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手柄座零件的加工及钻m5螺纹孔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 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 3)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 4)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4 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 5)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 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 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他对零件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先选取 端 面 和外圆 作 为定位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 ( 1)“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 2)“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以保证各表面的位置精度,避免因基准变换产生的误差,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 ( 3)“自为基准”原则 某些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该加工表 面本身为精基准,该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由先行工序保证。 ( 4)“互为基准”原则 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及自身尺寸、形状精度都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互为基准”方法,反复加工。 ( 5)所选的精基准 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简单、操作方便。 以 已经加工好的Φ 30 孔 和一端面 为定位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及孔。 主要考虑精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的时候,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计算,在此不再重复。 5 制定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 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在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下来。 制定以下两种工艺方案 : 方案一 1 铸造 铸造 2 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 3 车 粗精铣左端面 4 车 粗精铣右端面 5 车 粗精车Φ 35 孔 6 钻 钻 M6 螺纹底孔 7 钻 钻 M5 螺纹孔,扩孔Φ 6和Φ 9 孔 8 铣 铣宽 和 槽 9 攻丝 攻丝 M6 10 检验 检验 方案二 1 铸造 铸造 2 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 3 车 铣左端面 4 车 铣右端面 6 5 车 车Φ 35 孔 6 钻 钻 M6 螺纹底孔 7 钻 钻 M5 螺纹孔,扩孔Φ 6和Φ 9 孔 8 铣 铣宽 和 槽 9 攻丝 攻丝 M6 10 检验 检验 工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区别在于方案一 对端面和内孔采用粗车, 和精车加工,工序安排紧凑合理,可以更好的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和位置度要求。 而方案二只采用粗车一个工序,不能保证加工精度要求,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一。 具体的加工路线如下 1 铸造 铸造 2 时效处理 时 效处理 3 车 粗精铣左端面 4 车 粗精铣右端面 5 车 粗精车Φ 35 孔 6 钻 钻 M6 螺纹底孔 7 钻 钻 M5 螺纹孔,扩孔Φ 6和Φ 9 孔 8 铣 铣宽 和 槽 9 攻丝 攻丝 M6 10 检验 检验 7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手柄座 零 件材料为 Q235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 铸 造毛坯。 不加工表面毛坯尺寸 不加工表面毛坯按照零件图给定尺寸为自由度公差,由 铸 造可直接获得。 手柄座 的 端 面 由于 手柄座 端 面要与其他接触面 接触, 查相关资料知余量留 2mm比较合适。 手柄座 的孔 毛坯为空心, 铸 造出孔。 孔的精度要求介于 IT7— IT8 之间,参照参数文献,确定工艺尺寸余量为 2mm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粗精铣左端面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高速钢端铣刀,刀片采用 YG8, mmap  , mmd 400  , min/75mv , 4z。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 mmap 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X51 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中等系统刚度。 8 根据表查出 齿/ mmfz  ,则 m in/ 1 9 440 751 0 0 01 0 0 0 rd vn s    按机床标准选取 wn = 1450 min/r m in/ 1450401000 mdnv w   当 wn = 1450r/min 时 rmmznff wzm /1 1 6 01 4 5  按机床标准选取 rmmfm /1160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mml 241  , mml 32  ,则机动工时为 12 2 4 32 ( ) 2 ( ) 0 . 1 2 m 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