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取水泵站和送水泵站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泵及其台数 泵扬程 所需扬程 扬程利用率 ( m) ( m) (% ) 第一方案选用三台10Sh13(两用一备) 两台 10Sh13 19~27 ~ 第二方案选三台250QGW5502255型泵(两用一备) 两台250QGW5502255 22 ~ 方案一所选择的泵 为 3 台 同一型号 的泵,一台备用,两台泵并联后的流量与扬程均满足近期设计流量与枯水期设计扬程的要求,远期再 增设一台同型号的泵,三台工作,一台备用。 泵型号相同, 运行管理方便 ,互为备用,便于运行管理、维修更换。 且方案一的扬程 利用率更高, 更为经济。 最后选择方案一。 图 泵组合曲线比较图 电压选择原则: 1)功率在 100kW 以下的,选用 380V/220V或 220V/127V 的三相交流电; 2)功率在 200kW 以上的,选用 10kW(或 6kW)的三相交流电; 3)功率在 100kW~200kW 之间的,则视泵站内电机配置情况而定,多数电动机为高压,则用高压,反之则用低压。 根据 10Sh13 型泵的 要求 (电机功率为 55KW ,转速要求为 1470r/min ) ,查询设计手册资料,选用 Y250M4 型异步电动机( 55kW, 380V/220V, IP44 水冷式)。 泵站内电压选择 380V。 查 《 98S102 卧式水泵隔震及其安装》, SH 型离心泵规格及其安装尺寸表,查得 10Sh13 型 离心泵与 Y250M4 电机的 机组基础平面尺寸 为: 9 表 机组尺寸表 水泵型号 电机型号 功率( kw) 转速 ( r/min) L(mm) B(mm) 10SH13 Y250M4 55 1470 1700 950 机组总重量 W=WP+Wm=4200+4000=8200N。 基础深度 H 可按下式计算: 8200 23520WHmLB        式中 L—— 基础长度, L=; B—— 基础宽度, B=;  —— 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重,对于混凝土基础,  =23520N/m3。 基础深度连同泵房底板在内, 取。 吸水管路设计要求 ① 不漏气。 吸水管路是不允许漏气,否则会使泵的工作发生严重故障。 ② 不积气。 如果出现积气,形成气囊,会影响过水能力,严重时会破坏真空吸水。 ③ 不吸气。 吸水管进口淹没深度不够时,由于进口处水流产生漩涡、吸水时带进大量空气,严重时将破坏泵正常吸水 吸水管中的设计流速建议采用以下数值: 管径小于 250mm 时,为 ~; 管径等于或大于 250mm 时为 ~; 在 吸水管路不长且地形吸水高 度不很大的情况下,取 ~压水管中的设计流速建议采用以下数值 管径小于 250mm时,为 ~ m/s; 管径等于大于 250mm 时,为 ~ m/s; 远期取水泵房内有三台工作的泵,一台备用泵,三台泵型号相同,每台泵通过流量相同,有单独的吸水管与压水管,根据吸压水管内的流速要求,分别确定其管径。 已知 31 0 . 4 2 5 80 . 1 4 2 /3Q m s ( 1)吸水管 采用 DN350mm, v=, i= ( 2) 压水管 采用 DN300mm, v=, i= 10 为了布置紧凑,充分利用建筑面积,将四台机组交错并列布置成两排,两台为正常转向,两台为反常转向。 在订货时应予以说明。 每台泵有单独的吸水管、压水管引出泵房后两两连接起来。 外形采用矩形,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建筑面积,安设吊车时较简易,便于利用标准的建筑构件和起重设备。 详 见 取水泵站 管道布置 图。 图 取水泵房管路平面布置图 横向双行排列的各部分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泵到墙壁的净距 A1 等于最大设备宽度加 1m,但不得小于 2m。 ( 2)两排相邻的机组之间距离 B1 应为水泵宽度加 1m。 ( 3)相邻基础之间的间距 C1 应 ≥。 但是考虑到两机组之间的通道为管理操作主要通道,应不小于 3m。 ( 4)相邻的管道与基础的之间的距离 D1 为 ~。 ( 5)进水侧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 E1,应按照管道配件的安装要求确定,但不小于 1m。 ( 6)出水侧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 F1,应按照管道配件的安装要求确定,但是不小于 1m。 因此,泵房的设计总长度为为 L 总 =A1+L+D1+C1+L+D1+A1=2+++3+++2= B 总 =E1+B+B1+B+F1=++++= 但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吸压水管管径对于泵房长度宽度有影响,故应适当放 11 大。 取泵厂实际长度为 ,实际宽度为 .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取一条最不利线路,从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切换闸阀止为计算线路图(图二) 图 最不利管线计算图 ( 1) 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 sh s fs lsh h h   31 1 . 2 5 5 8 . 2 2 1 0 0 . 0 1 0 3fs sh l i m      2 2 2 21 . 4 2 2 . 8 9( 1 2 ) 3 (0 . 7 5 0 . 1 5 ) 0 . 1 9 0 . 1 7 3 62 2 2 9 . 8 2 9 . 8ls vvhmgg           式中: 1 —— 吸水管进口局部阻力系数, 1 =; 2 —— DN350 蝶阀, 2 =; 3 —— DN350250 渐缩管, 3 =。 则   mggh ls 17 )(22 故 mhhhslsfs    (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的计算 dh 12    ldfdd hhh 2615432 )( ddfd ilillllh  )(33  2 2 23 4 51 0 1 1 1 2 1 34 5 6 7 8 9( 2 ) ( 2 )2 2 2ld v v vh g g g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4 6 ( 5 1 5 2 6 3 ) ( 5 0. 07 7 7 )19 .6 19 .6 19 .6             0 .1 7 0 .3 7 1 1 .0 1 5 1 .5 5 m    0 . 1 8 1 . 8 5 2 . 0 3sdh h h m       式中 4 —— DN 200*300 渐扩管 , 4 =。 5 —— DN300 蝶阀, 5 =; 6 —— DN300 伸缩接头 , 6 =。 7 —— DN300 手动蝶阀, 7 =; 8 —— DN300 钢制 90176。 弯头, 8 =; 9 —— DN300 钢制 45176。 弯头, 9 =; 10 —— DN300*400 渐放管, 10 =; 11 —— DN400 标准铸铁斜顶三通, 11 =; 12 —— DN400 正三通, 12 =; 13 —— DN400 双闸阀 , 13 =; 因此,泵的实际扬程为: 设计枯水位时, Hmax= 设计洪水位时, Hmin= 由此可见,初选的泵机组符合要求。 表 管路附件选配表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蝶阀 DN350 个 4 13 DN300 8 伸缩节 DN300 个 4 闸阀 DN400 个 4 标准铸铁斜顶三通 DN400 个 2 45176。 弯头 DN=300 个 4 90176。 弯头 DN=300 个 8 渐放管 DN300*400 个 4 渐缩管 DN350*250 个 4 渐扩管 DN200*300 个 4 丁字弯 DN400 个 4 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为了便于沉井法施工,将泵房机器间底板放在与吸水间底板同一高度处,因为泵为自灌式工作,所以泵的安装高度小于其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无需计算。 泵房筒体高度确定 已知吸水间最低动水位标高(枯水位标高)为 ,为保证吸水管正常 吸水,取吸水管的中心标高为 (吸水管上缘的淹没深度为=),取吸水管下缘距吸水间底板 0。 7m,则吸水间底板标高为 ( +) =。 洪水位标高为 ,考虑 2m的浪高,则操作平台标高为 97+2=99m。 故泵房筒体高度为 : 9 9 8 7 . 9 5 1 1 . 0 5Hm   泵房筒体高度已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