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德宝千亩灵芝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得快,由于高温下物质消耗也快,使菌丝反而比在较低温度下生长的弱,为了能培育健壮的灵芝菌丝体,一般取比菌丝体生长最快时培养温度略低的温度,来培养灵芝菌丝体,也就是 2528℃左右,是灵芝菌丝体培育的最适温度。 了解菌丝体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对灵芝的人工栽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2)子实体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子实体的形成分化是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菌体内部生理活性及酶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外界环境 适合其生长时,灵芝就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灵芝属恒温结实型真菌,灵芝子实体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和菌丝体大致相同,一般在, 20— 30℃范围内都能分化子实体原基,发育正常形态的子实体,稍高或低于这个温度区间子实体生长速度就会减慢。 在接近 25℃温度中培养的子实体生长较慢,质地较紧密,皮壳层发育得较好,色泽也光亮。 在 30℃左右的温度中培养的子实体生长较快,个体发育周期较短,质地不如 25℃中培养的紧密,皮壳及色泽也较差些。 从子实体发育质量来看, 25- 30℃是灵芝子实体发生和发育的适宜温度。 湿度 水分是所有生物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水分也是菌丝保持正常新陈代谢、调节菌丝体内外温度的基本物质。 因此,了解菌丝体生长、分化与培养基含水量的关系,以及子实体生长发育与空气中湿度的关系对灵芝的人工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培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自然界中灵芝子实体的分布小环境,都有较高的空气湿度。 其发育离地面近,又正值夏秋多雨季节,这些都充分说明灵芝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 1)菌丝体生长与培养基湿度关系 菌丝体的生长尖端非常细嫩,对环境的湿度极为敏感,培养基中的水分除被菌丝体直接吸收利用外,同时还对维持菌丝生长尖 端的小环境起重要作用。 养基中含水量对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除了水分的直接作用外,还有间接作用。 这种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含水的多少影响培养基的通气性上。 含水量过高,培养基通气性差,好氧的灵芝菌丝体在培养基内部就不能生长或生长极慢,所以,灵芝菌丝生长对培养基的含水量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袋栽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 50- 65%之间,生产上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快速估测,用手抓一把调配好的培养基,握紧,若指缝中渗出水而不下滴,表明含水量比较适宜;若指缝中未见水渗出,表明含水量过低;若指缝中有许多水滴下,表明含水量过高。 而段 要栽培的含水量控制在 33- 48%之间,视段木材质而不同。 菌丝体生长阶段,由于菌丝在培养基物内部生长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所以,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比较低,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 60- 70%。 ( 2)子实体发生和发育与空气湿度的关系 子实体的生长也是依靠由菌丝尖端组成的菌柄顶端或菌伞边缘来实现的。 湿度较低的话这些幼嫩的尖端很快就干死,一旦菌丝尖端死亡,灵芝的生长马上停止。 这就是灵芝的分化和生长需要高湿度的原因。 空气中的湿度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方面空气中的湿度直接影响子实体具分生 能力的顶端,湿度一低幼嫩的顶端就会干死,子实体生长也即停止。 另一方面,空气中湿度的高低对营养基物中水分的蒸发也有很大的影响,空气中湿度越低营养基物中水分蒸发得越快。 因此,比较高的空气湿度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 一般说相对湿度在90%左右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较为合适。 过高,超过 95%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不一定有利,因为空气中过多的水分子会将氧分子排挤走,氧气不足对子实体生长也会不利,同时芝体没有水分的蒸腾也不利于营养的输送。 湿度的控制在灵芝的人工培养中是极为重要的,若连续 1—2 天湿度都低于 60%,这时子实 体具分生能力的顶端由洁白变成灰黄色,这表示顶端已遭受严重破坏,若将这样的子实体再放入90%的相对湿度空气中也不容易恢复它的生长,因此出芝培养时,要时时关注培养室或培养棚的空气湿度。 空气 一切生物与空气的关系都很密切。 高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阳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合成营养物质,向空气中排出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时,又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灵芝是异养性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氧化和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养料,所以不发生光合作用过程,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在它的生命过程 中也只进行呼吸作用。 不同真菌对空气的需求程度有所不同,在密闭试管中生长的香菇菌丝其抑制为 30%左右,而灵芝的抑制率为 80%左右,可见灵芝正常生长对空气要求的严格程度。 空气中通常含有 %的二氧化碳,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灵芝子实体就不能发育菌伞,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灵芝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通常人工培养中出现的灵芝不正常形态大都是由于培养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造成的。 二氧化碳对灵芝菌柄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子实体原基分化以后适当提高培养室二氧化碳浓度,加速菌柄生长,然后使培养室 通风换气降低室中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伞发育,培育成符合需要的灵芝体。 光照 ( 1)光照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一般来说,光照对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只进行呼吸作用的真菌似乎不是必需的。 然而实验已证明,对灵芝子实体的正常发育来说,光照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光照对灵芝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光照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及菌柄和菌伞的生长有明显的向光性。 据研究报道,灵芝菌丝体的生长与光照有明显的相关性,菌丝体生长速度随照度的增加而减慢。 全黑条件下菌丝体生长最快 ,当照度增加到 3000勒克司时,菌丝体每天的生长量不及全黑条件下的一半。 因此光照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同时不同的光质对灵芝菌丝体也 有不同的影响,黄光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蓝光次之,绿光更次,红光的抑制作用最小。 所以菌丝培养室的照明应采用红色光源。 ( 2)光照对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灵芝子实体的发育与光照密不可分,灵芝菌丝体在黑暗环境中生长达到一定阶段,若无光照的刺激,迟迟不发育原基;产生了子实体原基,这时如果放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中培养,就会形成不同的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长成畸形,生长极 为缓慢并瘦弱。 光照不足( 1000勒克司以下)则子实体瘦小,生长减慢,发育不正常。 光照充足则生长迅速发育正常。 因此人工培养时,要得到生长迅速正常形态的子实体除必要的温湿环境条件外,必须使培养室有足够的光照。 同时,光照还可以通过光能的形式,改变灵芝栽培的其它环境因子,间接影响灵芝子实体的生长。 常规季节栽培中,室外栽培的光照基本上是会满足的,而周年栽培的和室内出芝的生产基地出现的冬季产量降低并长成畸形,除了通风和温湿度的原因外,光照不足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 无机盐与生长因子 ( 1)无机盐 主要有磷、钾、硫 、镁离子,菌丝中的磷主要是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并合成核酸类物质。 菌丝能从基质吸收的含磷化合物主要为各种磷酸盐、磷酸腺苷、酪、朊等。 而亚磷酸盐或次磷酸盐则不被吸收。 钾不参与菌丝的结构,但它能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细胞质的胶态,控制着菌丝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同时,钾又对糖代谢和菌丝的生长速度有重要的影响,故钾也是菌丝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当基质中钾的含量低,不能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时,将使糖代谢速度减慢,中间代谢产物草酸不能转化而在菌丝内蓄积,危及菌丝的生长。 硫在菌丝内主要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如半胱氨酸 、胱氨酸、蛋氨酸中都含有硫。 维生素 B环状硫酸胆碱、硫脲、甲基硫醇等化合物中也都含有硫。 菌丝可以吸收基质中无机的硫化物,如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以及硫的氧化物等。 被吸收到菌丝中的硫被直接用于合成各种含硫的有机物。 基质中只需含硫 ~。 镁是菌丝中几种酶的活化剂,可影响对碳的吸收与利用,影响到含氧酸类的浓度;镁还可以与铝、铜和汞等有毒性的离子形成螯合物,减轻对核蛋白、核膜、核酸的毒害作用。 ( 2)维生素 在灵芝菌丝生长过程中主要需水溶性维生素,即维生素 B 类。 在自然条件下,菌丝可合 成维生素 B 类,而不需要外源性维生素。 但在菌丝侵入基质的初期合成维生素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其分裂的需要,此时如果能从基质中吸收适量维生素类、特别是 B 族维生素,对菌的生长是有益的。 在灵芝生长的基质中不缺少维生素B1。 人工栽培时,在培养基中添加少许维生素 B1是有益的。 ( 3)其它生长调节剂 复硝酚钠 在人工栽培灵芝中,在培养基中添加浓度 23 106的复硝酚钠,能促进菌丝生长,明显提高产量。 核苷酸制剂 据报导在琼脂培养基中,添加核苷酸浓度10mg/L,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增加 %,在木屑、棉籽壳、废棉的培 养基中添加该浓度的核苷酸,比对照平均增产 30%以上。 稀土元素 在灵芝人工培养料中添加 50- 100ppm浓度的稀土,菌丝日生长量仅是对照 50%左右,但子实体的产量提高 10- 20%,且子实体的品质得到改善,各营养成分的含量都有明显提高。 酸碱度 酸碱度是指培养基中游离的氢离子浓度,是以其浓度的对数值 pH来表示,当氢离子浓度越高, pH值越低;氢离子浓度越低,pH值越高。 pH值在 1- 14间, pH值 7 时是中性,大于 7 时是碱性,小于 7 时是酸性。 可以用 pH 试纸进行测定,灵芝菌丝对培养基的 pH适应范围是 4- 9,最适 宜范围是 5- 6, 常规原料如原木、木屑、生活用水等组成的培养基灵芝都能生长。 但灵芝菌丝的生长过程中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使培养基酸化, pH 值下降,所以,配制灵芝培养基时要添加 1%的石膏粉,作为缓冲剂,保持培养基的酸碱度不产生大的变化。 五、 灵芝的有效成分与功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灵芝中分离出 150余种化合物,可分为十大类:多糖类、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类、氨基酸及蛋白质类、三萜类、油脂类、有机锗、无机离子等。 由于灵芝孢子的外部包裹了两层坚韧的外壁,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又很难将其打破,因此也就限制 了对其化学组成、生物活性成分的认识,因此传统的药用部位仅限于其子实体。 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技术和孢子破壁技术的发展,使得灵芝孢子(粉)作为灵芝的又一药用部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对灵芝孢子粉的研究日益增多。 灵芝孢子 粉 有效成分 的化学成分 灵芝孢子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类、糖肽类、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甾醇类、三萜类、生物碱类、脂肪酸类、内酯和无机离子等。 灵芝孢子蛋白质含量达 18%,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等机体必须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均高达 10g/kg。 维生素类主要是维生素 E,其含量超过 60mg/100g,另外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 C。 灵芝孢子中富含多糖和寡糖,其中二糖、三糖、四糖分别是 19 167和 250mg/100g。 固醇类有麦角甾 7, 22二烯3β 醇( ergosta7, 22diene3ol)、β 谷甾醇;从赤芝孢子粉的酸性提取物中分离到了一些三萜类化合物,它们是赤芝孢子酸 A、 B、 C 和 E( ganosporeic acid A、 B、 C、 E)和ganodermanontrol。 三萜类是灵芝子实体中含量高而且种类颇多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种类超过 100种,但在灵芝孢子粉中尚未找到如此多的三萜类物质。 由于三萜类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三萜类化合物在灵芝子实体与孢子中的差异暗示了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灵芝孢子中的脂肪酸类有二十四烷酸( C24)、硬脂酸( C18)、棕榈酸( C18)、二十二烷酸( C22)等。 内酯类属五环三萜内酯 , 有赤芝孢子内酯( ganosporelactone) A 和 B。 生物碱类有胆碱( choline)、甜菜碱( betaine)和硫组氨酸甲基内胺盐。 灵芝孢子中的无机元素有钙、磷、铁、镁、钠、锌、锗、硒等,其中有机锗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防 治有密切的关系。 灵芝孢子粉的药理作用 ( 1)抗癌作用 灵芝孢子粉有明显的抑制移植性动物肿瘤小鼠肝癌肿瘤、小鼠肉瘤 180(S180)及小鼠网细胞肉瘤( LⅡ)生长的作用。 在2~8g/(kg d)的剂量范围内灌胃( ig)给药 7d后对小鼠肝癌、S180和 LⅡ的抑瘤率分别在 ~%、 ~%和~%之间,并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灵芝孢子粉的醇提取物在体外具有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灵芝孢子粉醇提取物在 1mg/mL时对人宫颈癌细胞 HeLa、人肝癌细胞 HepG人胃 癌细胞 SGC790人白血病细胞 HL60 和来源于小鼠的白血病细胞L1210均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 灵芝孢子粉对荷 HAC肝癌小鼠 T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体外细胞杀功能以及肿瘤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小鼠总 T 细胞、T 辅助细胞明显上升。 在对小鼠肝癌细胞株 HAC、小鼠白血病细胞株 YAC1 和小鼠肥大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 P815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中灵芝孢子粉组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 %和%,灵芝孢子粉的总抑瘤率为 %。 说明灵芝孢子粉能激活和提高特异性( CTL)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 NK、 LZK) 的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2)免疫作用 灵芝孢子粉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糖皮质激素有拮抗作用。 灵芝孢子粉水提取物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β 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及过氧化氢含量,并能对抗糖皮质激素对小鼠脾脏 DNA合成的抑制。衢江区德宝千亩灵芝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