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供水施救系统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供水施救系统操作规程 一、供水施救系统水泵停送操作规程: (一)、水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要求 做到: 各紧固螺栓不得松动。 联轴器间隙应符合规定,防护罩应可靠。 接地系统应符合规定。 电控设备各开关把手应在关闭位置。 电压、电流、压力、真空的各种仪表指示正常,电源电压应在规定范围内。 (二)、水泵停送正常操作: 灌水。 打开灌水阀和放气阀,向泵体内灌水,直至泵体内空气全部排出,然后关闭以上各阀门。 按电机启动按钮,电机带电运转,带电机达到一队转速、电流返回至规定值时,电机正常运转,然后打开供水阀门正常供水。 供水水泵的正常停机。 应先关闭压力表和真空表阀门,缓缓关闭水泵的 供水阀门,然后切断电动机的电源,电动机停机运转。 二、供水管路和阀门的安设、更改操作规程: (一)、供水管路的操作准备工作,要求做到: 检查管路有无破损,漏水:法兰盘、螺栓是否完好、齐全、紧固。 检查管路上阀门开启、关闭是否灵活,无泄露、无锈蚀。 供水管路及阀门应在安装前将其内部清理干净,对安设地点 有故障应及时进行清理,保证正常的工作。 (二)、供水管路及阀门的正常操作: 管路的法兰连接。 法兰盘的平面必须垂直于管子中心线,法兰所有密封设备应大于法兰内径。 穿好螺丝后应按对角十字交叉顺序对螺丝进 行拧紧加固,确保管路连接无跑水、冒水、滴水、漏水等现象。 阀门安装前应保持关闭状态,安装和搬运过程中,不得以手轮为起吊点,且不得随意转动手轮。 阀门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更换,并有适当的固定装置。 供水管路安装条件必须进行系统试验,确保无漏水、渗水等现象后方可正常运行。 如发现管路有裂纹、断裂或阀门炸裂时要及时关闭总供水阀门,等管路内的水完全跑完后,方可进行检修更换。 供水施救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一、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所在责任区负责人应立即与六大系统办 公室维修人员取得联系,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 二、供水水泵因无故不动作,水位压力表不上传,水位计无显示等现象时,应立即联系系统维修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并上报矿调度室,系统维修人员在维修完毕后需做好故障处理记录,填表归档。 三、因供水管理出现破损、堵塞,导致供水系统供水不畅或未能及时提供水源,应立即联系系统维修人员对供水管路一一进行排查处理,处理结果需上报矿调度室,登记备案。 四、供水阀门因锈蚀、损坏等原因影响阀门的灵活性、可靠性,导致阀门不能正常打开或关闭时,需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或更换。 五、当供水管路内水质 发生变化或存有其他异物时,需上报矿调度室,对供水设备、设施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查看供水水源是否可利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使用。 供水施救系统交接班制度 一、接班工作人员在进入所管辖区域内方可与交班人员进行交接班,接班人员未到岗,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二、 交班人员必须事先做好交班准备,并且将当班设备运行情况、遗留问题以及注意事项填入交接班日志。 三、工作人员应在交接过程中对上一班次所遇情况及遗留问题详细交接,若问题尚未解决,需两班协同共同处理;因故障情节复杂,不能处理的,可上报相关部门解决, 并做好事故记录表。 四、接班人员在交接班过程中,需对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及运行状态做全面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后,方可交接班。 五、交接班完成后,工作人员应认真巡视所管辖范围内的水泵、供水管路、阀门等设备、设施。 查看水泵是否正常工作、管路有无破损现象、是否存在跑水、冒水、滴水、漏水等问题、阀门的灵活性是否较好,若发现问题,需立刻处理更换,并做好设备、设施检修故障登记表。 六、因漏交或错交产生的问题,由交班人员承担责任;因漏接或错接而产生的问题,由接班人员承担责任;交接双方均未发现而产生的问题,由交接双方共同 承担责任。 供水施救系统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维护人员每周应对井下所用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二、定期对供水施救系统的水泵、供水管路、压力表、水表、阀门等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维修记录。 三、每天检查供水管道是否有破损、跑水、冒水、滴水、漏水等现象。 各处阀门的灵活性是否完好等做全面统计。 四、每周负责对饮用水管内的水排放一次,保证饮水质量。 若发现水管内的水质有变化或有其他物质,需及时上报管理部门处理。 五、对新开拓的巷道和变更的巷道内管路的敷设有明确的计划和方案 ,保证每一个区域内都能及时的供水。 六、全面负责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处相应的处理。 一、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供水事故的发生,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水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和通信阻断,保证供水施救系统畅通,特制订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我矿井全部或局部供水施救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全部或局部生产、生活供水,造成重大事故时。 三、系统设备选型标准 1) 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符 合《煤矿安全规程》、MT/T10042020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2)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 3)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材料应符合 等相关规定。 4) 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耐压材料不小于工作压力。 5)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6)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7)装置的外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8) 装置应具有减压、过滤、三通阀门等功能。 9) 饮用水质用应符合 CJ942020 的规定。 10) 供水 施救。 供水应保持 24 小时有水。 11) 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保障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 四、应急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供水施救管理工作,突出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事故演习,提高安全事故处理和应急抢险的能力。 2)统一指挥。 在调度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各小组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应急救援、恢复等应急工作。 3)保证重点。 在事故处理和控制中,将保证生产信息畅通和安全运行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限制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在恢复中,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做到快速、有序。 五、危险源辨识基本情况 1)供水管路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 2)供水管路出现堵塞。 3)阀门不灵活或锈死。 4)饮用水质量达不到标准。 5)设计、安装达不到要求 六、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组织机构 成立供水施救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处理应急救援工作。 总 指 挥:张道靖 指挥成员:陈剑波、信锁林、马红喜、张建华 下设三个工作组 1)指挥组:组 长:陈剑波 成 员:杜素阳、史高峰 职责:负责安排 落实供水施救系统预防日常工作;及时了解供水管路运行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进入和解除预警状态或应急状态,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掌握应急处理和恢复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应急抢险组:组长:张建华 成员:朱改林、韩殿礼、韩光庆 职责:负责供水硬件设施抢修工作;在供水保障期间,组织各成员小组相关人员进行设备运行、管路及阀门巡检,防止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3)后勤保障组:组长:王建斌 成员:温辉宇 韩全虎 侯守旺 职责:负责抢修物资的供应,安全防范物资保障,负责各类 供水设备、测试仪表、抢修工具的统一管理及使用调度,抢险人员的思想保证工作。 七、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预警 各片区人员或值班人员发现或接到突发供水安全事件警示信息 后,首先要到达现场,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问清或掌握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向值班领导汇报,并汇报现场情况。 预警行动 值班领导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电话告知应急抢险指挥组组长,由指挥组组长判断属于哪一类事故和危险程度,并下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