级创新、优秀毕 业设计(论文);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公开发表论文 9篇,见 下 表。 学生在各类教学、科技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奖情况见下表。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并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使用规范、表达工程意图、科研和协调配合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系统的培养,提高了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的能力。 参加工程实际设计的学生先后有近 20人直接被毕业设计接受单位录用,其中有 6人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设计院、广州瀚华设计公司等单位录用。 历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 100%。 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论文名称 学生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南方居民节水意识调查与节水对策探讨 广东地区江门市给水工程初步设计 中海珠江新城 D76 项目 A栋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广东地区居民节水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 广东省五华市给水工程初步设计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城市排水工程初步设计 珠海市某酒店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城市垃圾渗漏液两种处理工艺的对比实验 余小明等 麦仲文 梁旭斌 熊紫娟 郑晓萍等 刘德灏 卢小琴 叶军 黄建生 学生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者 获奖情况 获 奖时间 1 广东省英德市给水工程初步设计 (导师:荣宏伟) 郑炫妮 广州大学 2020 届创新毕业设计一等奖 2 东莞大厦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导师:樊建军) 庄艳芬 广州大学 2020 届创新毕业设计二等奖 3 广东地区肇庆市排水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林金銮 广州大学 2020 届创新毕业设计二等奖 4 厨房垃圾粉碎机对污水及垃圾成分的影响分析 陈杰、郭冬毅、关彩虹、谢秋香、廖演琴、梁敏玲 广州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 在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 指导下,通过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实施与推广,部分不同类型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见附件。 14 附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本科 培养方案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给水排水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市政工程的本科专业,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广阔的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设计院所、市政部门以及环境保护、化工、轻工、能源、医药等部 门从事教学、科研、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开发和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工作,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市政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水排水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实验技能、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且在环保、化工、轻工等行业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设计、科研、运行管理工作。 本专业坚持 “外语和计算机学习不断线 ”的原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 、施工方法,获得本专业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对给水排水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 主干课程 “水力学 ”、 “水分析化学 ”、 “水微生物学 ”、 “水泵与水泵站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水工艺与工程概论 ”、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 ”、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系统 ”、 “水工程施工 ”、 “水质工程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 “水工艺仪表与控制 ”。 最低毕业学分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和实验环节,毕业设计答辩合格,需修满 学分。 其中必修课 分,限选课29 分,任选课 11 分,方可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学 期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考核 学分 学时分配 总 学时 讲课 实 验 (习 题) 上机 周 学时 15 第 一 学 期 N1120201 N1120200 C1150011 C1150021 C1150031 C1170011 C1240010 C1032020 N1070080 工科数学分析 Ⅱ 代数与几何 大学英语 大学日语 必选其一 大学俄语 体育 思想道德修养 计算机实用基础 Ⅱ 无机化学 Ⅱ √ √ √ √ 90 60 90 30 12 50 60 75 50 90 30 12 30 48 ( 15) ( 10) ( 18) 12 20 小计 392 335 12( 43) 20 22 第 二 学 期 N1120202 N1110021 C1150012 C1150022 C1150032 C1240020 C1170012 T1080101 E1080910 工科数学分析 Ⅱ 大学物理 Ⅱ 大学英语 大学日语 必选其一 大学俄语 毛泽东思想概论 体育 工程图学( CAD) Ⅱ 工程训练(金工实习) √ √ √ √ 90 75 90 30 30 45 2 周 75 70 90 30 30 45 ( 15) ( 5) ( 28) 5 小计 360 2 周 340 ( 48) 5 第 三 学 期 N1120200 N1110022 N1110051 C1150013 C1150023 C1150033 T1032080 C1170013 C1230010 C1240030 N1070220 T1180040 T10801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Ⅱ 大学物理实验 Ⅰ 大学英语 大学日语 必选其一 大学俄语 C 语言程序设计 体育 邓小平理论 国防教育 物理化学 Ⅱ 理论力学 Ⅳ 工程图学( CAD) Ⅱ √ √ √ √ √ 48 75 33 60 60 30 30 10+( 3)周 70 30 45 38 75 60 30 30 30 10 46 30 45 ( 10) ( 5) 33 ( 40) 3周 24 (28) 30 5 5 小 计 32 491 (3周 ) 394 57( 3)周 (83) 35 16 第 四 学 期 C1170014 N1110052 T1270130 T1265030 T1324040 C1240030 E1324070 T1250040 T1180070 N1070230 体育 大学物理实验 Ⅰ 水分析化学 水力 学 测量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测量实习 专业基础 (双语 ) 材料力学 Ⅲ 有机化学 全校任选课 √ √ √ √ 30 30 64 90 44 30 2 周 20 36 60 20 30 40 78 44 30 20 34 34 20 30 24 12 2 26 小计 424 (2 周 ) 330 92 22 第 五 学 期 N1270120 T1250020 T4250030 S1250050 C1160010 E1250230 T1250010 S1250070 C1240040 E1250260 T1060140 水微生物学 水泵与水泵站 土建概论 水工艺与工程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水泵站设计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法律基础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 全校任选课 全校任选课 √ √ √ √ √ 48 24 20 20 36 1 周 48 30 30 1 周 84 20 20 32 24 20 20 36 48 30 30 56 20 20 16 ( 18) 24 4 小计 380 (2 周 ) 336 40( 18) 第 六 学 期 S1250060 S1250100 S1250111 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