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养殖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填补种鼠作为商品鼠出售后留下的产能缺口。 皇竹草场建设 皇竹草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直立 丛生,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单株每年可分蘖 8090 株,堪称草中之皇帝。 因其叶长茎高、杆型如小斑竹,故名称皇竹草。 皇竹草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属四碳植物。 21 别名:王草,皇竹、巨象草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 生物学特性:皇竹草是由象草和非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品种,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的植物。 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和我国南方栽培。 22 皇竹草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根系发达,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 株高可达 45 米,节间长 厘米;有 1530 个有效分蘖,每节着生 1 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 60— 132 厘米,叶片宽 36 厘米, 8 个月共生长 35 片叶。 密集圆锥花序,长 20— 30 厘米,但在温带地区 栽培多不抽穗,因此,只能利用腋芽进行无性繁殖。 皇竹草系热带生长的植物。 据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报道, 12— 15℃条件下开始生长, 2535℃为适宜生长温度,低于 10℃时生长受到抑制:低于 5℃时停止生长:低于 0℃需采取保护措施。 1999 年 23 12 月 23— 24 日,福建农业大学菌草所菌草圃的最低温度为 — 2℃皇竹草顶叶片被冻枯。 皇竹草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 4— 碳酸 羟基丁二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即光合作用生化途径为 C— 4 途径,属典型的四碳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据测定,皇竹草光合速率为 50。 70 毫克二氧化碳/平方分米小时 (Cooper, 1970)。 在我国南方种植产量可达 300 吨/公顷以上。 皇竹草光合与蒸腾之比较低,因此,皇竹草的生长除需高温外,还需湿润的气候,要求年降雨量达 1000 毫米以上。 皇竹草能耐受短期的干旱,但不耐涝。 皇竹草是优质造纸及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原料 江苏省造纸学会,首次从制浆造纸 角度对皇竹草生物学特性、纤维形态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化学组分为:灰分 %,克拉森木素 %,综纤维素 %和戊聚糖 %。 其纤维形态特征为:纤维长度 1260μ m,长宽比 113;表皮区、中间区和内圈区的壁腔比分别为 、 和。 研究结果表明,皇竹草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原料。 根据西北轻工学院研究室化验分析报告 :皇竹草纤维长,纤维含量 %,是甘蔗的两倍。 其蒸煮时间、漂白度均优于麦草、甘蔗,既可制造高档的纸品,又可生产廉价的纤维板用于建 筑装饰工程。 植物学特性 皇竹草属须根系植物,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广。 24 株高 4— 5 米,茎粗 4 厘米,节间较短,节数为 20— 25 个,节间较脆嫩,节突较小。 分蘖多发生于近地表的地下或地上节,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粗壮,春栽单株分蘖可达 20— 25 根。 与象草相比,皇竹草的叶片较宽、柔软,叶色较浅,绿叶数多 2— 3 片。 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特性 在海南省皇竹草能正常抽穗,抽穗期在 12 月,但种籽结实率极低,我国其它地区均不能抽穗。 用茎节作无性繁殖, 3~ 10 月份均适宜栽植,栽后约 710 天出芽, 610 月份是皇竹草生长旺盛季节, 11月份以后气温降低,生长速度减慢。 在 0℃以上,植株可自然越冬;不低于 5℃,地下根茎也可越冬。 (2)适应性 皇竹草的亲本原产于热带地区,不耐严寒,喜温暖湿润气候。 但它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耐寒性明显优于象草。 在长期浸渍或干旱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 对土质要求不严,酸性、粗沙、粘性、红壤土和轻度盐碱性土壤均能生长。 但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粘质壤土最为适宜。 (3)观赏性 皇竹草植株高大,叶片挺拔,茎节灰白,光洁度好,连片栽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有吸收二氧化碳 和防尘等功能。 皇竹草营养成份含量高,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 生长 1 个月高 50cm 时粗蛋白含量 10. 8%,而生长 3 个月高 150cm 时 25 含粗蛋白只 5. 9%,只有幼嫩时含粗蛋白 54. 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测验各项营养成份指标为: 粗蛋白 % 维生素 B1 精蛋白 % 维生素 C 134mg/l 粗脂肪 % 硒 灰份 % 锌 粗纤维 % 镁 348mg/l 无氮出物 % 磷 能量 兆 /kg 镉 钙 % 纤维长度 钾 % 纤维宽度 30um 水分 11% 纤维含量 % 总糖 l 木素含量 % 维生素 B2 栽培技术 ( 1) 密度 作饲料栽培,亩栽 2020~ 3000 株;作围栏、护堤,株距 40 厘米;作种节繁殖和作架材、观赏栽培,每亩 600— 1000 株或株距 1~ 米;如光照不足,宜稀植,以免倒伏。 ( 2) 施肥可重施有机肥和氮肥,皇竹草耐肥性极强, 为加快生长及提高产草量,可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并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 26 肥水条件越好,越能发挥高产优势,以宿根草计算全年产量,亩产可达 20 吨以上。 ( 3)栽植 用较粗壮、芽眼突出的节茎、种蔸和分蘖为繁殖材料。 每节 (芽 )蘖为一个种苗。 节 (芽 )可平放,也可斜放或直插,入土 7 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10~ 20 天可出苗。 用分蘖栽植,深度 7— 10 厘米,栽后及时追肥,以促进成活和生长。 ( 4)管理 生长前期加强中耕除草,适时浇水和追肥。 如用作架材、观赏、繁殖等,当植株长到 2 米高以后,应将下部老叶摘除,促进茎节老化、坚实硬化,增添观赏性;作为观赏、护堤、围栏,每年春季萌发前进行一次疏理,疏去部份弱小过密植株;作为青饲料栽培,当株高 80~ 200 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每年刈割 4— 8 次,每刈割一次,施一次肥料,每亩施用尿素 25 千克或碳酸氢铵 50 千克。 喂饲大型草食动物,可让植株长得高大一些再刈割;喂饲小型草食动物,可刈割嫩叶或加工成草粉。 ( 5)虫害 小苗生长前期有少量钻心虫危害,可使用水氨硫磷等农药防治。 ( 6)引种 冬季无霜区,一年四季均可引种;有霜区以每年 3— 8 月份种植为佳;如在 9 月份后引种, 冬季应加强保温措施。 ( 7)栽种条件 皇竹草的优点为产量高,收获期青割适口性良好。 适宜热带与亚热带气候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 27 阳光要求:日照时间 100 天以上。 地理位置:海拔 1500 米以下。 年平均气温: 15 度以上。 年降雨量: 800mm 以上。 年无霜期: 300 天左右。 水 源:育苗期间充足。 ( 8)土质皇竹草生长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各种类型土壤均能生长。 皇竹草抗旱力强,在排水不畅的积水地区则生长不利。 可耐低温及微霜, 但不耐冰冻,对于土壤的肥力反应快速,牛粪为最佳肥料。 人工栽培方法 (1)土壤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2)整畦 由于种植的场所和目的不同,畦的规格也不同。 畦的规格有以下 2 种: 1,坡度 25 度以上山地种植,应沿等高线种植方法,每 667 平方米栽 800 株。 2,在平整的河滩或坡度小于 25 度的坡地种植,每 667 平方米栽670 株。 (3)栽培季节 在我国南方皇竹草为多年生,适宜在平均气温大于 12℃的季节种植。 在福建等南方各省适宜栽培季节是 3 月初至 11 月底。 (4)栽培方法 育苗 短秆 扦插。 由于皇竹草在南方不抽穗,只能采用腋芽进行 28 无性繁殖,方法是用修剪刀剪带有一个节的茎。 株行距 10 厘米 x 10厘米,每平方米 80100 节。 茎节腋芽朝上,斜插或直插在畦上,节芽入土 5 厘米。 插前将畦面浇透水。 移栽 按栽培的距离,将栽植坑周围土壤整疏松,在疏松的土壤周围均匀撒上复合肥,每坑约为 50 克。 然后挖坑,坑深约 20 厘米,栽植后浇水至土壤湿透。 施肥 当苗高 20 厘米时,施 1 次氮肥以促壮苗和分蘖。 并清除杂草 23 次。 管理 根据当地的雨水和土质情况,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 如果人力允许,多浇 水和施肥,可使产量大大提高。 开发价值 ( 1)皇竹草叶柔软多汁,口感好。 是各种草食性牲畜和鱼类的最佳饲料。 据测定,其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 %;精蛋白含量达%;总糖含量达 %,含有 17 种氨基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