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轴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的探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计工况时,静强度无论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强度富裕量都很大。 但在零流量工况时,会因疲劳强度、挠度、及转角达不到要求而失效。 在设计工况时,会因扭转角满足不了要求而失效,如图中虚线所示。 (五) 泵轴失效的因素及危险断面 在设计工况扭矩作用结果使扭转角满足不了要求,扭矩是设计工况泵轴失效的主要因 素。 在图 中,促使泵轴 C 点扭转振动,引起口环磨损。 在零流量工况,径向力作用结果使轴的挠度过大,最大挠度及转角发生在 C 点,这将引起密封环磨损加快,所以涡形体内产生的径向力是零流量工况泵轴失效的主要因素。 如果泵长期在零流量工况运行,泵轴在图 B 点处会引起疲劳破坏。 图 泵轴示意图 毕业论文 6 三、 试验情况 为检验泵轴持久强度和刚度对泵运行可靠性及效率的 影响,用 100CYZ— 65 泵(强度计算结果见表 )在零流量和设计两种工况作了试验。 表 100CYZ65泵两种工况的强度、刚度计算 计算项目 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 ( MPa) 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 ( MPa) 扭转角 n ( rad) 挠度 f ( m) 转角 w () 疲劳强度 安全系数 n 设计工况,n 10 10 零流量工况,0Q 10 10 (一) 设计工况的扭转角及持久强度试验 1. 扭转角试验 泵轴在 C 级封闭试验台上按以下方法进行试验。 每试验 100h 检测一次叶轮与口环的间隙  ,同时由控制台测出其效率值  ,结果如图 中 n 曲线所示。 图 扭转角、挠度和转角与口环磨损关系 毕业论文 7 2. 持久强度试验 对钢来说,轴经受 710 次应力循环后,如尚未断裂,则可认为再增加循环次数试件也不会断裂。 持久强度试验进行了 260h 运转,一切正常。 (二) 零流量工况的挠度与转角试验 试验方法与扭转角的试验方法相同,结果如图 中 f 、 w 曲线所示。 (三)实验结果 泵在设计工况下运转,由于扭转角达不到刚度要求而引起振动, 使口环在整个圆周上磨损。 由挠度和转角引起口环磨损的主要磨损位置是在与隔舌成 270 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计算是一致的。 四、 设计准则与强度计算方法 (一) 设计准则 泵的结构应能保证泵流量从零到最大值时都能可靠地工作。 因此,要求泵轴在扭转和径向力作用下,挠度不应超过密封环内的间隙值;扭转角、转角不应超过许用值。 也就是说,泵轴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也要有足够的刚度。 在实践中,泵轴满足静强度要求时,不一定能满足刚度要求;而在满足刚度要求时,则一定能满足静强度要求。 因此,仅以静强度 为依据进行设计是不合理的,必须以刚度条件为设计的准则。 (二) 强度 计算方法 1. 扭转角 泵轴设计应根据扭矩作用下的刚度条件确定最小轴径,计算公式见 ( maxn— 最大扭转角, maxnM — 最大扭矩)。 由表 知,扭转角与轴功率、轴径尺寸有关,图 给出了相互关系曲线。 当 d 值取在曲线上方时,均能满足扭转角的刚度条件。 毕业论文 8 表 按刚度条件确定轴径的计算公式 扭转角 由  m a xm a x 180nn pMGJ   得 m a x42m a x32 180nnMd G m ax 9549 sn NM n( N*m)  (kW) N— 额定工况轴功率 ( kW) n— 泵轴转速 ( r/min) G— 材料抗剪弹性模量, 取 108 10G (Pa) 432p dJ  ( 4m )  精密机器的轴  =.025~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